“丝路精神”与陇山文化建设

2017-05-17 00:37杜高奇何小娥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3期

杜高奇+何小娥

内容摘要:陇山区域地域宏阔,气候优越,是纳凉避暑胜地;这里历史文化悠久灿烂,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相辉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为了提升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背景下陇山的重要地位,实现陇山区域跨越式发展,应该大力弘扬丝路精神,践行丝路合作理念,搭建大陇山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长期交流与合作平台。

关键词:丝路精神 陇山区域文化圈 人文陇山 陇山文化精神

陇山,就是古代“大龙山”的谐音。这座绵延数百公里的山系上,分布着今人惯称的关山、崆峒山、六盘山、麦积山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名山。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以及由陕西进入甘肃、宁夏等地的必经之处,历代兵家屯兵用武和经营关中的要塞, 因而陇山所特有的包容性,使得这里不仅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而且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和过渡地带,由此也形成了基于陇山的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军事、生态等独特风情。〔1〕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亚、西亚和地中海的一条世界贸易古道,开辟后两千多年来,“丝路精神”成为沿途各国人民共有的精神源泉。“丝路精神”,以其宏阔和深远衔接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梦想与行动,必然继续成为中华民族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流交往的重要精神纽带,也为陇山区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文化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文化指导和精神遵循。

一.“丝路精神”的历史反思与人文陇山建设的责任担当

“丝绸之路”是一条古老的商贸活动纽带。我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织品、瓷器、茶叶等,经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以丝绸之路为通道,将中亚的骏马和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和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数学、天文学等输入我国。

“丝绸之路”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途径。起步于陇山区域的中华文明,穿过丝绸之路照亮了整个中华大地,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陇山区域是中华文化的根脉生发地,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华夏族先民在原始社会时期就繁衍生息的地方。他们在距今一万多年前,就在陇山大地点燃了仰韶文化的火焰。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陇山区域的古成纪。他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画八卦、节网罟、取火种、制嫁娶、造甲历、创乐器、造书契;倡导媒聘婚,推动了中华民族婚姻文化由杂居群婚到对偶婚的变革;伏羲氏族以蛇为图腾,通过吸纳、联姻等方式将以马、牛、狗、鱼、鸟等为图腾的众多氏族吸收进来,便以蛇图腾为基础并综合其他图腾的一些特征而形成龙图腾,这便是中华民族为龙的传人的由来。〔2〕

女娲、神农、黄帝等华夏族先祖也在这一地域诞生并长期生活。女娲在这里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神农氏炎帝教人们开垦土地,教人们打井取水,教人们种植谷物,品尝百草进而发明医药;黄帝在崆峒山問道于广成子,开创和传播了中华道源文化,他教人们做毡帽、蒸粥做饭、盖房掘窟、制车造船。华夏祖先筚路蓝缕,同艰苦的自然环境和凶险的社会环境进行了英勇无畏、可歌可泣的斗争,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陇山区域曾以古老而先进的始祖文化引领了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潮流,启动了中华文化起步前行的发动机,令生活在这块沃土上的人们无比自豪。历史带给今人的教益,源于对其进行理性反思。丝绸之路精神倡扬机会均等、利益共求、成果分享,探讨共同繁荣之路以及发展共进之道。陇山区域作为丝绸之路全线覆盖的地带,应该借“丝路精神”的春风,不断播撒中华文明的种子,传播陇山文化,吸纳外域文明,自觉推动人文陇山建设。

二.“丝路精神”的时代创新与陇山区域文化圈建设的使命追求

陇山区域曾经有过古老的中华文明之辉煌,但如今处于西北贫穷落后地区,再创陇山文化新辉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但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论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以,文化建设是推动人文陇山建设的重要举措。

“丝路精神”是历史积淀而成的宝贵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内容。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提及的“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合作原则,是当今丝路精神的内核。〔3〕

目前,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统领下,陇山区域应该大力弘扬丝路精神,践行丝路合作理念,积极推进陇山区域文化圈的建设。陇山区域是“龙”的诞生地,中国龙就在此起飞,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陇山主体面积达数万平方公里,算上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附属延伸丘陵地带,面积达十几万平方公里,这样的巨龙方可以其博大的胸怀养育众多的华夏儿女。陇山是黄土高原上唯一的大型山脉,是黄土高原上一颗巨型明珠,其造成的小气候,让附近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自古至今气候宜人,夏季这里湿润凉爽,是黄土高原上最好的避暑去处。这种宏阔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华夏远古先民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场所。这里是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的发源地和成长区,他们都来源于渭水流域,而泾河渭水的源头都在陇山。〔4〕

陇山自然风光优美、乡土民风淳朴,历史文化深厚、资源品位高远。固原的六盘山,其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纯朴的回乡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红军长征纪念地等多种文化资源构成了其“清凉世界”、“丝路古道”、“回族之乡”、“红色之旅”这四种引人注目的旅游品牌。

天水的麦积山佛教石窟文化闻明天下。在这个形似麦垛的山峰上远远地能看到许多状如蜂巢的孔,那些就是开凿在距地面80米的悬崖绝壁上的石窟洞窟。石窟密如蜂房,石窟之间的栈道凌空穿云。石窟内的泥雕保存完好,既有北朝的“秀骨清像”,又有隋唐的“丰满圆润”,故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

平凉的崆峒山以轩辕黄帝问道于此而闻名,山名取道家“空空同同、清净自然”之意,有泾水、胭脂河流经山下,有虎踞龙盘之势,是天下道家第一山,是我国道教名山,也是中华崆峒武术的祖山。秦皇、汉武“慕黄帝事”,“好神仙”西登崆峒,《山海经》、《水经注》、《汉书》均有记载,《封神演义》中更是着意地进行了描写,将崆峒山列为天下十二仙山之一。唐、宋、明、清各代,山上均建有道观禅院,开辟丛林。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人都先后为崆峒题写过诗词、华章、碑碣、铭文,让崆峒浸染了更为浓重的人文色彩。

宝鸡的龙门洞,是道教龙门派圣地,是我国五大悬空寺之一,位于陇县西北陕甘交界处的景福山麓,古名灵仙岩,是陇山南段景福山的一部分。龙门洞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悬空寺,它始于春秋,建于西汉,盛于金元;它是我国建筑最惊险的悬空寺,其高差最大,海拔最高;它是我国地理位置最独特的悬空寺,地处昆仑秦岭衔接地段,山水聚合。〔5〕

总之,陇山区域地域宏阔,气候优越,是纳凉避暑胜地;历史文化悠久辉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宝库;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这里互动融合,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结合和过渡地带。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圈、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战略给陇山区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了提升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大背景下陇山的重要地位,实现陇山区域跨越式发展,亟需搭建大陇山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长期交流与合作平台。

为此,需要积极推动陇山区域的固原、宝鸡、天水、平凉等地建设陇山区域文化圈,探讨交流陇山自然风貌、人文风情、历史文化等,以文化交流与合作带动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助推陇山区域大发展大繁荣。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交流、协作和互助下,陇山大地的明天会更加美好,陇山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三.“丝路精神”的开放审视与陇山文化精神的培育弘扬

建设人文陇山的过程,是发展陇山地域文化,弘扬陇山文化精神的过程。陇山地域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对生发于陇山区域的优秀文化观加以传承、认同和弘扬。陇山文化精神是陇山地域文化的核心。陇山地域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陇山文化精神的力量。陇山文化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陇山地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陇山区域广大群众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陇山大地上的人民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陇山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人文陇山之魂。陇山人民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形成的“勇于创新、革命乐观、和谐互助、自强不息”的陇山品格和“多教合流、文化多元、回汉相依、农牧共荣”的陇山胸怀,是陇山文化精神的内核。发展陇山文化,就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以“陇山品格”“陇山胸怀”为内核的陇山文化精神。

丝路精神是一种跨国跨区域交流合作的文化,具有世界性开放性,是丝绸之路沿途各国人民共有的精神源泉。丝路精神的传播过程,就是丝路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过程。丝绸之路沿途各国进行商贸活动,不仅借助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还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当今世界是个开放互动的世界,当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包容共赢之路。〔6〕

培育陇山文化精神,必须与践行丝路精神相结合。丝路精神的传承,需要弘扬陇山文化精神;陇山文化精神的传承,又需要弘扬丝路精神。陇山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陇山区域要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宏伟蓝图中大有作为,就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以更为主动的精神热情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对内互动融合、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快陇山地域文化走出去战略,实现陇山地域文化的跨越式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宝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陇山文化发展论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2〕王宏志,臧嶸.世界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张可让.大力弘扬和传承丝绸之路精神〔J〕.求是,4014,(6).

〔4〕李旭阳,颜建国.努力培育和提振英雄文化〔J〕.求是,4014,(4).

〔5〕《走遍中国》编辑部.中国〔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6〕杜高奇.“丝路精神”照亮人文甘肃〔N〕.甘肃日报,2015-1-16(11).

(作者介绍:杜高奇,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德育和中华传统文化;何小娥,甘肃平凉市崆峒区香莲乡三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