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 秦汉 唐宋时期浅谈古代“蹴鞠”的起源发展和兴盛

2017-05-18 09:56刘静静
科技资讯 2017年8期
关键词:兴盛蹴鞠起源

刘静静

摘 要:该研究以中国古代蹴鞠发展的社会背景、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将中国古代蹴鞠分为起源战国时期、发展秦汉时期、鼎盛唐宋时期3个阶段,从古代蹴鞠在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开展形式和活动特点等几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演变结论。

关键词:古代蹴鞠 起源 发展 兴盛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254-02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综述古代蹴鞠从起源、发展、鼎盛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对其发展演变至鼎盛的过程进行梳理研究,使我们对古代蹴鞠的整个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使我们对秦汉、唐宋蹴鞠发展至鼎盛的过程有一个全新的了解,这样有利于我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继承发展,也有利于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2 研究背景

(1)中国古代蹴鞠起源于战国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社会中开始出现了蹴鞠这项活动,还没有固定的比赛形式;(2)古代蹴鞠发展于秦汉时期,汉代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促使多球门竞技蹴鞠的产生;(3)古代蹴鞠鼎盛于唐、宋时期,唐代的多元文化格局,造就了“双球门蹴鞠、单球门蹴鞠”以及“白打蹴鞠”并存的形式;宋代时期,蹴鞠作为一种集娱乐、健身、军事为一体的体育项目,开始进一步深入到市民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之中,在唐代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鼎盛”的状态。

3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登录中国知网,查找与该研究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为撰写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4 分析与讨论

4.1 蹴鞠的起源(战国时期)

现代学者们依据《战国策·齐策一》和《史一记·苏秦列传》,大多倾向于支持蹴鞠起源于战国。

4.1.1 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的普遍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进一步促进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士族阶层逐渐兴起,学派林立,尚武之风盛行,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4.1.2 战国时期蹴鞠的场地设施

战国时期还没有“蹴鞠”这种称呼,当时人们管这种形式的运动叫“蹋鞠”。当时蹴鞠大多是将一些动物毛发,纠结在一起为之,不是特别规范。这期间蹴鞠在社会中刚开始产生,所以当时还没形成固定的蹴鞠场地设施。

4.1.3 战国时期蹴鞠的开展形式

战国时期蹴鞠活动主要在普通劳动人民中开展,市民百姓常常在闲暇时间里聚在一起蹴鞠娱乐。当时蹴鞠在军事训练中有着独特的价值,还在民间武士的日常训练中有所开展。

4.2 蹴鞠的发展(秦汉)

4.2.1 秦代的蹴鞠

秦代时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国家政权和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动用全国各地的劳工去修筑长城。再加上为了广修宫殿、大造陵墓,于是秦国各级官吏们大肆收刮,民间百姓为逃避劳役大多流离失所,体育活动更无从谈起,因此蹴鞠在秦朝发展缓慢,其发展阶段主要出现在汉代。

4.2.2 汉代的蹴鞠

(1)汉代蹴鞠的开展形式。蹴鞠发展到了汉代,其活动主体进一步扩大。当时蹴鞠作为军事训练的手段在军队中广泛开展,受到了军事将领们的格外重视。其代表性的两种形式分为:一种是不用鞠场和鞠室,个人或几个人围在一起踢控球娱乐。这种形式的蹴鞠活动量小,几乎没有对抗性,比赛过程中不受场地、时间、人数的限制,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另一种是对抗性极强的多球门蹴鞠,这种蹴鞠运动在专门的鞠城里进行,鞠城两边各设有六个鞠室,场上队员分为两队,每队6人,以踢进对方鞠室的次数多少为胜负。

(2)汉代蹴鞠的特点。①多鞠室的发展,队员身体对抗性增加;②制定了详细的比赛规则,比赛进一步规范化;③蹴鞠技术的进一步全面发展。

4.2.3 唐代的蹴鞠

(1)唐代的社会背景。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政治上包容开放,广纳贤言;经济上繁荣昌盛,制茶、制瓷、印刷、丝织业等各种手工艺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上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制度,打破了封建世袭制度;文化上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异域文化,开创了一个多元文化的格局。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不仅促进了蹴鞠内容形式上的多样化、还增加了其活动主体的广泛性,展现其繁荣的气象。

(2)唐代蹴鞠的开展形式。蹴鞠发展到了唐代,其活动主体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了鞠的制作工艺。而且唐代球场在汉代“鞠室”的基础上产生了球门,导致了蹴鞠在竞赛形式上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主要有:双球门竞技蹴鞠,比赛过程中两队队员身体直接接触,在快速的奔跑中进行,竞争对抗性强。单球门比赛把场上队员分为相等的两队,比赛中分别位在球门两侧,彼此不能越过对方区域,以踢过对方场地内的次数多少为胜负。

(3)唐代蹴鞠发展的特点。①充气球和以娱乐表演为主的单球门蹴鞠开始出现。②比赛的技巧性和娱乐性增加,竞争性降低。③迎合了社会的需要,表现出一定的时代特性。

4.2.4 宋代的蹴鞠

(1)宋代的社会背景。宋朝初期,统治者在国家基本统一的基础上,对统治政策做了重大改变。即由原来的重视武功,改为强调文治;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坊市和宵禁制度的废除,打破了以前坊和市的严格界限,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出现了瓦舍勾栏遍布的景象,体育运动的开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宋代蹴鞠的开展形式。宋代蹴鞠为主的是娱乐竞赛表演,主要包括两种表现形式——“单球门蹴鞠”和“白打蹴鞠”。单球门形式的蹴鞠叫“筑球”,主要作为宴会的娱乐表演活动和外交的礼仪活动。白打形式的蹴鞠不用球门,以动作的花样技巧和踢控球的技术为主。它带有一定的竞赛性质,有1人比赛、2人比赛、直至10人比赛等多种。

(3)宋代蹴鞠的特点。①鞠的制作工艺更加先进;②市民蹴鞠开始盛行,且有了专门的组织,出现了专业的蹴鞠艺人;③随着蹴鞠在市民百姓中的深入发展,蹴鞠由竞技性向娱乐性和技巧性方向转化;④在唐代繁荣的基础上达到了鼎盛的状态。

5 结语

首先,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蹴鞠的发展演变深受其所处朝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生活习惯的影响。汉代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蹴鞠在很大程度上被作为军事训练的内容;唐代包容开放的多元文化格局,为宋代蹴鞠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宋代则在唐代发展的基础之上,将我国古代蹴鞠推送到了一个鼎盛的状态。

其次,对于不同时期的文化及思想观念,蹴鞠比赛形式也不断发生着转变。汉代的“多球门竞技蹴鞠”;唐代的“双球门蹴鞠、單球门蹴鞠”以及“白打蹴鞠”;宋代蹴鞠队员身体的间接性对抗,这些都和当时的文化和思想观念密不可分。再者,不同时期的比赛形式都与当时蹴鞠的社会实用性息息相关。汉代重视军事训练,则蹴鞠活动被广泛用于军队中;唐代社会开放包容,出现了蹴鞠在军事、竞赛、表演等方面的多种形式;宋代市民阶层的娱乐思想,影响了蹴鞠由竞技性向娱乐表演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 任海.中国古代体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王俊奇.宋代体育文化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兴盛蹴鞠起源
历史上有一个大转折点是谁决定了古代足球的兴衰?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中国漆画装饰风格兴盛的原因分析
蹴鞠的文化价值
蹦鞠
浅析隋唐时期佛教的兴盛
诵诗的崛起与魏晋南北朝诗歌吟诵之风的形成
俳谐赋兴盛的政治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