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师图木舒克市49团农地种植结构变化对职工收入影响的调查分析

2017-05-18 09:34门建芳刘金金王嘉蓉韩莉莉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3期
关键词:人口数因变量农地

余 炜 门建芳 郭 迪 刘金金 王嘉蓉 韩莉莉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第三师图木舒克市49团农地种植结构变化对职工收入影响的调查分析

余 炜 门建芳 郭 迪 刘金金 王嘉蓉 韩莉莉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研究选取2000年以来数据,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式,分析了民族、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以及农地种植结构调整四方面对新疆第三师49团职工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地种植结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对职工的收入都有显著性影响,民族对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农地;种植结构;职工收入;问卷调查

新疆第三师49团,经过几代人的开垦,随着兵团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兵团农地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从兵团经济发展来看,农业是兵团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更离不开农民,因此保障、提高农民收入,对于兵团来说至关重要。如何调整农地种植结构,保护农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兵团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兵团当前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1 调查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区域概况

第三师四十九团在1969年成立,地处塔克拉玛大沙漠西缘,处于巴楚县和图木舒克市之间的马扎山脚下,盖米里克河两岸。全团规划面积36.7万亩,现有耕地14.3万亩;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全民所有制农业团场,全团总人口14661人,其中,汉族10203人,占65.9%,维吾尔等少数民族4458人,占34 .1%;全团下辖30个基层单位,其中农业连队18个,团直属单位有园林、畜牧、农机、水管、轧花、文教卫生、社区等单位12个。截至2015年,49团户数为4170户,人口数为14910人。

1.2 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以第三师图木舒克市49团为对象,49团包括30个基层单位,其中农业连队18个。本文是为了研究农地种植结构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此以农业连队为调查对象,这次调查是为论文提供数据支撑,选择了七连、五连、二连、三连、十四连这几个连队进行了调查,这几个连队可以较好的反映49团的整体基本情况。

在正式调查之前,己于2016年2月30号试调查一次,并通过预调查,修改问卷,使问卷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农户的情况。预调查地点为49团十四连,样本数为10份。正式调查开展于2016年3月2号,总共涉及五个连队,问卷内容包括农户基本特征、种植结构、种植面积以及职工收入等内容;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5份,共收集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为94.29%。

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2.1 模型构建

在许多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研究一个因变量与多个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中兵团职工的收入与多个因素有关,因此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我们需要对线性回归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2 变量的选取

本文以第三师49团为调查对象,用49团职工收入的增加值作为因变量Y。根据之前的样本特征,将影响第三师49团职工收入的影响因素分为农地种植结构、民族、家庭人口数、文化程度,因此影响因变量Y的自变量个数为4,分别记为X1,X2,X3,X4,所谓多元线性模型是指这些自变量对Y的影响是线性的,即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μ成立。

表1就是对各个变量进行赋值以及预测。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有很多,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依然强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其基本出发点是农业结构调整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农地种植结构的优化也是最近几年来影响农民农业收入总额的一个重要方面[1]。家庭人口情况反映了家庭的劳动力情况和需要被抚养的总人口,进而说明家庭的劳动能力和家庭负担,家庭人口情况能够对农户的生产决策、农业产出以及农户收入产生影响[2]。户主的文化程度直接制约着户主对信息的把握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甚至是对新事物的风险挑战意识;不同族别面对生产时,也会有不同的决策[3]。因此本文结合调查问卷,选取了农地种植结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数、民族这四个自变量。

表1 变量定义及其含义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预测农地种植结构、文化程度对农户收入有影响,家庭人口数、民族暂不明确。

2.3 统计检验与回归结果

由于事先并不能确定Y与X的相关关系为何种类型,只是假设他们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所以在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后,还必须对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进行显著性检验,或者说对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成立与否进行显著性检验。

表2 模型汇总

a. 预测变量:(常量),文化程度,民族,家庭人口数,农地利用结构;b. 因变量:农户收入增加值。

2.3.1 相关系数检验

表2中调整R方为0.202,R方和调整的R方是对模型拟合效果的阐述,以调整后的R方更准确一些,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率为20.2%,职工收入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有可能有其他重要变量被纳入到误差项,有其他的变量未列入模型考虑,所以R方偏小,本文关注的是选定的变量。

根据杜强,贾丽艳的文章,调整R方0.202更改后变为0.234,数值在变大,说明模型可解释的变量占总变量的比例越来越大[4],引入的变量对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模型合适。

2.3.2 F检验

表3 Anovaa

a.因变量:农户收入增加值;b.预测变量:文化程度,民族,家庭人口数,农地利用结构。

Anovo分析:表格中F=7.187,对应的Sig=0.000,Sig值<0.05,表明选定的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是显著影响因变量的,验证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是显著的。

2.3.3 回归结果

“系数”表格中给出了所有模型的回归系数估计值,根据模型可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1)

方程中四个自变量的系数都大于0,说明随着四个因素的提高,收入也会提高。

估计结果表示,模型的统计量符合显著性要求,所建立的模型拟合效果也比较好。所选定的四个自变量系数均为正值,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5]。

(1)回归结果表示,农地种植结构的调整,对职工收入的增加非常显著。通过调查数据及回归结果分析,49团农地种植结构调整,职工由种植棉花改为种植果树,收入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果园的产量比棉花产量高,而且果园的采摘比棉花采摘投入的时间、资金少,棉花要采摘两至三遍,才能够采摘干净;果树不仅产量高,而且销售渠道更加多样,收购价钱也比棉花高,因此产生的利润更大,对职工收入的增加更显著。

(2)民族这一因素对职工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Sig值大于0.05。本文试图通过族别这一因素预测不同民族间收入可能存在差异,回归结果一定程度表明,收入的增加与民族关系并不大。可能的原因是,第三师49团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全民所有制农业团场,汉族所占的比重较大,少数民族所占比重较小,长期各个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学习,使思想观念,生产技术都处于类似的水平,因此收入差异并不显著。

(3)回归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对职工收入的增加显著,家庭人口数越多,职工农地种植结构调整后,收入的增加越显著。49团是以农业为主的团场,农业需要充足的劳动力,种植果树时,需要投入比棉花更多地劳动力,果树的喷洒农药、管理都比棉花要复杂,因此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劳动力越多,收入越多;根据数据分析,49团劳动力大多数都是2人,但回归结果显示家庭人口数越多对收入增加的影响越显著,这可能的原因是,有更多人口的家庭,在劳动力分配上更占优势,果树忙季时,外出的人回来帮忙管理果树,淡季时,继续外出,直接增加职工家庭的收入。

(4)回归结果表示,文化程度对职工收入的增加也较显著。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对农地种植结构调整后,收入的增加越显著。可能的原因是,文化程度越高,对农业技术的掌握、与认知越高,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收入。

表4 回归结果

3 对策与建议

3.1 优化农地种植结构

优化农地种植结构,发展多元种植结构。对于不适合种植棉花的农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或者种植一些固土作物,改善耕地质量;也可以发展、利用、改善田地的套种作物,将当前单一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转变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多元结构[6]。

3.2 实施农村教育体制创新,提高农民文化程度

实施基础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提高农民文化程度。进一步加大对第三师49团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第三师49团的人力资本存量。全面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强化对技术人员和农民的培训,继续推广农民“绿色证书”工程和农民科技示范户工程的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尽快实现科学种植技术的全面普及,加强技术推广,让农民从科技成果的应用中,得到实惠,激发农民自觉学习应用科技的兴趣[7]。

3.3 加大科技投入,减少劳动力投入

建设农业生产和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形成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第三师49团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8]。农业技术创新,形成了产业化经营,将大大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1]董晓霞.种植业结构调整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环北京地区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8,(2):10-17.

[2]郭永奇.基于生态安全的新疆兵团农地利用评价及优化研究[D].新疆:石河子大学,2011.

[3]赵京.农地整理对农户农业生产及福利的影响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2012.

[4]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中国邮电出版社,2011.

[5]安建梅,傅国华.海南省农民收入的多元回归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8):12-13.

[6]田文勇,张会幈,黄超,唐淑一,吴秀敏.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贵州省的实证[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4:147-153.

[7]薛庆根,王全忠,朱晓莉,周宏.劳动力外出、收入增长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基于江苏省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34-41.

[8]吴雪彪,陈士银,周飞.农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J].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2009,25(2):124-127.

Survey and Analysis on the Farmland Planting Structure Changing of the 49th Regiment of Tumushuke City of the 3rd Division

YUWei MENJianfang GUO Di LIUJinjin WANG Jiarong HAN Lili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

This paper selects 2000 years later,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farmland planting in 49 groups of Nongsanshi,Xinjiang,adopt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s,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analysis agricultural to using structure adjustment on workers income of effect;national,and education,and family population number,and land use structure change were select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selection of farmers income as dependent variables,this several factors on farmers income of effect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Farmland;Farmland Planting Structure;Employee income;Questionnaire survey

余炜,在读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农村区域与发展

X21

A

1673-288X(2017)03-0190-03

引用文献格式:余 炜 等.第三师图木舒克市49团农地种植结构变化对职工收入影响的调查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3):190-192.

猜你喜欢
人口数因变量农地
调整有限因变量混合模型在药物经济学健康效用量表映射中的运用
确定代表名额按户籍人口数还是常住人口数
适应性回归分析(Ⅳ)
——与非适应性回归分析的比较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GDP预测研究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农地入市须征收20%-50%增值收益调节金
深化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兼论农地分类所有制的建构
回归分析中应正确使用r、R、R23种符号
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1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