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2017-05-18 08:28李文芳李宏策
河北职业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技能型校企实训

李文芳,李宏策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智能控制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李文芳,李宏策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针对智能控制行业国内外现状分析及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现状的调研,提出了智能控制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培养路径中要完善跨界融合、校企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螺旋递进的课程体系,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高职教师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

智能控制;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路径

《中国制造2025》规划了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其中,把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作为制造业强盛的重要支撑。我省根据《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高技能技术人才培养。

一、智能控制行业国内外现状分析

智能控制成为世界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智能制造”的基础,全球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升级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首要任务。德国已经部署“互联工厂”战略和“工业4.0”、美国已经形成“再工业化”风潮、日韩等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转型。未来十年,我国将进入以智能化工业装备快速发展为标准的集约化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阶段。目前我国工业智能产业链正逐渐完善,东部地区转向高端装备制造、中部产业升级、西部优势产业突破的“新三级”格局有望加速成型,制造类企业发展模式逐渐清晰,但智能装备已成为我国“智能制造2025”的主力[1]。

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工业革命信号给中国制造业敲响了警钟。而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供给下降和国家政策支持,正助推中国制造业转型,推动工业智能产业快速成长。但是,中国智能制造面临很大的压力及挑战,虽然很多发达经济体已实现了工业3.0,逐步迈入工业4.0阶段,但是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很多企业还处在工业2.0水平。

二、智能控制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高职智能控制类人才需求旺盛。在智通人才网上搜索关于自动化工程师相关职位1100多个,见图1所示。根据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预测,到2020年,先进制造产业人才需求规模达35万人,其中技术技能型人才要达到30%以上。

通过对企业用人需求分析,制造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高职学历层次。高职智能控制类专业人才的岗位又主要面向销售与技术服务、安装与调试、操作与维护等岗位。

图1 智能控制类专业技术技能型岗位需求比重

三、智能控制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智能控制类专业群立足于智能型人才培养。即将人工智能融入制造过程的环节中,在智能制造的各环节中,比如设计、加工、控制及管理等过程中更多地体现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复杂且变化环境中的思变、排除障碍以及获取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现代加工系统中即将普遍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专用芯片及大量的集成电路。作为加工系统核心的处理器将更新换代更加快,对知识、技术、技能要求更新快。智能制造的变革要求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融入新工艺,在智能控制类产业快速发展中找准专业培养目标,真正实现专业跟着产业走[1]。

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写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作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技术改造、工艺革新等方面应该发挥主体作用。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学院应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主动地满足社会需求[2]。

四、智能控制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

主要从智能控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两个关键维度着手提升智能制造专业群服务长株潭产业的能力和水平。如图2所示,一方面实施“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地区产业与专业、企业生产全过程与教学过程、国家职业标准与课程内容、终身学习与继续教育、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全面对接,加快培养智能控制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智能控制类专业为长株潭产业服务的机制,优化教师服务产业的各种制度、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开展工艺改造和技术攻关,为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提供智慧。[3]

图2 智能控制专业群产教融合关键要素图

(一)智能控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1.完善“跨界融合、校企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见图3)。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湖南省工程学会智能控制分会、三一重工、远大中央空调、上海大众等湖南省龙头企业深入合作。建立湖南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形成产教融合的紧密校企合作关系,使企业成为办学的一个重要主体,形成校企双元渗透、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要求和企业项目融入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中去,借鉴行业企业标准考核教学过程,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和师生座谈会等长效机制,实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内涵提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图3 跨界融合、校企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对接长株潭智能控制产业构建螺旋递进课程体系(见图4)。围绕“智能工厂”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调试员、总线控制系统运行维护员、车间数据采集监控系统调试员等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平台共享、方向分立、拓展互选”的能力递进式课程体系。

图4 智能控制专业群课程体系图

3.高标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由于智能控制专业群的特点必须满足实训基地的“先进性”“教学性”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实践技能的培养,同时要兼顾实训基地的生产、科研、社会服务、培训等功能。但是实训基地必须以实训教学为主体,科研、生产为辅助。实现学生实训技术技能的提升,从职业标准的角度给予学生评价,同时要提升应用技术能力,开展社会培训,进行产品生产,形成对附近地区的辐射功能[4]。

4.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紧密及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湖南省在工程机械、汽车工程等方面已经走向国际市场。作为培养智能控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也要顺应国际化的机遇。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也要具有国内外国际化合作的方式。提高对人才培养国际化规格的要求,加强学生技术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可持续地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靠得住、用得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智能控制专业要产学研结合

1.成立智能控制研发与服务中心。学院应依靠骨干教师及校企合作企业骨干教师成立智能控制研发与服务中心,依托维修电工、电梯维修工、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面向周边企业开展技术开发、承接劳动力转移培训、利用创新平台、骨干教师下企业、创业导师等机制,主动向企业开展设备研发、技术攻关、专利指导等社会服务。高职院校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鼓励研发中心出成果,比如组建领军人物为首的各种研发团队,对研发团队的各种成果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作为研发团队不仅要以技术研发平台为依托,研发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同时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使校企合作研发中心成为产学研的结合体。教师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要带动学生创新创业的学习场所,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的含金量,使研发中心也成为创新创业的教学中心。

2.开展社会服务培训。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要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更新换代更加快速,终生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必须主动地把社会培训纳入高职教育的范畴,成为社会青年、退伍军人、农村劳动力上岗就业、在岗提升、自主创业的培训基地,在区域行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5]。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打破了学科型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基于项目、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为社会发展输出了大批人才。但是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比较注重技能,考虑技术的层面少;注重单一技能训练得多,考虑综合技能训练得少;注重知识的传授多,考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得少。按照社会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强调技术技能并重,而且要突出创新创业能力、人文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

[1] 巴世光,郭湘君.面向“中国制造2025”,高职机电类专业转型与提升的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16,(27):66-71.

[2] 崔发周.创新型国家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0,(3):8-11.

[3] 李龙根,陈永刚,舒雨锋.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服务于区域制造产业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6,(2):23-26.

[4] 方振龙,陈国才,于福权.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4,(3):157-158.

[5] 丁金昌.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问题与路径选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132-135.

2017-01-07

2015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立项课题(2015BZZ208);2016年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决策咨询课题(16JCC064)

李文芳(1982-),女,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动化控制与应用,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技能型校企实训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