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农田灌溉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2017-05-18 03:15许玮
山西水利 2017年4期
关键词:祁县机井水井

许玮

(祁县水务局水利水保站,山西 祁县 030900)

祁县农田灌溉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许玮

(祁县水务局水利水保站,山西 祁县 030900)

祁县灌溉水井工程的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水井灌溉对祁县的特殊作用,但管好用好水井工程也是一大难题,祁县通过两次小水工程体制改革对水井工程的管理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全县水井工程高效运用的目标。

水井工程;演变发展;体制改革

1 县域基本情况

祁县位于太原盆地中部东侧的汾河东岸,全县总土地面积852.98 km2,辖2乡6镇、3个城区管委会及6个居委会、1个开发区、共160个行政村,总人口26.95万人。据祁县气象站记载,多年平均气温为1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6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584 mm。全县耕地总面积3.07万hm2,灌溉总面积达到2.55万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41万hm2。全县有灌溉配套机电井2 234眼,有昌源河、汾河汾东万亩以上自流灌区2处,里村万亩以上电灌站1处,小型电灌站54处,小型水利工程21处。建成2 442万m3库容的子洪中型水库一座,小型水库5座。

祁县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地区,全县每年水资源总量为7 492万m3,其中河川径流量2 410万m3;地下水资源量5 082万m3,是严重的贫水区。由于地表水来水量比较少,现有水库、灌区来水量有限,水井成为祁县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工程,在农田灌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农田灌溉机井发展历程

祁县的灌溉水井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1958年,全县的水井已发展到了9 100眼,提水机具也有了部分改进,换上了人力或畜力水车,水车发展到432部,提水稍有进步,但灌溉面积仅有约3 600 hm2,平均每眼井的效益只有0.4 hm2左右。

到1965年,祁县水井最多时达到9 100余眼,50年代末期,电力网在农村普遍建设,使水井的提水方法由人力、畜力代替为电力水车,从而使水井的效益成倍增长,到1965年,全县的水井灌溉面积扩大到了约0.47万hm2,粮食总产上升为4 996万kg。

1965年开始,大锅锥凿井法在全县普遍使用,大锅锥挖成的中层井大量增加,提水机具逐步由链条泵占了统治地位,进入70年代后,又出现了离心水泵,提水效率更是大大提高了。到1971年,虽然能使用的水井经过精减淘汰,只剩下了2 755眼,但效益却比1965年翻了一倍多,控制面积达到了1.21万hm2,粮食总产也达到7 712.97万kg。

1970年,全县共凿成深井19眼,深井使用效益更高的潜水泵加之深井水源足,效益大大提高。

70年代后,机械打井取代了以前所有的旧式凿井法,水井的发展提高了一大步,潜水泵、离心泵取代了以前的水车,链条泵,提水机具紧紧地适应着水井的发展。1973年1月,祁县机械凿井队正式成立,负责开凿祁县范围的水井。水井发展从此进入了稳步前进的阶段,到1985年,全县水井达到了2 849眼,其中大于100 m的深井已达到711眼,水井的控制灌溉面积达到1.93万hm2,为祁县的农业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到2016年底,全县农田灌溉机井保有量为2234眼,但机井的开采深度已经达到200 m左右,而控制的农田园田灌溉总面积也达到2.43万hm2。粮食总产达到16 750万kg以上。

3 祁县灌溉水井的管理及体制改革

3.1 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祁县的灌溉水井在2003年之前,一直由村委集体统一管理的,尽管有各种形式的责任制等,但工程设施的产权是集体的。到2003年全县实行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除148眼吃水井外,当时全县的2 201眼灌溉水井全部进行了改制。改制后绝大部分工程的运行状况是良好的,各项管理责任制也比较健全的,工程效益基本上的得到了发挥。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人私自提高水价、在水泵叶轮上做手脚减少出水量延长灌溉时间等,引起了农民群众的不满。针对出现的问题,同时也为了适应新时期水利的发展,祁县于2014年启动了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工作,在之前改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因地制宜,完善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对全县小型水利工程进行清产核资和产权界定,进一步完善和明晰了工程产权,落实了管护主体和责任。全县列入改革的2 234眼灌溉水井工程全部明晰了工程产权,产权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1 012眼,属于受益户共同所有的灌溉机井309眼,属于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所有的灌溉水井65眼,属于社会投资者所有的灌溉机井58眼,属于拍卖后个人所有的灌溉机井790眼。在工程管理上,实行村委集体统一管理的755眼,实行承包及股份管理的522眼,实行租赁管理的35眼;已经拍卖给个户的机井和个人自己投资建设的机井计790眼,属于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管理的132眼。同时,县政府全部予以登记并发放了工程产权证和使用证,并由村委或产权人和管护主体签订工程管护协议书,签发两证一书的工程达到全部工程的95%以上。

3.2 落实农田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

在管护经费落实上,全县各个村庄根据自己的不同实际情况,采取了多种有效实用的办法,确保了管护经费的落实。祁县人民政府明确规定了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补助,同时还出台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田水利建设优惠政策等,使全县的农田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得到了有效保证。

改制后的水井工程,完好率目前达到并保持在96%以上,保证了全县2 234眼水井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真正达到了工程完好、群众满意的效果。

昭馀镇下申村采用水利合作社模式管理,该村原有32眼灌溉水井,于2002年产权改革时把井泵全部拍卖给个人,其中个别人为了省钱私利,曾经连续8年不修泵,造成群众浇地费用高、周期长、不满意的局面。在水利改制中,下申村委于2012年把以前拍卖的井泵产权一次性全部买归村委,并组建了水利合作社,制定了管护方案。全村所有水电设施全部由水利合作社管理,合作社共5名管理人员,社长一名。灌溉收费按0.73元/度收取,其中:0.025元为管理人员工资,0.485元为电费,0.22元为管护经费,包括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大修等,每年落实的管护经费可达3.5万元。通过改制,浇地费用节省近一倍。古县镇大桑村多年来一直采用村委集体统一管理的办法,村委选择认真负责正直可靠的3个人统一管理全村水利设施,灌溉水费收取按电价的调整每月核定一次,总的原则就是电价之外只加收0.11元/度。其中0.025元为管护人员的工资,0.042元由村委收回是每年维修更新水利设施的材料费,其余的0.043元就是每年的维修养护起下泵等的费用。大桑村多年来平均灌溉价格在0.58~0.60元/度之间,是全县农田灌溉费用最少的村庄之一,深受群众满意。古县镇的小韩村,28眼水井中,产权归个人的18眼,归集体的10眼,23 kmU型渠道也归集体。因为该村属于河井双灌区,大致采用三种管护办法,一是个人管理,即18眼水井,灌溉收费0.68元/度,设施管护全部是个户自己负责。二是集体统一管理,10眼机井每度电收费0.67元,比个户少1分,一切费用由集体负责。三是灌溉专业队,主要负责混凝土U型渠的管护和组织浇地。组织昌源河灌区河水进行灌溉,春夏各一次,亩均收费60元,其中40元水费,20元为管护费,包括专业队人员工资及渠道养护费用。每年对渠道进行两次培土和两次清淤,每年可筹集3万元管护费用于渠道维护。城赵镇的修善村也属于河井双灌区,有29眼机井,其中集体产权的24眼,集体和个户共同集资建设的共有产权井5眼,有24 km混凝土U型渠道。该村属于村委用水户协会管理,2011年集体把机井全部折价收回,5眼联合产权井也由于集体集资为大头而归集体用水户协会管理,灌溉收费0.61元/度,电费之外,每度电村集体协会提取0.05元为维修养护经费,不够的部分由集体补充,即由集体协会每年提供3万元维修管护经费,由一个人专职管理全部机井。集体协会管理后,井灌亩均费用降低到24元左右。

4 结语

通过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使全县的灌溉水井工程建有程序,管有规范,产权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经费落实,工程运行正常、效益充分发挥,充分实现了全县水利工程产权明晰、管护主体落实、责任制度完善、投融资机制健全的社会化、专业化的多种类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实现了工程安全运行和功能效益的充分发挥。

S274

C

1004-7042(2017)04-0013-02

许玮(1967-),女,2016年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师。

2017-02-15;

2017-03-27

猜你喜欢
祁县机井水井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山西祁县贾令村狐神庙及其舞台题记考述
护秋
图片新闻
水井的自述
晋中祁县种植黄芪 开辟农民致富新路
淮北市农用机井质量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浅析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乌龟与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