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城老印象

2017-05-19 08:18宁熊珲
美文 2017年10期
关键词:塑料桶豆腐脑剃头

宁熊珲

众山环绕,洢水清清,又红又圆的夕阳依偎在紫云山梁上,将山、水、城笼罩在一片安静祥和中,这就是梅城留给人的第一印象。

走在街头,也许你会听见几声吆喝,也许你会看到剃头铺里用最传统的剃头技艺,头发有点花白的师傅,穿着深蓝色长衣,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手轻轻地扶着客人的头发,麻利地用手柄被磨得铮亮的剪刀、剃刀,“咔嚓”“咔嚓”剪剪,“唆嗦”“唆嗦”修修,用干净的毛巾给客人细致地擦干,客人们半眯着眼舒服地享受……

小时候,总会有一位老人用扁担挑着沉沉的木桶,木桶历经岁月,从原木的黄色变成了沉稳的褐色,老人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用有些苍凉的嗓音喊着“嫩豆腐啊——嫩豆腐啊——”“啊”字在这时读上声,拖长3拍,从洪亮到轻细,好像声音从山谷爬过一道坡,慢慢消失了……这声音随老人闪动的扁担飘过大街小巷,吸引了很多小孩围着他。老人偏黑偏瘦,眼睛小卻有神,寡言而不健谈,揭开一块半月形的木盖,雪白水嫩的豆腐脑便呈现在眼前,冒着温暖的热气,小孩子们便嚷着,叫着,跳着……他们的爷爷奶奶慈祥地看着,脸上露出满足幸福的神情。

那时我总喜欢搬着小板凳坐在爷爷家的小店门前,看着各种各样的汽车,不时拍一拍手站起来,侧耳倾听老人的吆喝声。一位戴着军绿色帽子、背着一个小包的老人,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过来,放下两个木桶,桶盖上放着塑料桶,塑料桶里面有糖、勺子、杯子……老人一双布满皱纹的手互相配合着,右手握勺,左手端杯,小心地先舀点水在杯子里摇一摇,晃一晃倒掉,然后一层一层地把嫩豆腐刮起,一勺一勺地放进杯子,把糖均匀地散布,细心地盖好盖子,插好吸管,安静地递给客人,吸一口温热的嫩豆腐,甜味、豆香味在口里弥漫,软软的豆腐滑过喉咙,那一刻定格在记忆里。

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外街边也有许多小的小吃,我总拖着妈妈经常到他的木桶,品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脑。

又一次听见那吆喝声,拖着长长的尾音,也还是那根长长的扁担负在老人的肩上,还是那两个大大的木桶挂在扁担两头,这些都是儿时记忆中的模样。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老人的眉毛白了,眼角的皱纹变多变深了,街头的阳光照着他,老人的皮肤更黑,仿佛也更瘦了。

不知道老人担着两只木桶在梅城的大街小巷串了多少个年头,躲过了多少风雨,而这悠长的吆喝声已化为了梅城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塑料桶豆腐脑剃头
剃头店
有一种甜
赶海
打水的少年
不要让别人吃亏
我的秘制豆腐脑
不要让别人吃亏
马剃头
小事件背后的大启发
冰箱空间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