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等院校财务风险的现状分析

2017-05-19 16:51刘焱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现状分析民办高校

刘焱

摘要:民办高校的高速发展,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蓬勃的发展态势下,民办教育的财务问题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资金来源单一普遍以学生学费为主;基础设施配备以银行贷款为主;政府拨款几乎没有。因此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民办高校中财务风险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一、高校收入季节性与支出刚性引起的流动性风险

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教育部社会力量办公室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和所占比例分别是:学生学费(79.8%)、杂费(10.4%)、社会捐助(1.2%)、校办产业(0.8%)、贷款(5.6%)、国家政府少量教育事业财政补贴和项目经费(5.4%)以及其他(1.9%)等。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其中绝大部分来源于学生的学杂费,平均值高达79.8%,基本依赖于学生学费收入办学,维持学校发展。

总所周知,民办高校的学费收入主要在新学年开始时收缴,即每年的9月份新生入学时形成。因此导致民办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形成季节性。与此同时,高校的支出却是刚性的、均衡的、不受季节性差异影响。支出主要分为事业性支出和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支出两部分。大体为学校教职员工工资福利及补助和维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经费。基本上每月支出大体固定,以维持学校日常办学的需要。

在这种不可回避的矛盾冲突的情况下,一旦支出预算计划稍有差错和不合理便成导致学校日常办学产生流动性风险。同时,受地域、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影响,在北方或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等地区,这种矛盾更为突出,流动性风险相对更大。

二、可能由过度扩张基础建设工程引起的投资风险

近年来,扩招不断加大,成为了民办高校发展的一把双刃剑。办学规模的盲目扩大与负债规模往往呈现正相关趋势。办学规模越大,基础建设工程就越大,负债规模随之加大。民办高校的负债比例如果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负债能力,出现过度的投资行为,风险系数就会加大。许多民办高校盲目地购置土地扩大办学和校区规模,建设新校区,这一系列投资措施就可能导致由过度扩张基础建设工程引起的投资风险。在扩大办学规模的背后,会形成一连串需要支付的资金链。批量采购的教学设备仪器、用具、家具等,像这一类合约一般规定货到验收合格后才付款,按付款进度开具销货发票,由此会导致所欠的购货款不能及时正确的登进负债账簿中,导致财务监控的漏洞,一旦支付期限到期,就会造成资金支付困难,造成财务风险。

通过实践证明,在短期内负债办学的模式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民办院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缩短了学校基础假设工程的建设周期,推进了民办高校的发展。然而银行贷款有明确的利息和偿还日期,如果民办高校超过自身目前偿还能力,不考虑后果的大量贷款,一旦进入还款高峰期,极容易造成流动资金短缺,债务负担过重不能按期偿还到期本金及利息的局面。

三、资金来源单一、过分依赖学生学费引起的筹资风险

上文已经提到,目前我国的民办高等院校的开办、维持、发展的经费来源主要来源于学生学杂费,甚至一部分基本建设费用也来自学费。现阶段我国民办高等院校资金来源单一、社会捐赠薄弱、政府的投入也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成为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

过分依赖学费收入来维持学校的发展,会有很多不利影响:一是办学经费的多少随着招生的情况波动。招生情况形势好,资金就相对充足;如情况不好,经费就会变得紧张。二是过分的依赖学费,其他来源较少,教育教学环境得不到有效地改善,会使教育质量下降。三是经费受学费限制,那么生源质量同样受到影响。为能多收到学费,就需要多找学生,必然对生源质量会有所放松。

民办高校学费普遍在10000元以上,远高于公立的大学。同时地域环境不同、经济发达情况不一样,经济发达地区学费更高。所以由于各因素影响,本身民办高校的收费起点就较高,因此民办高校的学杂费上涨的空间十分有限。

同时,社会捐助十分有限,数量少且以实物为主,资金捐助微弱,根本无法与国内公办大学相比。很大一部分民办高校所受的捐赠主要是由校内教授、社会组织、其他公办高校、校友、香港同胞、企业等捐赠,受捐赠形式一般也是图书、办公用品和少量资金。

四、会计监督职能弱化、预算管理制度滞后引起的财务管理风险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制度基本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大体以“报账”工作为主,主要工作仅仅是记账、算账以及報账等,监督相对薄弱,制约了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部分民办院校在财务方面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使用不公开,会计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出现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财务信息失真等局面。同时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预算编制缺乏学校整体战略的指导;预算经不起市场的检验;预算与实际的实践活动脱节,导致预算管理体制滞后,实施的预算管理效果并不理想,没有很好地服务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

在此制度下,首先,费用以“是否支付”为标准来进行确认,所有赊购的资金或劳务均不作为费用(或支出),所形成的真实负债也不会在总账中体现,应收及暂付款不会完整体现出学校的实际债权,会形成了“形式重于事实”的现象,使得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资产价值被夸大。第三,过度投资建设的基础项目工程,一旦不能及时付款,就会影响民办高校实际负债情况的反映,造成对自身偿债能力的正确判断和评估。

最后,针对上述风险,大体可以提出四个方面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第一,提高办学质量,积极扩展筹资渠道;第二,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合理地进行投资;第三,加强学校内部审计,提前防范财务风险;第四,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建立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现状分析民办高校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