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2017-05-19 12:26罗小鹏
未来英才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师角色小学德育作用

罗小鹏

摘要:小学德育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然而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担当新的教师角色并不容易,因此本文分析了教师角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并就如何发挥这种作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教师角色;作用;意义;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知、行为习惯为中心任务,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者、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学生道德活动的合作者,但这样角色的转变,由于受到外部条件与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有难度的[1]。因此,本文基于教师角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的认识,对该课题进行了探讨。

一、教师角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分析

1、在小学生品德发展中发挥引导作用。所谓引导作用包括观念引导、行为引导和知识引导[2]。观念引导就是让小学生对品德教育建立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树立品德第一的观念。儿童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对道德的判断能力较弱,其道德意识多是在教师或他人影响下产生的,随着年纪增长,其道德自觉性才日趋明显,所以教师应给予良好引导,助其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美丑观念、友谊观念等,有利于学生品德更加健康地发展[3]。行为引导是帮助小学生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例如通过制定《小学生一日常规》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课外游戏引导行为,对游戏中行为良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并鼓励其他同学效仿;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树立良好行为的榜样等。知识引导也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班级管理中、日常生活中也可渗透德育知识,通过正确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德育效果。

2、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助推剂。在小学生面前,教师并非道德的先知者或道德完美者,因为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不存在先天的差别,只是站在不同起跑线而已。换句话说,儿童的道德需要成长,教师的道德也同样需要成长。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没有人可以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与教师相比,学生更具生命力,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有很强的道德意识(如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所以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学习和共同发展,在与学生一起感受道德问题、道德情感时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助推剂。以往德育教学工作中,学校更多采用规则、要求来约束学生的道德行为。虽然规则很重要,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并不好。因而教师应积极投入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则,教会他们在进行道德判断时站在社会和他人立场上,采取更加客观、公正、中立的立场,这样既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也有利于学生道德的成长。

3、开发德育课程,满足学生需要。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经过专家、学者们编纂的德育课程方案或材料的忠实执行者,但仅此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来时代在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作为相对静态的教材文本不可能包揽各种未知事物;二来各地情况、教学条件、学生个体等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一本教材也难以满足各种需求。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供教师讲授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引导儿童活动的工具及用于儿童活动的资源,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再创造,让课程更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教学内容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

4、在德育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最佳合作者。如上所述,如果教师只是德育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无非扮演传声筒的角色,终致道德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而学校是育人場所,为了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师应当更新观念,拓宽教育视野,反思并改进教学行为。德育应成为师生德性共进的过程,现代德育理论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双方道德才能共同成长,所以教师应置身于道德实践活动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而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道德成长,而且教师也能从中受益,获得与学生共同发展的良机。

二、促进教师角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的策略与方法

1、树立现代德育观念。显然,要真正发挥教师角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就必须转变传统德育教师充当知识传播者的做法,树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现代德育观念,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通过真实案例向学生展示道德知识,让学生从中认识社会,体验道德情感,发展德性。

2、提升德育专业素养。小学德育课程一般由班主任或主科教师兼任,课程时间往往被其他课程占用,即使上课也多半照本宣科而流于形式,所以提升德育教师专业素养非常必要。 为此,有两个途径解决此问题,其一实施德育教师专业化,即配备专职德育教师;其二建立德育教师职业培训制度。

3、秉持德育课程意识。秉持德育课程意识,即将学生的生活及经验作为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其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例如上“手拉手,交朋友”这堂课时,教师自我介绍后,向学生们说“现在,你想怎样和我这个新朋友打招呼?”随后教师与孩子们一一握手、拥抱。

4、构建对话教学模式。构建对话教学模式,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通过培养对话意识、创设对话情境、设计对话话题、丰富对话形式等方法,加强沟通、交流,传播情感,促成思想碰撞,激发探索欲望,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行为及习惯。

5、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自身与受教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应重视反思,在每一堂课后积极思考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三、结语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德育为“五育之首”,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又是一个人德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德育课呼吁新型教师角色的涌现,期待德育教师专业的成长,迎接生命之花绽放。

参考文献

[1] 刘胜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教师的角色期待[J].基础教育研究,2013(8):20-22.

[2] 熊晓娟.做孩子道德生命幸福成长的引路人[J].华夏教师,2016(4):88.

[3] 江来明.浅谈教师情感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142-143.

猜你喜欢
教师角色小学德育作用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