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调查研究

2017-05-19 12:39马鹏宇侯淑伟钟静杨慧孙玥屈宏钰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业意识自主创业创业能力

马鹏宇 侯淑伟 钟静 杨慧 孙玥 屈宏钰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中国经济由“旧常态”进入“新常态”,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加之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故大学生就业压力十分严峻。但是“十八大”国家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来,各种创业政策频频出台促使很多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本文以北方民族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其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对国家、企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提供理论依据,指导实践。

关键词:自主创业;创业能力;创业意识

一、引言

自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世界经济总体趋向低迷。中国作为一个跻身于世界经济前列的大国卷入这场风暴更是一个必然事件。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经济从“旧常态”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9%逐渐下降至6.7%,国内生产总值由30万亿元增长至70万亿元。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稳中求进,但是众所周知经济增长不意味着经济发展。截止2016年,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病症逐一显现出来,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产能过剩、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回落,投资乏力、出口疲软等因素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内生不足,政府财政形势严峻,经济下行压力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进入一个艰难时期。

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之后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截止21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705万。加之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不景气,高等教育人才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同时伴随着就业信息不称,就业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等结构性矛盾,致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得益于政府高频率出台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一部分大学生跳出了找工作大军之列,开始自主创业。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占当年毕业总数的2.9%;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当年的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达6.3%。2016年的大学生创业趋向理性,但也维持在较高水平。2017年2月16日教育部出台修订版《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提出高校学生可以申请休学创业,参加创新创业等活动以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等一系列鼓励学生创业政策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支持,这也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添柴加薪。

然而在浩浩荡荡的创业大军之中成功率却不尽如人意。中国创业数据统计: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70%的企业活不过一年,平均企业寿命不足三年。究其原因,一是创新创业意识不强,二是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关于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意识对其创业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展开大量的研究,也得出一些重要结论。然而对掌握更多商业知识的民族地区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与其他群体的差别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调查研究。迄今为止,对创业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首推创业学领军人物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A.Timmons),,他在其论著《创业者》中通过访谈、文献梳理等方法归纳了创业者所具备的特殊品质,指出了一名优秀的创业者所具备的两大方面的优秀品质,Chandler用创业者自我评估的方法分析和构建了创业能力及其指标,他认为个体在整个创业过程中需要完成三个角色的工作,及创业的角色、管理的角色和技术技能方面的角色。中国学者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个体的创业能力及其构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例如高桂娟、苏洋(2013)通过概念与实证构建了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组成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三维结构图。但更多的研究及时开门见山直接上升到措施层面。对于创业意识的研究更多的是通过略谈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进而重点落在如何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教育模式改进措施上,因此导致创业者不能对其创业意识进行全面地了解,进而不能对症下药。虽然有少部分人对少数民族地区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进行过调查研究(例如李凡、谢立仁、张明亲,2008;海丽其姑丽·亚森,2013;陆廷益,2015),但仅仅围绕某一民族地区展开调研,不能反映所有民族地区普遍状况。

本文以北方民族大学经管类的学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现阶段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经管类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是否具有创业想法以及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民族地区经管类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二、样本构成情况

本次共发放問卷500份,有效问卷427份,回收率85.4%。如图表一,汉族有100人,占总人数23%,回族173人占总数的41%,土家族29人占7%,苗族、维吾尔族各15人各占4%,其他各少数民族共95人,占总数的22%。

三、经管类学生创业意识现状分析

(一)就业观念片面

调查数据显示(见表1),多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欠缺,就业观念片面,从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他们认为就业就是到国企、私企、外企以及政府部门工作并且有固定的收入。当提到自主创业则认为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大多数人属于风险厌恶者,自然选择安于现状。在427个样本数据中,有153人毕业后选择自己找工作,占样本总数的35.83%,这一部分人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比较盲目,或是对未来的就业形势过于乐观,创新创业意识薄弱。有106人选择报考研究生,通过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在未来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更胜一筹,占总数的16.63%。有71毕业后选择稳定、可靠、稳妥公务员岗位,独立创业意识十分欠缺。在此次调查中,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人有89人,占总体的20.84%(该数据为保守统计,调查中包括一部分大一新生,对于自主创业并未全面、系统的了解,不够理性。因此我个人认为未来该数据会有下降趋势。)

(二)对自身缺乏正确、理性的认识,盲目创业

截至目前,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很多人在做出创业决定前并未对结合自身状况进行仔细斟酌,抑或是恰逢好的创业机遇便草率决定创业,这些都可能是加剧了创业风险,导致创业成功率低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对大学生产生创业想法或选择创业的出发点进行调查时数据显示(见表2),有33人表示创业只是为了赚钱,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5.83%。同样有45.83%的人和61.11%人将创业视为积累经验和锻炼自己能力的一个途径,对于最终创业成功与否并不是很在意,还有23%的人之所以选择创业只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就业问题或者是不适应被管理,选择自己开辟新天地。在所有的被调查者里面,仅有约33%的人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一面,并将自身能力和个人理想等综合考量最终选择创业。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创业想法的诞生太过轻率,风险意识和中长期规划意识薄弱,对自身能力缺乏全面和正确理性的认识,抱着一种“创业成不成功,先试试再说,说不定就成功了呢”的侥幸心理。这种盲目性的创业是对有限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一部分人创业失败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三)对创业环境的了解程度不够

要想创业成功,首先得有市场意识并且在行动上有所体现,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学会了解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消费者偏好及产品结构,知道哪些东西是在市场上所受欢迎的并且有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的。其次要想创业,必须要关注国家所出台的有关创业优惠政策,了解国家为创业者所提供的创业环境,有了好的创业平台和创业制度保障,才能更好地为创业者创业保驾护航。但是,数据显示这两方面都未能引起许多创业者的重视。如表3,当问及是否经常关注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相关扶持政策,67.68%的受访者都表示不经常主动去了解,3.28%的受访者回答一点也不关注,仅有10.54%的人经常关注并且很清楚国家政策。如表4,在问到是否每周都会去了解市场变化,只有5.15%的人表示每周都会去周边市场看看,了解某些產品价格和市场需求变化等。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创业都对创业的理解存在误区,他们只知道埋头干,却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迎合市场需求,不知道国家对自己创业的领域是否鼓励支持,有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从而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这也是盲目创业的另一个体现。

四、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

经管类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且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方向决定了他们是创业群体中最有潜力的一支队伍。研究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了解到其创业过程中所欠缺的地方,找出不足据此对经管类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填补知识的空白,从而更好的为经管类学生创业服务。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创业能力划分为很多种,本文所研究的创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与技术才能、利益协调能力、创新创意能力、人际关系和谈判能力、风险意识评估能力。

(一)能够积极运用专业知识,管理与技术才能较强

管理技术与才能主要指行政管理、法律要和税收、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技能。如表5数据所示,有50%左右经管类专业大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如熟悉基本做账流程,了解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程序,懂得资金筹集、运用和资金分配、了解商品仓储运输、运输环节及熟练运用电子商务操作平台进行商品销售工作等技能,通过创业将所学专业技能很好的运用于实践,从而很好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二)利益协调能力欠缺,亟待提升

数据显示(见表6),在创业过程中约12%的被调查者不认为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个人与团队的利益关系,32.32%的人觉得他们不确定能不能协调好个人与团队利益关系,仅有16%的学生对自己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很自信。这表明经管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协调个人与团队利益这一能力还有所欠缺,在后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需加以培养和提升。

(三)缺乏创新创意能力,不善于变通思维

具备创新能力是创业的关键,在关于创新能力的调查中,调查数据显示(见表7),约18%的经管类大学生认为自己非常缺乏创新能力,做事比较循规蹈矩,30%的学生对自己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持中立态度,而仅有17%的人认为自己非常喜欢“头脑风暴”,做事常常能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探索可能性,而不是固定在一种思路或局限在某一方面,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创新能力非常欠缺,建议多参加学校的创新活动,慢慢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四)缺乏人际交往和谈判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保持良好的关系。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脉。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0%归因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心灵。由此可见人脉是一种资源和资本,创业者能否编制出一张高效和良好的人际网络也是决定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数据显示(见图2),除了近20%的人认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非常差没有人脉以外,不清楚自己是否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占35.6%,仅有近一半的人觉得自己的用于广泛的人脉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谈判能力指能够有效的进行谈判,展现自己的优势,获得他人的认可。掌握好的沟通技能亦是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然而好的沟通能力与好的人际关系并不能画等号,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通讯工具逐渐代替传统的面对面交谈,大学生已然成为“低头族”中的主要成员,语言表达能力的每况愈下也成为导致创业者谈判能力薄弱的原因之一。体现在调查数据中(见表8),在所有的被调查者中,有55%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缺乏谈判能力。因此经管类学生只有充分培养出谈判、说服的能力,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化解与周围的分歧与矛盾,助力创业成功。

(五)初步具备一定的风险评估能力,但仍需加强培养

对于刚跨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创业时个人意识、国家政策、资金筹集、这些市场、知识能力以及社会资源等都是其在创业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他们创业成功大打折扣。因此,具备一定的风险評估能力对于更好的规避创业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以资金筹集为例,我们对经管类大学生进行调查,当问到通过何种渠道筹集创业初始资金时,数据显示(见表9),78.45%的学生选择政府设立的创业专项资金或优惠贷款,58:48%的人选择去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80%的人选择自由资金或父母亲友的资助,另有14.5%的人通过风险投资来获取创业资金。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经管类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风险评估能力,知道哪些属于高风险投资,哪些属于稳健投资,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创业风险系数,但仍有由少部分人风险意识不强,评估风险的能力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

五、基于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现状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是带动解决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也对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和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的重要举措。但是通过对经管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非常低、创业意识薄弱,导致创业率低下。因此当前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经管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继续强化对大学生创业的财政资金扶持和政策保障

调查发现,大学生创业诉求中,首先呼声最高的仍是创业资金问题,90%大学生创业者希望地方政府可以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更多的资金,同时降低金融机构对大学生创业贷款的门槛,让他们有钱可创。其次,政府还需出台更多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性政策以及能够降低创业风险的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制度保障,让他们可以毫无顾虑的创业。

(二)做好企业与高校大学生创业定向培养的有效对接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利字当头,考虑到培养大学生创业者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利益反而会导致企业内部资源外流,因此他们不愿意承担起培养和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这一社会责任,更不乐意与大学生创业者共享创业成功的秘笈。本文认为经管类大学生创业者和企业可以达成如下协议:企业可以将其先进的创业技能和经验传授给优秀的大学生创业人才,同时提供创业场所和一部分资金作为投资,让其尽情施展创业才能,然后达成协议,所创立公司必须为企业所用若干年以后即可独立。

(三)学校应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主要场所,以往高校的创业课程多为理论教育,学生往往纸上谈兵,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因此高校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是应注意:

一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例如商务谈判、ERP沙盘模拟、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实地参观学习等。

二是将创业课程与经管类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将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巧妙融合。最后,创业课程应该只针对有兴趣创业或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开设,从而提高课程质量和效率,使得有限的资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

三是高校应加大对在校学生创业政策和创业知识的宣传,拓展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明白大学毕业以后并非只有就业这一条路可选,还可以自主创业。

(四)民族地区经管类的大学生应自觉培养创业意识,提升自身创业能力

众所周知,民族地区相比其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思想保守,有些地区学生汉语水平低普遍较低制约个人发展空间等。因此要积极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借助国家创业优惠政策的倾向并依托本民族的特色文化,致力于创业,进而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自主创业创业能力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优劣势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