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环境公益科普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17-05-19 01:41刘畅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科普公益小学

刘畅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环境,传播水知识,守护水安全刻不容缓。以水環境公益科普课堂为载体,探索环境教育新形式对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启蒙、环保技能的训练、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公益;科普;小学

水是生命之源。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破坏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事件触目惊心,世界各国都开始对水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逐渐对水资源危机形成共识。了解水环境,传播水知识,守护水安全刻不容缓。

少年儿童是世界未来的主人,环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以水环境公益科普课堂为载体,探索环境教育新形式对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启蒙、环保技能的训练、行为习惯的养成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资源概述

(一)世界水资源现状

众所周知,全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淡水资源总量占世界水体总量的2.53%,且大部分是分布在两极的冰川冰盖,人类生产生活可利用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仅为淡水资源的1%。当今世界,一方面是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不合理的利用以及水体的污染、水质的恶化,全球淡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正在逐渐显现。联合国水资源大会曾经指出:“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水资源紧缺时代”。

(二)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短缺状况古已有之。从历史上来看,干旱频发、十年九旱一直困扰着我们。目前,我国的淡水资源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1.水资源短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虽居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却是世界第121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已被联合国类为全球最缺水的13个贫水国之一。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严重存在。

2.水污染严重

由于改革开放初期注重发展速度、忽视环境影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水资源遭受严重污染。水质性缺水呈现恶化趋势,水污染已由支流向主干延伸,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由陆地向海域发展。

(三)我省水资源现状

辽宁省水资源总量34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820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3,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12。除东部地区外,辽宁省其他地区属于严重贫水区。

二、水环境科普课堂的开展和成效

节约用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期,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建部联合印发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G《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并指出,当前我国水资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用水效率仍然不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节水制度建设有待完善、节水内生动力不足、节水设施水平有待提升、节水监管能力还需加强和节水理念意识还不强。《规划》提出,提高公众对我国水情的认知,加强公众参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对水环境知识的了解,传播节水爱水理念,从小培养正确的环境价值观,2016年3月,辽宁省环境保护厅、辽宁省教育厅联合印发文件《关于在全省小学开展“科普课堂——生命之水”活动的通知》(辽环发[2016]6号),决定在全省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开展公益水课堂科普活动。活动得到了各市环保和教育部门的积极响应,2016年3月至6月间,全省4500余个班级参加了公益水课堂活动,受众小学生近20万人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看短片、参与实验等方式对水的特性,水与生命及水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科普效果。

(一)科普环境知识

水科普课堂向小学生科普了丰富的水知识,从分辨自然界的雨、雪、露珠、雾、冰、霜、水蒸气等自然现象人手,认识水的三态,了解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通过对比,发现水果中的西瓜和动物中的水母含水量最高,达到97%;懂得了水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参与溶解、消化、代谢、调节、排毒等过程;了解在不同年龄段人体内含水量的变化、缺水时身体会产生的症状,及饮用水的选择和健康的喝水方法;同时还学会了利用pH试纸来判断天然水与纯净水的酸碱性,了解到水中的矿物元素对生物细胞、对生命的的重要性。课堂上,老师还向学生们征集了生活中简单易行的节水小窍门,例如:淘米水浇花、先摘菜后洗菜、减少洗衣粉用量等等。懂水,爱水,节水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知识的链条,在小学生心理深深扎根。

(二)激发环境意识

由于小学生年龄、知识、经验、以及天性活泼好奇、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很容易被鲜活生动的环境科普课堂模式吸引。集中的照片展示、有趣的实验操作、真实的视频再现等等,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带着丰富的感情融入预设情境,去看待人类的环境行为,爱恨越强烈,认识就越深刻。这样,保护水资源这个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大事,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牢牢地扎根,促使他们自觉地去行动,去宣传,去监督,达到“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社会”的良性效果。

(三)指导环保实践

一杯天然水,一杯纯净水,看起来清亮透明完全一样。将两张PH试纸分别投入杯中并轻轻摇晃,两杯水逐渐产生了明显的颜色变化:对照PH值比色卡,天然水呈蓝绿色为弱碱性,纯净水呈黄色为弱酸性。简简单单的小实验,学生们兴趣盎然,乐在其中。实践出真知,动手操作对学生环境意识的养成意义更重大,效果更显著。

(四)培养环境能力

环境科普课堂上,小学生学会了关注身边的环境现象,进而通过对比记录、查阅资料、实验求知等自主探究方式,明确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简单易行的环保措施,树立起坚定的环保理念。从长远看,环境科普课堂的愿景是提升小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乃至“预见问题”的环境科研能力;在获得快乐探究体验的同时,实现外因推动内因,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上逐步发生积极变化。

三、结语

在小学阶段,环境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板块。无论是学科教学的渗透,校园环境的表达,还是科普课堂的延伸,校园文化的熏陶,都将对学生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科普公益小学
公益
公益
科普达人养成记
公益
公益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