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该如何“触网”

2017-05-20 11:42陶文昭
人民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触网网络舆论网民

陶文昭

【摘要】领导干部如何对待网络,有应然的要求,也有实然的状况。简约地说,网络舆论在本质上是人民运用科技进行意见表达。网民的本质是人民,网络是走群众路线的好地方,在加快创新发展之际,领导干部善用网络也是工作应有之责。

【关键词】网络舆论 官员 网民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网民有时理性,有时感性,不论网民何种表现,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的表现

网民是什么?网民就是人民。中国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中国网民有7亿多,也就是全国一半多人上网。中国网民在线时间长,他们聊天、购物、游戏、学习,获取信息和发送信息。他们的生活、情感乃至工作,很大一部分依赖于网络。网络化生存,已不是先驱的口号,而是当下的事实。网络是另一个生活场,与现实生活场法则虽然有些不一样,但都是鲜活的人,鲜活的行动。网络有一定的虚拟性,但虚拟的背后是现实。虚拟现实是一个新景象。

对网民的责备由于他们不同于人民。有的人有多个网络身份,并不是现实人的单一身份。有的人在生活中规规矩矩,在网络上却表现得情绪化,嬉笑怒骂、言行张扬。然而,分身的孙悟空还是孙悟空,有情绪的网民还是人民。现实中有哪一条规定理性客观的人才是人民,而情绪化的人不是人民?不论网民何种表现,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的表现。网民有时理性,有时感性,有时中规中矩,有时也做点出格的事。复杂而不是单一的网民,复杂而不是单一的表现,才是真实的。希望网民都是“理中客”即理性、中立、客观,显然是一厢情愿。

习近平指出,“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应该是以服务人民为中心,而不是以管理人民为中心。在抽象层面上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以人民为出发点和归宿。然而一旦落实到具体问题上,人民仿佛就成了管理的对象、教育的对象,总是要求人民要听政府的、听领导的。实际上,人民就是人民,既不高尚,也不低俗。网民所表现的一切,就是人民的一切。网民的现状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那种认为网民素质低不适应我们的工作,因而要提升整个网民素质的想法和做法,并不鲜见。我们的工作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而不是相反。否则,结论可能是吐槽式的“本届网民素质低”。

对于互联网,在策略上应做到有问题就解决问题,在战略上,要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趋势

互联网是什么?是科学技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邓小平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热议的五大发展理念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创新发展,而其最核心的是科技创新。习近平充分肯定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从大历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又一次质的飞跃,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当下中国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诸如可以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带动更多人创新创业;可以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可以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可以加快推进电子政务,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等等。

对待新的科学技术有两种态度:一种是试图改变科学技术以适应现在的体制,另一种是试图改革现有的体制以适应科学技术。这两种选择很多时候是结合在一起的。在短期内,可以运用科学技术为既有的体制服务,进行选择性的应用。而从长期看,则是改革既有体制适应科学技术及其推动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短期的是策略,长期的是战略。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在战略上适应科学技术的变化,也就是时代的变化,尽管在策略上可能表现得更为复杂一些。历史上,中国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共同进步的历史机遇,逐渐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殷鉴不远!对于互联网,在策略上应做到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互联网很复杂、很难治理,但不能一封了之、一关了之。在战略上,要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趋势。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形势逼人,中国必须抓住历史的新机遇,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为什么领导干部在应然上应该喜欢网络,而在实然上并非如此

领导干部如何对待网络,有应然的要求,也有实然的状况。从应然角度,领导干部觉悟高,爱人民、爱科学、不怕批评,应该喜欢网络舆论才是。而从实然来看,并非如此,有时甚至相反。

既然网民就是人民,那么网络就是走群众路线的好地方。“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运用网络听取民意,更方便、更有效、更真实。传统的领导调研,形式主义的东西较多。调研存在着提前部署的现象,在调研过程中个别领导干部总是听到自己喜欢听到的话,看到自己喜欢看到的事情。一些领导干部,喜欢颂扬抽象的人民,而一旦遇到具体的人民有困难、有委屈、有诉求在网络上表达,则对此视而不见,不能充分发挥网络舆论服务人民群众的有效作用。

既然网络是新科技,在加快创新发展之际,领导善用互联网也是工作应有之责。然而,某些领导干部工作最喜欢的还是熟悉的领域,最爱用的还是既有的方法。新领域虽有新机遇,但往往有新风险。网络是言多必失的是非之地,一言不合,往往被网民弄得灰头灰脸。个别领导干部不喜欢网络,尤其是不喜欢网络言论。面对网络,他们最优先的选择还是以老规则管新问题。比如将网络当成传统媒体看待,将传统的规则移植到网络上等。

批評和自我批评是优良传统。在中国的舆论环境下,越是高级的领导,越是容易听到赞扬的声音,批评的声音越是难能可贵。网络是反映问题的地方,是批评的地方,是带刺的地方。对于个别领导干部来说,网络的言论很刺耳,网络的问题难解决。他们不愿去听网络的批评声,使用各种手段来控制和消除这种声音。

为什么领导干部在应然上应该喜欢网络,而在实然上并非如此?坦率地说,领导干部善用网络与其职位升迁并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性。在某些情况下,网络往往会给一些领导干部带来麻烦。现实的情况是,领导干部成为网络名人的人数不多、比例不大,或是因为没有时间精力去做,或是从内心就不愿意去做。趋利避害的选择方式,让一些领导干部对网络望而生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年。

责编/潘丽莉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触网网络舆论网民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鑫元基金触网发行第2只分级债基
有感“网民节”
2.9亿
首届网民节遭遇“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