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被诟病的年轻一代

2017-05-20 16:38
健康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年长医生医院

年轻医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

生了病,谁都想找最好的医生。资深的专家有经验、有口碑,自然是最佳选择。但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医学教育的问题。数据显示,在中国的近300万执业医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一半。每年的执业医师执照考试,全国100多所医学院校的平均通过率是50%—60%,这意味着有一半人读完是考不上牌的。这反映出医学教育水平的参差。

人们经常诟病的还有年轻医生的动手能力,诚然,好的医生是培养出来的,但现在的年轻医生普遍缺乏动手机会。某医院做过小范围调查,博士毕业的二线值班医生,有相当一部分晚上急诊不敢独立做手术,要拖到第二天教授上班,由教授们来操刀。

“现在很多实习的孩子偷懒,懒到你无语。”

说这句话的,是上海某知名三甲医院的副主任医师。

他不愿透露姓名,暂且称其为Z。

Z是神经外科医生,用他的话说,搞神外是件颇有成就感的事,病人病情恶性程度高,手术难度大,每一场神外手术,都是在“攫取医学王冠上最大最亮的宝石。”

但他带的学生很多都不这么想。

“我们实习的时候是天天泡在医院的。”Z说,“急诊手术时间比较长,有时候要干一晚上,回去晚的时候,宿舍门关了、锁了,我就在病房里随便找个医生办公室里的长条椅子,睡一晚上。”

而现在的学生“不仅不会主动跑过来,有时候安排到实习,过来报到,就说,老师我要考研,或者老师我要找工作,就不来了。”

实习期“泡在医院”有多重要?

“很多常规的、基础的东西,教科书上不一定写,都是要在实习当中教的。”

比如伤口换药,正规操作应当需要2个弯盘、3把止血钳,并且让病人到专门的换药室去,但很多情况下,医生只使用1个弯盘、2把止血钳,并且直接在床边操作。

要把消毒用品带到床边,各家医院各个医生的做法多少都有些出入,很多老医生虽然知道应当如何做,但苦于现实条件达不到,只能“将就”。

这“将就”的结果,就是很多学生以为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

Z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正确的做法,但结果却很无奈。

“这些东西考试不考,考研不考,执业医师考试也不考。”Z说,“你讲这些东西给学生的时候他们就不爱听,因为考试不考,升职称也没用。”

他其实也明白,现在的学生比起他们那个时候压力更大,“不是准备考研,就是要找工作,参加招聘会和各种面试,实习期就变成了复习期、求职期”。

反正实习期结束达不到临床要求,再参加规培,规培的内容其实就是重复实习期间要求掌握的东西,但规培要求轮转各个科室,专业技能还是会受到影响。

“你会看到现在的年轻医生英语很好,能写文章,但是临床技能远远达不到要求。”

当医生和做科研矛盾吗?

人们说医生越老越吃香。吃香不仅说明医生医术高明,沟通能力也很关键。如今医患矛盾备受关注,但医学院的教育并没有足够重视医患沟通的培训。某院耳鼻喉科曾举办过以医患沟通为主题的模拟训练。其中一个“患者”问医生:“我得了肿瘤会不会死?”参加模拟训练的年轻医生竟回答:“每个人都会死。”换位思考,这让人实在难以接受。可是他并没有坏心眼,就是不会说话。

培养不出年轻的好医生,我们的医学教育是怎么了?

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说:“这是个宏大的问题。但‘指挥棒值得探讨。根据现在的‘指挥棒,医学生硕士、博士毕业都必须发文章,而且大多数做基础研究,导致年轻医生很多都得去养小白鼠,没太多心思投入到临床训练中,也缺乏规范系统的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培训。这样的年轻医生,更加不会与患者交流。”

欧美的医生培养体系,“同质化”很強,医学生一直培养下来约在32、33岁可独立行医,无论你是做家庭医生还是到大医院做医生,水平是相当的。因为此前经过了严格、系统的临床技能培训。所以,病人看病不用“货比三家”,就能享受到均为较高水平的服务。所以从成才曲线看,他们刚过而立就能接近能力的峰值,但中国的大多数医生往往得到四五十岁才可能达到能力的峰值。培养出高水平、同质化的医生,让群众享受到均等的医疗服务,这是医疗系统要加倍努力的方向。

肖海鹏教授说:“因为要晋升,中国的医生、护士每年都得发论文,但大部分文章对提高临床实践、解决临床问题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此前,我们和英国伯明翰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展开合作。该中心从1995年至今的十多年间已在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发表100多篇文章,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16篇文章。能发在这些杂志上的,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了,很多对指导临床实践、改变医学指南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疾病临床问题为导向的这样的科研,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所以我们要走出去。这些年我们不断送医生出去,在全球顶尖的医疗中心进修,提升临床和科研能力。对中青年医生,我们和美国西南医学中心、哈佛医学院、英国爱丁堡外科学院等合作,针对具有杰青、长江学者、院士潜力的专家,我们投钱、投人力支持。可以明确的是,这些研究都是有价值的研究,并非脱离实际的科研。”

只能做手术的医生只能算是匠人,更优秀的医生会善于从临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会更能指导临床的实践,推动医学科学发展。将心比心,才能将年轻一代培养得更好。

美国中年医生也深受年轻一代观念改变之“苦”

近期,美国Medscape网发布了《Medscape年轻医生2016年度薪酬报告》(Medscape Young Physicians Compensation Report 2016)。来自20多个专业的19183名医生参与这项调查,其中,有4162名被访者年龄在40岁以下。调查时间为2015年11月17日至2016年2月9日。这份报告分析了年轻医生和年长医生之间的差异,除了涉及薪酬方面,还包括他们对职业的满意程度。

(受访者按专业分布)

结果1:年轻医生年薪多少?

这份报告显示,40岁或40岁以下的医生中,整形外科医生年薪最高(329,000美元),紧接着是皮肤科医生(312,000美元)和麻醉医师(309,000元)。当考虑所有年龄层的医生时,年薪最高的还是整形外科医生(443,000美元)。不同的是,心脏病科医师排在第二位(410,000美元)、皮肤科医生(381,000美元)紧随其后。

注:对被雇佣的医生来说,患者护理(patient-care)薪酬包括工资、奖金和利润分成。

结果2:年轻医生VS年长医生

年轻和年长的整形外科医生都是收入最高的,两者的收入差异是150,000万美元,是各专业医生中差距最大的。差距最小的专业是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年轻和年长医生收入差距为22,000美元。

结果3:年轻男医生VS年轻女医生

报告称,不管是初级护理(primary care),还是专业(specialties)医生,男医生的收入都高于女医生。

结果4:哪一个年龄层女医生多?

报告称,小于40岁的医生中有37%是女医生;相比之下,40岁-69岁的医生中仅有29%是女医生。

结果5:年轻医生的净资产

参与调查的医生还评估了自己的净资产。毫不意外的是,年轻医生的净资产远低于年长医生。72%的年轻医生净资产低于500,000美元,而年长医生仅有24%净资产不足50万美元。

问题6:年轻医生的消费习惯如何?

尽管收入和债务存在差异,但年轻和年长医生的消费习惯几乎是相同的。

结果7:多少年轻医生觉得他们的薪酬是公平的?

54%的年轻医生觉得他们的薪酬的公平,51%的年长医生也这样认为。

结果8:个人与患者在一起的时间是多少?

调查发现,年长医生花在患者身上的时间更多,其中有44%的年长医生个人与患者共度的时间超过17分钟。相比之下,只有39%的年轻医生做到了同样的程度。

结果9:哪些年轻医生会再次选择医学专业?

调查发现,年轻医生中,超过75%的传染病医生和家庭医生会再次选择医学专业。

结果10:年轻医生对职业的满意度排名

40岁以下的医生中,满意度最高的是皮肤科医生,达64%;满意度最不佳的是肾脏科医师,仅达32%。

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中年医生们也在为如今风头正劲的“小鬼”们头疼着。

根据美国医院协会的调查,与2001年相比,美国2011年直接受雇于医院的医生数量增加了30%-40%。

而那些独立诊所或医生集团的日子却“很不好过”,2005年之前,美国有超过2/3的医疗机构的“私立”的,但在短短3年间,这一数字就跌到了50%以下。

为什么?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现在的年轻人觉得开个人诊所、或是加入医生集团“太累”。

“3、40年前的那代医生,被称为有企业家精神的医生,他们那一代出来之后就觉得自己要赚更多的钱,行医当然是他们很重要的追求,但他们开个人诊所的目的,在于他们的野心和企业家精神,”陈一谷(哈佛附属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说,“但是现在那些30岁左右的医生,他们是2000年之后成年的‘千禧年一代,生活观念发生了极大改变。”

“我不需要很多的钱,”这是当下许多美国年轻医生的新理念,受雇于医院的薪水已经非常够花,他们更想追求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而不愿在治病救人之外还要操心市场竞争。

再加上,美国医学院费用昂贵,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用助学贷款完成学业,自己开业需要承担盈亏,收入不稳定,风险太大,而成为医院雇员收入会稳定得多。

这种观念转变导致的结果是,越來越少有人选择新开诊所,且原先那些诊所或是医生集团也越来越难招到年轻人,青黄不接,只好卖掉。

除了埋怨年轻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老一辈抱怨新一辈,并不少见,徐虹却从不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有什么“不好”。

她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即使在“儿科医生大逃离”、“儿科医生荒”这些概念被炒到鼎盛的时候,她也从不指责年轻人离开钱少、活重、医患关系紧张的儿科是因为“急功近利”。

“我做小医生的时候,医院刚有正规大学生过来,我们的上级老师都非常宝贝我们,带我们做各种操作。”她说,“现在学生多,医生又很忙,对他们真的重视不够。”

采访中,徐虹反复强调“沟通”两个字,她希望老医生能够努力去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她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质,这一代年轻人聪明、知识面广,不喜欢机械而无意义地重复作业,“老医生应当思考怎么让他们知道抄病历有抄病历的好。”

猜你喜欢
年长医生医院
最美医生
倒下的长颈鹿
问 路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
Warm Needling Moxibustion at Zhongji (CV 3) and Zusanli (ST 36) for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Gynecological Su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