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收藏纽约上拍,不仅仅是商业故事

2017-05-20 22:28许万里
东方企业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古画关西著录

许万里

纽约当地时间3月15日晚七点,备受瞩目的“藤田美术馆藏中国古代艺术珍品”专场在佳士得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总部开槌。其中书画方面有六件为乾隆《石渠宝笈》著录古画,而陈容《六龙图》以4350万美元(约合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落槌,加佣金4896.75万美元(约合3.38亿人民币)。

本次拍卖的这六件作品,拍卖方主推的是清宫“石渠宝笈”的商业标签。与此类似的,近些年的拍卖市场也常涌现出打着回流文物、东北货概念的古画拍品,常常有不俗的成交价格。

事实上,这批文物最初流散出洋之时,是满清遗老为筹集复辟军费。他们仍然认为这些是皇家私人的藏品而没有国宝的概念。如今这批宫廷藏品得以重现市场,则是由于藤田美术馆在修缮经费上的需求,可见不同人的面向和视角,都对鉴赏收藏的观念赋予了新的意义。

日本古董商和收藏家对中国皇室收藏垂涎已久,千年以来不可复制的历史机缘经过中间人的大力推荐,迅速形成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收藏群体。而如今,这批宫廷藏品得以重现市场,则是由于藤田美术馆在修缮经费上的需求;藤田美术馆对日本本土艺术品更赋青眼,因而美术馆决定通过佳士得拍行出售部分的中国馆藏,从而获取资金重新修缮美术馆,以保证未来的发展。

纽约佳士得“藤田美术馆珍藏”专场,包括31件馆藏重器,其中包括重要的商周青铜礼器、佛教石雕造像、中国古代绘画及文房用具,如此珍稀而多元的藏品齐聚纽约,实属难得。除珍贵的青铜器之外,同样瞩目的珍品有一组六件古画,皆被清宫《石渠宝笈续编》所著录,评为水准极高的重要作品。

古画流散的经过与凭据

中国古代书画的宫廷收藏,往往是随着朝代的更迭而不断变动的。这时皇家的藏品会再度流散到民间,而有心者也倾尽所有,在市场上重新搜集。这也同时是藏品重新分配洗牌的过程。明末清初就是这个大流散时期的见证。著名学者傅申在研究中发现,明末的收藏家及其藏品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南地区,而到了清初则随着北方收藏家的崛起,南北方分庭抗礼。到了清初康雍乾三朝,由于皇帝的喜好和艺术市场的繁荣,重又开始了对民间藏品的收集,大量购买藏家的藏品。《石渠宝笈》就是清宫收藏从散到聚的见证者。作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大型著录文献,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编四十四卷。著录了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分书画卷、轴、册九类。作为我国书画著录史上集大成者的旷古巨著,书中所著录的作品汇集了清皇室收藏最鼎盛时期的所有作品。

缘聚缘散,本来在收藏史中为平常事,但历代宫廷收藏的中国古物从国内大批地流散到海外,却是千年以来未有之变局。到了清末,辛亥革命成功,监国摄政王载沣引咎辞职久居天津,出生于醇王府的末代皇帝溥仪年仅六岁。中华民国成立后,小恭亲王溥伟为助溥仪复辟筹集军饷,曾将大多数古玩器物于三月间卖给了一位名为山中定次郎的日本古董商。既有前车之“鉴”,古书画也不会例外。1915年2月22日,醇王府管事张彬舫(即大管事张文治)将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续篇传为唐、宋、元的六卷古画卖与山中商会,并立字据。这次拍卖前的讲座就出示了这场交易的凭据,包括六件作品的具体名称。

藤田家族藏品的来源:山中商会的中间人角色

山中商会的总部设在大坂,后将此六卷古画卖与同在大坂的藤田家族。藤田美术馆的收藏始于藤田传三郎(1841-1912),他过世后藏品传给两个儿子,财团法人藤田美术馆于1951年设立,1954年正式开馆。

与大阪的藤田家族同属于关西地区的专门收藏中国书画的家族还有很多,《中国书画·日本收藏:关西百年收藏记事》一书详细记录了这一地区家族收藏的代表藏品和来龙去脉,是第一本针对关西中国书画收藏的完整记录,对于关西重量级藏家的收藏人生、博物館、美术馆的中国书画典藏皆有详实的介绍。行过百年,关西已成为傲视全世界的中国书画宝库之一,对于喜好研究与欣赏中国书画的读者来说,本书绝对是最珍贵且极重要的参考文本。

日本关西地区重要中国书画收藏机构及藏家一览

1. 京都国立博物馆│上野理一,1848-1919│须磨弥吉郎

2. 大阪市立美术馆│阿部房次郎,1868-1937│冈村蓉二郎

3. 澄怀堂美术馆│山本悌二郎,1870-1937

4. 黑川古文化研究所│黑川幸七,1871-1938

5. 大和文华馆│矢代幸雄,1890-1975

6. 泉屋博古馆│住友宽一,1896-1956

7. 涩谷区立松涛美术馆│桥本末吉,1902-1991

8. 观峰馆│原田观峰,1911-1995

9.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林宗毅,1923-2006

关西诸家族为何能抄底清代皇家宝藏?

1911年可谓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瓦解,中国陷入政治分裂之中。在这动荡时代,大批的书画珍品因为战乱随之散佚,更有皇室公亲、高官大臣趁着逃难之际,纷纷将手中的藏品销往市场上抛售,并意图运往海外。

日本京都学派学者内藤湖南,以保护东洋文物为使命,极力呼吁关西的政治、财经界人士群起搜集中国书画,于是上野理一、阿部房次郎、黑川幸七……等关西家族纷纷响应,在他的号召下,这些因战乱而辗转流离异乡的中国书画,逐渐汇聚在这半径不足一百公里的关西地区。之后,山本悌二郎、住友宽一、桥本末吉等著名收藏家的收藏投入了关西中国书画收藏。历经百年,这些宝贵的书画名品或捐赠或寄藏,于关西各大美术馆重新找到了一个永久性的寄身之所。

猜你喜欢
古画关西著录
沿古画里的山水走一走
古画中的梅花
我国档案著录的基本概况
观古画
鲁提辖打不成镇关西
录附:《石渠宝笈》著录的圆明园旧藏书画目录
试析协同应用国际档案理事会系列档案著录标准
古 画
关西美术竞卖秋拍将举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