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局部放电特高频传感器有效高度的比对测试

2017-05-21 05:52舒胜文陈金祥叶兆平陈敏维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7年7期
关键词:扫频小室时域

舒胜文,陈金祥,陈 彬,叶兆平,陈敏维,游 浩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7)

0 引言

特高频UHF(Ultra-High Frequency)法以其检测频率高、频带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开关设备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的局部放电状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8]。近年来,用于GIS局部放电检测的UHF传感器(以下简称UHF传感器)质量参差不齐、配置不佳和耦合性能下降导致的检测失效(误报警、漏报警)事例越来越多,严重制约了整个GIS局部放电UHF检测行业的健康发展[9-10]。因此,为了提高GIS局部放电UHF检测技术在现场应用的有效性,有必要深入开展UHF传感器耦合性能的校核研究[11]。

在UHF传感器耦合性能的校核方面,Judd等最早提出了利用横电磁波TEM(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小室测量UHF传感器有效高度的方法,初步证明了利用TEM小室对UHF传感器进行标定的可行性[12-13]。然而,TEM小室的可用频率上限只有几百MHz,难以突破GHz,因而其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难以有效覆盖UHF传感器的工作频带。Konigstein等提出的吉赫兹横电磁波GTEM(Gigahertz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小室将TEM小室改造成矩形锥同轴线结构,将工作频率提高到2 GHz甚至更高,从而克服了传统的TEM小室可用频率上限低的缺点[14]。Judd等在总结之前经验的基础上,将传统的TEM小室改造成了GTEM小室,并实现了基于时域脉冲参考法的UHF传感器有效高度标定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5-16]。国内的华北电力大学、广东电科院[17-19]等基于Judd提出的方法,对国内外多个厂家的UHF传感器的有效高度进行了测量。可以看出,目前对于UHF传感器有效高度的标定主要是基于时域脉冲参考法。而在计量领域,对电场传感器的标定通常采用传统的扫频方法。从原理上,频域有效高度是UHF传感器固有的频响特性,与检测方法无关。然而,在实际的GTEM小室中测试时,由于GTEM小室自身的驻波特性及电磁波信号的反射等原因,时域脉冲参考法与传统的扫频参考法对GIS局部放电UHF传感器有效高度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此外,GTEM小室尺寸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也缺乏有效的评估。综上所述,目前已有的UHF传感器有效高度测试方法和结果尚缺乏必要的横向和纵向比对。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GTEM750小室的UHF传感器有效高度标定平台,采用0.3~1.5 GHz之间的平均有效高度和该频段内有效高度大于等于2 mm的百分比表征UHF传感器的耦合性能;基于构建的GTEM750小室,采用时域脉冲和扫频参考法对UHF传感器的有效高度进行了比对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某GTEM1500小室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对;基于GTEM750小室,利用时域脉冲参考法讨论了UHF传感器的类型、工装、安装角度对有效高度测试结果的影响。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对UHF传感器的耦合性能进行入网和定期校核,提升GIS局部放电UHF检测技术的现场应用水平。

1 测试原理和方法

1.1 UHF传感器有效高度的定义

采用频域有效高度来标定UHF传感器的耦合性能,其值为UHF传感器输出电压Uo(f)与入射电场 EI( f)的比值,即:

其中,输出电压 Uo(f)的单位为 V,入射电场 EI(f)的单位为V/m,故有效高度Hsens(f)的单位为m。由于Hsens(f)一般较小,通常其单位取为mm。

1.2 UHF传感器有效高度的参考标定法

本文基于GTEM小室同时实现了UHF传感器有效高度的时域脉冲和扫频参考法标定。由于有效高度是在频域内定义的,所以时域脉冲参考法需要对时域波形进行傅里叶变换。图1为有效高度参考标定法的实现原理图。

图1 参考法的实现原理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reference method

图1中,通过标定信号源注入电压UI至GTEM小室,在GTEM小室内部建立电场EI,参考UHF传感器和待测UHF传感器耦合输出的电压分别为Uor和Uos,经过测量系统后输出的电压分别为UMr和UMs。设GTEM小室的传递函数为Hcell,参考UHF传感器的传递函数(有效高度)为Href,待测UHF传感器的传递函数(有效高度)为Hsens,测量系统的传递特性为Hsys,则参考和待测UHF传感器的测量系统输出可分别表示为:

由式(2)可推导得到:

由式(3)可知,通过测量待测UHF传感器和参考UHF传感器在同一电压下的频率响应特性,根据参考UHF传感器的有效高度,即可计算得到待测UHF传感器的有效高度。

2 测试平台和步骤

2.1 平台接线图

图2所示为UHF传感器有效高度标定平台的接线图。基于时域脉冲(扫频)参考法的UHF传感器有效高度测试平台由脉冲(扫频)信号源、GTEM小室、参考UHF传感器、高速数字示波器、测控计算机和标定软件及各种线缆附件等构成。

2.2 平台设备和参数

GTEM小室根据隔板到地板的高度可分为不同的型号,其中高度通常取 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 mm。本文主要比对了GTEM750和GTEM1500这2种小室对UHF传感器有效高度测量结果的影响。待测UHF传感器共5个,分别编号为S1—S5。GTEM750、GTEM1500平台的设备名称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图2 测试平台接线图Fig.2 Wiring diagram of test platform

(1)GTEM750平台的设备主要有GTEM750小室和力科示波器,其中,GTEM750小室的尺寸为4.2 m×2.2 m×1.4 m,电压驻波比不超过1.5;力科示波器的带宽为 4 GHz,采样率为 40 GS/s。

(2)GTEM1500平台的设备主要有GTEM1500小室和安捷伦示波器,其中,GTEM1500小室的尺寸为6.95m×3.58m×2.55m,电压驻波比不超过1.5;安捷伦示波器的带宽为4GHz,采样率为20GS/s。

(3)两平台共用设备有脉冲信号源、艾法斯扫频信号源、参考传感器、同轴电缆线及附件、测控计算机和标定软件。

a.脉冲信号源的电压输出范围为0.5~200V,重复频率为 200Hz,20%~80%Um(Um为脉冲幅值)的脉冲上升沿时间不过350 ps。

b.艾法斯扫频信号源的频率范围为9kHz~2.01 GHz,最大输出功率为13dBm。

c.参考UHF传感器采用半径为0.65mm、长度为25mm的单极标准探针。

d.长同轴电缆线为10m,短同轴电缆线为3m,采用N-BNC、N-SMA转接头。

e.测控计算机的内存为4GB,主频为1.7GHz。

f.标定软件采用Labview开发,可以自动计算、保存、打印结果。

2.3 平台性能

采用网络分析仪测试GTEM750小室馈电端口的电压驻波比及时域反射(TDR)阻抗,结果分别如图3和4所示。图4中,l为测试点距馈电端口的距离。

由图3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GTEM750小室在0.3~1.5 MHz频段内的电压驻波比均可满足小于1.5的要求(依据IEC61000-4-20标准),驻波比出现振荡是由GTEM小室端口的感容特性引起的,微小的变化不会影响实际测试。

由图4可知,GTEM750小室在后2/3区域内的TDR阻抗均可以满足(50±5)Ω的要求(依据IEC 61000-4-20标准)。

图3 GTEM750小室电压驻波比测试结果Fig.3 Measured VSWR of GTEM750 cell

图4 GTEM750小室TDR阻抗测试结果Fig.4 Measured TDR impedance of GTEM750 cell

3 测试结果及分析

3.1 方法验证

针对高度为50mm的单极标准探针天线,分别采用基于GTEM750小室的时域脉冲和扫频参考法测试其频域有效高度曲线,结果如图5所示,为方便比对,图5中还给出了其理论计算曲线。

图5 50 mm单极探针天线的有效高度曲线Fig.5 Effective height curve of 50 mm monopole probe antenna

通过图5所示的频域有效高度曲线可以得到该单极标准探针天线在0.3~1.5 GHz之间的平均有效高度及在该频段上有效高度大于等于2 mm的百分比p≥2、有效高度最大值及标准差,如表1所示。

表1 50 mm单极探针天线的有效高度参数Table 1 Effective height parameters of 50 mm monopole probe antenna

由图5及表1可以看出,基于时域脉冲参考法和扫频参考法的50 mm高单极标准探针天线的频域有效高度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合,2种方法求得的平均有效高度与理论值的偏差均小于0.7 mm;2种方法求得的0.3~1.5 GHz之间有效高度的最大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均小于1.5 mm;试验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的标准差非常接近,说明3组数据的一致性较好,从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3.2 不同平台和方法的结果比对

图6为时域脉冲参考法和扫频参考法得到的待测UHF传感器典型时域电压波形和幅频特性曲线。据此可由前述方法计算得到待测UHF传感器的有效高度。

图6 不同方法得到的传感器时域和频域输出结果Fig.6 Time-domain sensor output and frequencydomain sensor output by different methods

图7为分别基于GTEM750和GTEM1500小室的测试平台,采用时域脉冲参考法和扫频参考法获得的UHF传感器S2的频域有效高度曲线。由此可以得到该UHF传感器在0.3~1.5GHz之间的平均有效高度及在该频段上有效高度大于等于2mm的百分比,如表2所示。

图7 不同平台和方法的有效高度曲线比对Fig.7 Comparison of effective height curve among different methods and platforms

表2 不同平台和方法的有效高度参数比对Table 2 Comparison of effective height parameters among different methods and platforms

由图7可以看出,基于不同平台和方法测试得到的UHF传感器S2频域有效高度曲线趋势基本一致。由表2可知,基于不同平台和方法测试得到的UHF传感器S2在0.3~1.5 GHz之间的平均有效高度偏差不超过±0.5 mm,该频段内有效高度大于等于2 mm的百分比偏差不超过±2%。同理,可对剩余的待测UHF传感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不同平台和方法测试得到的UHF传感器S1—S5在0.3~1.5 GHz之间的平均有效高度偏差均不超过±1 mm,该频段内有效高度大于等于2 mm的百分比偏差不超过±3%。

3.3 不同类型UHF传感器的结果比对

基于GTEM750小室的测试平台和时域脉冲参考法,对UHF传感器S1—S5在0.3~1.5 GHz之间的平均有效高度进行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有效高度参数比对Table 3 Comparison of effective height parameters among different sensor types

从表3可知,不同厂家和类型的UHF传感器有效高度测试结果差异很大,0.3~1.5 GHz之间的平均有效高度最大相差超过2倍。若按0.3~1.5 GHz之间的平均有效高度需大于等于8 mm的要求,UHF传感器S2、S3、S4均不合格。这也说明了开展UHF传感器耦合性能校核的必要性。

3.4 不同工装的结果比对

在进行UHF传感器有效高度的实验室测试时,通常将UHF传感器置于绝缘板上,即进行开域场测量。实际运行中的GIS局部放电UHF测量结构包含裸盆子和浇注孔2种工装[20]。对UHF传感器S1和S4在绝缘板、裸盆子和浇注孔(45 mm×20 mm)3种工装下的有效高度进行了测量比对,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工装传感器的有效高度参数比对Table 4 Comparison of effective height parameters among different installation modes

从表4可以看出,裸盆子式UHF传感器的平均有效高度约为绝缘板式UHF传感器的平均有效高度的1.5倍,浇注孔式UHF传感器的平均有效高度约为绝缘板式UHF传感器的平均有效高度的50%。这是因为裸盆子式工装更容易形成有效的电磁泄漏窗口,绝缘板式工装的电磁信号更发散;而对于带有浇注孔的屏蔽式工装,因电磁泄漏口很小,所以信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衰减,UHF传感器不能有效地接收到相应频段的信号,其有效高度相对裸盆子式UHF传感器的有效高度显著降低,降低幅度与浇注孔的尺寸有关。因此,当电磁泄漏窗口大小为合适的中间值时,有效高度测试值最高。

3.5 不同安装角度的结果比对

在实际测试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使得UHF传感器无法较理想地被安装于各种工装上。以UHF传感器S1、S3和S4为测试对象,采用裸盆子式工装,基于GTEM750小室的时域脉冲参考法,分别测试UHF传感器在 0°、90°、180°安装角度下的平均有效高度和有效高度大于2 mm的百分比,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不同安装角度下传感器的有效高度参数比对Table 5 Comparison of effective height parameters among different installation angles

由表5可知,不同的安装角度对UHF传感器的有效高度有显著的影响。0°和180°安装角度下UHF传感器的有效高度基本一致,而在90°安装角度下UHF传感器有效高度明显下降,相差1.5~6倍。这一结论证明了UHF传感器具有方向性。

4 结论

本文基于GTEM小室,建立了UHF传感器有效高度的时域脉冲和扫频参考测试平台,并验证了其有效性。通过大量的比对测量,得到了以下结论。

a.基于不同平台和方法测试得到的UHF传感器在0.3~1.5 GHz之间的平均有效高度偏差在±1 mm以内,该频段内有效高度大于等于2 mm的百分比偏差在±3%以内。

b.不同厂家和类型的UHF传感器的有效高度测试结果差异很大,0.3~1.5 GHz之间的平均有效高度最大相差超过2倍。

c.裸盆子式UHF传感器的平均有效高度约为绝缘板式UHF传感器的平均有效高度的1.5倍,浇注孔式UHF传感器的平均有效高度约为绝缘板式UHF传感器的平均有效高度的50%。因此,当电磁泄漏窗口大小为合适的中间值时,有效高度测试值最高。

d.不同的安装角度对UHF传感器有效高度有显著的影响,0°和180°安装角度下UHF传感器的有效高度基本一致,而在90°安装角度下UHF传感器的有效高度明显下降,相差1.5~6倍,证明了UHF传感器具有方向性。

参考文献:

[1]胡岳,司良奇,张卫东,等.自主脉冲标定式特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相位同步方法[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33(11):44-48.HU Yue,SI Liangqi,ZHANG Weidong,et al.Phase synchronization based on independentreference pulse foronline UHF PD detection[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13,33(11):44-48.

[2]刘卫东,刘尚合.基于小波分解与滑动峰态的微弱放电信号联合检测方法[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36(11):152-156,164.LIU Weidong,LIU Shanghe.Weak partial discharge signal detection based on wavelet decomposition and sliding kurtosis[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16,36(11):152-156,164.

[3]彭超,雷清泉.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时频特性与传播距离的关系[J]. 高电压技术,2014,39(2):348-353.PENG Chao,LEI Qingquan.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istic in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of partial discharge ultra-high frequency signals and the radiation distance[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14,39(2):348-353.

[4]廖瑞金,段炼,汪可,等.基于时频分析和2DNMF的局部放电模式识别[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33(3):20-25.LIAO Ruijin,DUAN Lian,WANG Ke,et al.Partial discharge pattern recognition based on time-frequency anslysis and 2DNMF[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13,33(3):20-25.

[5]HIKITA M,OHTSUKA S,WADA J,et al.Study of partial discharge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wav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an actual 154kV model GIS[J].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2012,19(1):8-17.

[6]HIKITA M,OHTSUKA S,WADA J,et al.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D-induced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66 kV GIS model tank with L branch structure[J].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2011,18(5):1678-1685.

[7]胡岳,司良奇,张卫东,等.局部放电超高频脉冲分段采集及相角计算方法[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33(6):70-74,93.HU Yue,SI Liangqi,ZHANG Weidong,et al.Segmental acquisition of partial discharge UHF pulses and its phase angle calculation[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13,33(6):70-74,93.

[8]GAO Wensheng,DING Dengwei,LIU Weidong,et al.Investigation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PD severity and verification of the sensitivity of partial-discharge detection using the UHF method in GI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14,29(1):38-47.

[9]HOSHINO T,MARUYAMA S,NOJIMA K,et al.A unique sensitivity verification combined with real-time partial-discharge identification method[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2005,20(3):1890-1896.

[10]ITO T,KAMEI M,UETA G,et al.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verification method of the UHF PD detection technique for GIS[J].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2011,18(6):1847-1853.

[11]CIGRE TF 15/33.03.05.Partial discharge detection system for GIS:sensitivity verification for the UHF method and the acoustic method[J].Electra,1999(183):74-87.

[12]JUDD M D,FARISH O,PEARSON J S.UHF couplers for gasinsulated substations:a calibration technique[J].IEE Proceedings-Science,Measurement and Technology,1997,144(3):117-122.

[13]JUDD M D,FARISH O,HAMPTON B F.Broadband couplers for UHF detection of partial discharge in gas-insulated substation[J].IEE Proceedings-Science,Measurement and Technology,1995,142(3):237-243.

[14]KOENIGSTEIN D,HANSEN D.A new family of TEM-cells with enlarged bandwidth and optimized working volume[C]∥Proceedings of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MC.Zurich,Swiss:[s.n.],1987:127-132.

[15]JUDD M D,FARISH O.A pulsed GTEM system for UHF sensor calibr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1998,47(4):875-880.

[16]JUDD M D,YANG L,HUNTER I B,et al.Partial discharge monitoring for power transformers using UHF sensors part 1:sensors and signal interpretation[J].IEEE Electrical Insulation Magazine,2005,21(2):5-14.

[17]李兴旺,卢启付,唐志国,等.GIS局部放电特高频传感器接收特性表征研究[J]. 广东电力,2013,26(9):55-60.LI Xingwang,LU Qifu,TANG Zhiguo,et al.Study on recei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HF sensor for GIS partial discharge[J].Guangdong Electric Power,2013,26(9):55-60.

[18]李兴旺,卢启付,唐志国,等.GIS局部放电特高频传感器灵敏度研究[J]. 高电压技术,2012,38(增刊):1-4.LI Xingwang,LU Qifu,TANG Zhiguo,et al.Study on sensitivity of UHF sensors for GIS partial discharge detection[J].High Voltage Engineering,2012,38(Supplement):1-4.

[19]王增彬,吕鸿,李兴旺,等.基于网络分析仪的GIS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特高频传感器现场校核技术[J]. 广东电力,2014,27(11):90-96.WANG Zengbin,LÜ Hong,LIXingwang,etal.Spotcheck technology for GIS partial discharge on-line monitoring ultrahigh frequency sensor based on network analyzer[J].Guangdong Electric Power,2014,27(11):90-96.

[20]王亮,郑书生,李成榕,等.GIS浇注孔传播内部局部放电UHF电磁波的特性[J]. 电网技术,2014,38(1):241-247.WANG Liang,ZHENG Shusheng,LI Chengrong,et al.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UHF signal of partial discharge inside GIS at resin sprue of metal ring[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4,38(1):241-247.

猜你喜欢
扫频小室时域
正弦扫频速率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分析
日媒劝“灰小子”早日放开公主
基于时域信号的三电平逆变器复合故障诊断
日本公主的准婆家靠谱吗?
宽带高速扫频信号源的高精度功率控制设计
带电等效阻抗扫频测试的互感器绕组及外绝缘隐患快速识别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一种线性扫频干扰信号的参数估计方法
新型宽带横电磁波小室的设计
基于极大似然准则与滚动时域估计的自适应UKF算法
基于时域逆滤波的宽带脉冲声生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