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海模运动员训练量化考核探讨

2017-05-22 22:27赵波马勇
航空模型 2017年2期
关键词:马子世锦赛决赛

赵波+马勇

航海模型运动在我国仅仅开展了几十年,就造就了一批优秀运动员。2013年,梁勇在《对航海模型运动进校园的认识与思考》一文中提出,航海模型项目具有明显的科技教育价值,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要求;应该充分挖掘、利用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资源,并积极将其引入学校。

要让航海模型等科技体育运动走进校园,就要在青少年当中积极推广,并通过学校教育不断创新发展其中的优秀项目。目前,航海模型运动进校园活动虽然得到了各级学校的大力支持,但基层辅导员在青少年航海模型运动员的训练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优秀航海模型运动员

的特点

若想在航海模型项目上取得佳绩,运动员必须做到稳、准、快。

在耐久项目比赛中,选手的稳定发挥,即操控动作的稳定性,决定了其能否取得好成绩。职业航海模型运动员和教练员,都经历过多年的训练和比赛,深深懂得操控稳定性对比赛成绩的重要性。

而青少年运动员由于缺乏大赛经验,不能准确判断比赛场上局势并做出有效应对,因此很容易出现熄火、撞船等不应有的失误。与业余爱好者相比,优秀航海模型运动员利用比赛画面预测赛事进程的能力则很强。

通过多次观察比赛,笔者发现优秀航海模型运动员对比赛情形的判断和预测速度远优于一般选手。究其原因,一是优秀运动员拥有更高的感知能力,能注意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关键线索;二是优秀运动员拥有更好的视觉搜索能力,能看到关键线索,业内也称特征值。

航海模型与

青少年运动员

学生的积极参与为科技体育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曾有人提出,在学校中开展科技体育活动,要注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这里的“自上而下”,指的是有利于项目发展的政策;“自下而上”,指的则是青少年航海模型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

在学生看来,航海模型项目很新鲜、很好玩,但绝大多数人只是把海模当成自己的高级玩具。在参加训练的学生中,只有少数人能在之后进入优秀运动员的行列。

前文提到,优秀航海模型运动员往往能注意到常人无法察觉的赛事变化。长期以来,以精英运动员为对象的研究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进行研究,可帮助科研人员较为清晰地认识高水平训练的规律。由此得出的经验结论,对训练航海模型运动员具有积极意义。

为此,笔者选取云南省航海模型耐久项目青少年运动员马子涵为研究对象,对其在2013-2015年两次备战世锦赛的训练安排进行了量化研究,力图探索出青少年海模运动员训练的一般规律,以促进航海模型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从而推动我国航海模型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马子涵历年竞赛成绩变化

马子涵是一名16岁的男孩,2009年开始航海模型训练和比赛。2010年他选定FSR项目开展专项训练,2015年8月在德国格尔利茨举行的第19届NAVIGA航海模型世锦赛中获得FSR-V项目季军。

小小年纪就站上了世锦赛的领奖台,马子涵无疑是優秀青少年海模运动员的代表。然而很多人可能无法相信,刚开始训练时,他还只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小男生。表1为马子涵历年参加重要比赛的成绩统计。

表中的数据显示,马子涵初次参加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就崭露头角,获得了FSR-V项目个人第四名。当时他刚开始航海模型项目训练只有一年多,开展耐久项目专项训练仅有几个月。从这点来看,马子涵具有优异的资质,适合耐久航海模型项目。

2010-2013年,马子涵频繁参加全国航海模型大赛,在国家级比赛中成绩基本稳定在个人第四,在全国分站赛中成绩稳步提高。2014年,其比赛成绩出现了小幅波动,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的成绩滑至个人第五,全国海模型锦标赛的成绩滑至个人第七。考虑到当年参赛运动员的实力普遍强劲,这个成绩尚在可接受范围内。果然,2014年11月,他在全国航海模型爱好者系列赛(玉溪站)中获得了FSR-V项目冠军。总的来说,马子涵的成绩一直较为稳定。

用统计方法量化稳定性

在航海模型耐久项目的训练中,通常采用增加运动员操控稳定性的方法来提高其比赛成绩。因为航海模型运动对选手操控技术的要求非常精细,运动员手指间的细微差别,都会影响模型的航行姿态。

为了探究优秀航海模型运动员操控稳定性的决定因素,笔者选取了马子涵在各个重要赛事中的决赛成绩作为样本。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主要用到了两个方法。

1.资料分析法

这里用到的主要资料是比赛视频。通过视频解析,得到马子涵单圈成绩及其最佳单圈出现圈次,并计算得出一轮比赛中各圈成绩的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在本文中,标准差选取的是各圈用时与平均用时之间的差异。当需要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如果两组数据的测量尺度相差过大,或者数据量纲不同,无法直接使用标准差做比较,那么可用除以平均值的方法消除测量尺度和量纲的影响。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即变异系数。利用这些数据,对运动员操控动作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作为今后科学有效训练的理论指导。

2.现场观察和赛后分析

观察马子涵在2013年第18届NAVIGA航海模型世锦赛和2015年第19届NAVIGA航海模型世锦赛的决赛表现,分析赛前针对性训练是否有助于其比赛成绩的稳定。

在分析资料中的数据时,往往是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分析运动员在经过针对性训练后,操控技术动作是否存在差异性。根据分析结果,可在原有针对性训练的基础上,为青少年运动员精简计划,将重点放在纠正其错误的技术动作上。

本文以马子涵在两届世锦赛决赛中取得的成绩为样本,首先整理出了其决赛最佳单圈出现圈次。从表2可以看到,马子涵在2015年世锦赛决赛中最佳单圈为第5圈,明显早于2013年的第45圈;且2015年最佳单圈的时间为19.66秒,明显优于2013年的22.34秒。

评价运动员整体发挥水平趋势时,需要用到单圈成绩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100%

表3是两次世锦赛决赛阶段马子涵各圈成绩计算得出的变异系数比较。无论是平均单圈成绩,还是标准差、差异系数,2015年的数值均小于2013年,表明他在2015年世锦赛决赛中的操控稳定性优于2013年。

表4是马子涵在两届世锦赛决赛中的单圈成绩统计。由于他在2013年决赛中未完赛,因此表4中只对前66圈的单圈成绩做了比较。可以看到,表中两届成绩标准差的差距更明显。再看两届世锦赛决赛整体发挥趋势比较图,运动员的水平发挥一目了然。

在2013年世锦赛决赛环节,马子涵并未完赛,但他最终在2015年获得了FSR-V项目的世锦赛季军。由此可见,量化的最佳单圈成绩、最佳单圈出现圈次、平均单圈成绩、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数据,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操控技术水平的稳定性以及竞赛水平。

影响比赛成绩的因素

影响航海模型耐久项目比赛成绩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1.主观因素

决定操控技术稳定性的关键是主观因素,包括运动员自身的专项能力、动作技术要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

指导运动员时,应从小就训练他们使这些因素往好的方向发展,并在比赛中不断锻炼提高。其中专项能力、动作技术要领和身体素质主要通过日常训练强化,心理素质以及其他综合能力(如应变能力、比赛经验)则要通过参加更多频次的比赛提高。此外,教练员也要合理安排青少年运动员的系统训练内容。

如在2013年航海模型世锦赛决赛中,马子涵的操控稳定性较差,未能完成30分钟的比赛。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因为当时他使用的模型无论速度还是稳定性,都没有绝对优势,加之在启航下水时又落后于对手,所以马子涵的比赛心态发生了变化,一味想办法赶圈。失衡的心态导致他出现一系列失误,最终未能完赛。反观2015年,由于模型船体优势明显,且最快单圈成绩出现在比赛前期,因此马子涵的心态稳定,更利于发挥出他应有的水平。

2.客观因素

在航海模型耐久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中,经常出现许多无法预知的客观因素,影响运动员应有水平的发挥。如在模型竞速艇比赛中,发动机曲柄断裂等事故屡见不鲜。

事实上,工厂生产的模型发动机都只做了一些基本设定,运动员必须针对模型性能和比賽条件对发动机做出修改。改变发动机的进气角度、调整压缩比、抛光进气道等措施,都有利于模型速度的提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激烈的比拼中获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就是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动作稳定性。对于初级和中级模型爱好者来说,解决操控稳定性应该注意的有正确闪油、打舵、择线、超越等。在基本动作没问题的情况下,尝试在操控过程中做到一气呵成,并注意保持动作的连贯性、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除了加强巩固基本动作外,还要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自身在各种比赛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如进行模拟实战的淘汰赛训练。青少年运动员可以通过参加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公开赛不断吸取经验,提高自身水平。

我国航海模型耐久项目已有一定的基础,但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体系还不够完善。虽然经过大家的努力,目前青少年在世界级比赛上屡屡获奖,但是要做到在后续赛事中保持优势,确立我国在这些项目上的领先优势并非易事。笔者认为,必须要抓住良好的发展契机,科学分析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合理安排好训练,为我国航海模型耐久项目培养雄厚的后备力量,力争在竞赛中创造更多佳绩。

猜你喜欢
马子世锦赛决赛
爬起来就赢了
爬起来就赢了
星问答
爸爸大战蚊子
林丹世锦赛止步次轮
最多观众的世锦赛伦敦田径世锦赛10天卖票70.5万张
老年人旅游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