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技术转移机构在京津冀地区服务模式的探索

2017-05-22 22:02李红孙红军张旭
绿色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技术转移

李红+孙红军+张旭

摘要:通过对京津冀100家重点企业的调研分析,总结了京津冀企业的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北京技术转移机构在京津冀地区的服务的新模式,该模式强调了北京机构如何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充分发挥北京技术创新中心优势作用,最终形成“一站式平台为主,加强传统服务”的服务新方式。

关键词: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模式;京津冀协同创新;技术转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25605

1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重大战略,通过分散北京部分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和经济结构,实现内涵集约发展[1]。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在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三地技术市场的协同发展势在必行,因此,为京津冀市场协同发展创造有利环境与保障,推动技术转移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构建市场导向的技术转移机制,探索高效便捷的技术转移机构的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转移服务模式是指对技术转移的基本主体之间,以及基本主体与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组织之间的不同合作方式,它是由若干要素和系统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和功能的复杂系统[2]。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针对各主体对技术转移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据2016年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统计,企业法人技术交易双向主体地位稳固。企业既是最大的技术输出方和技术吸纳方,全年输出技术196517项,成交额8476.92亿元,占全国86.18%;吸纳技术209342项,成交额7463.91亿元,占全国75.89%。在企业主导模式中,中介机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针对中介机构服务模式的研究较少,加之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协同创新,因此,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为例,探讨作为技术创新中心的北京,其技术转移机构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及创新服务模式。

2京津冀技术转移现状分析

2.1京津冀技术市场现状

我国技术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技术市场经营体系、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近年来,据《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报》显示,我国技术交易活力持续释放。2015年,全国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9835.79亿元,较2014年增长14.67%。技术合同交易额占全国GDP的比重从2014年的1.35%增加到1.45%。北京拥有强大的科技研发实力与丰厚的科技资源,连续多年技术合同成交额排在全国首位,如表1所示,2015年,北京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数达到7227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452.57亿元,比2014年增加10.09%。天津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数为1259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39.18亿元,比2014年增加28.96%,位居全国第7位。河北省技术认定登记数为329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39.95亿元,比2014年增加33.74%,位居全国第24位。由此看出,国家支持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以来,京津冀技术市场活力随科技资源统筹和区域创新政策快速增加,京津冀三地技术要素流动加强,技术交易快速增加。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进一步加强。据《北京技术市场年度报告》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2015年北京技术转移流向天津的技术交易合同数为1407项,合同成交额为57.6亿元;流向河北的技术交易合同数为2291项,合同成交额为53.9亿元。北京技术转移流向津冀地区的合同成交额占北京总成交额的5.9%。天津向北京输出技术合同数为2043项,合同成交额达97.4亿元,在北京技术吸纳合同成交额中位居首位。河北向北京输出技术合同数为384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为2.1亿元。

北京向河北输出技术合同数较多,但单笔合同成交额较低,而北京向天津输出技术成交额较高。这种现象与京津冀三省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工密不可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京津冀三省市定位分别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3]。在京津冀三省市中,北京研发实力雄厚、院校院所等科技资源丰厚、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较强,因此北京对津冀的技术输出多;天津电子信息与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从北京吸纳的技术较高端,表现为单笔成交额大,其创新能力较强,表现为向北京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額在北京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中位居首位;河北省在科技资源、经济发展与企业创新能力上与京津有一定差距,这种梯度使河北省成为京津冀三省市中技术吸纳方。同时,由于河北省受创新能力和科技资源的限制,因此与天津相比其从北京吸纳的技术合同单笔成交额较低。

京津冀技术市场协同合作也在逐步加强。2015年京津冀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2016年京津冀技术转移协同创新联盟在石家庄召开工作座谈会,会上达成4项共识:一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构建信息化、标准化的技术交易、技术转移与协同创新平台;二是要为三地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三是要构建三省市标准化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四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京津冀三地技术转移转化提供落地服务,促进三地产业提质增效。三省市技术市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紧密合作不断带动三地技术交易活跃度,从而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协同发展做出贡献。

2.2京津冀技术市场特点

(1)以北京为龙头,以区域协同发展政策为推动力,京津冀技术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北京市是全国科技资源最丰富,科研实力最强大的科研教育基地,是全国创业创新中心,输出技术合同数与成交金额连续多年全国第一。北京市科委的统计显示,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共3698项,比上年增长6.4%;成交额111.5亿元,增长34.01%。同时北京的技术通过技术转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北京博奇的烟气脱硝技术输出到河北省衡水和西柏坡,共计1.3亿元,为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4]。

(2)企业技术转移核心地位稳固。以北京技术市场为例,根据北京市科委《北京技术市场年报》统计,2015年企业输出技术57727项,成交额30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占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的89.0%。北京企业吸纳技术29535项,成交额795.1亿元,占北京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的69.3%。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2010~2015年,小微企业数量和成交额都实现了翻番,2015年小微企业3589家,是2010年(1330家)的2.7倍,远高于北京技术卖方的增速。企業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市场模式逐步形成。

(3)技术转移机构仍依赖传统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技术市场服务模式成为发展方向。技术转移机构传统服务模式包括技术成果推介会,走访企业调研需求,建立技术孵化项目等。以北京交易促进中心为例,2015年该中心促成技术交易成交合同项目51项,成交金额32800万元,开展技术推广和交易活动25次,组织培训1000人次。现阶段京津冀三省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利用大数据时代特点,基于“互联网+”技术搭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以利用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实现高效的资源整合和实际应用价值为核心,创造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形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市场机制是京津冀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3京津冀地区企业对技术转移服务需求的分析

为了更好的建设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模式,本课题从企业需求出发,实地调研京津冀地区100家重点企业,将重点企业的需求归类并加以分析,为探索京津冀技术转移机构服务模式奠定基础。本课题共调研100家重点企业,其中石家庄重点企业44家,河北省其他地区重点企业56家。

3.1重点企业技术需求领域

本次调研结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河北省的定位相吻合,即“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体现了区域产业结构专业化的特点。本次调研的100家重点中有科技需求的企业占61.90%,其所属领域如表3所示。其中,装备制造领域有科技需求的企业最多,达到总量的21.43%,其次为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占17%,接下来依次是电子信息领域、环境保护领域、化工领域、新材料领域等。调查结果表明,被调研企业对环境保护技术需求的比例达到26.19%,在100家企业所有需求中占比17.46,需求程度位居第一。随着2015年京津冀三地环保部门签署《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协议》,联防联控的力度加大,各企业的环保问题凸显,对环保技术的需求加大。此外,被调研企业对新材料及电子信息领域技术需求较大,而航天航空与轻工领域企业由于企业性质、生产水平等问题,对本领域技术需求小,主要需求集中在环保领域与电子信息领域。

3.2企业引进技术(项目)要达到的目的及效果

本次调研对重点企业引进技术(项目)的目的以及期望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及分析,如表4所示。本次调研的重点企业引进技术(项目)的目的主要有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管理技术水平等9项。其中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的企业达到23.38%,在需求企业占比中最高。其次为扩大企业规模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占比分别为19.35%和16.94%。

技术交易在促进技术要素流动的同时,对提高企业活力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京津冀三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通过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达到质变实现的,通过技术交易,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技术转移服务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转移”模式。

3.3企业引进技术(项目)存在的障碍

本次调研的重点企业认为需求技术(项目)转移存在的障碍如表5所示。被调研的企业在技术转移转化的过程中,主要在转移项目的技术成熟度、技术水平、相应的法规政策等14方面存在障碍。其中,政策法规的扶持,及信息来源不畅分别占12.15%和5.61%,除这两点外,其余12方面的障碍均为技术转移转化过程中各环节的风险,包括①对技术的评估,即技术本身的价值以及是否符合企业的需要;②技术转移转化实施中的风险,即对企业来说转移转化的可操作性;③技术(项目)引进后的风险,即引进的技术(项目)是否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这些障碍是由技术交易的不确定性决定的,信息不对称、成效不确定以及过程周期长不仅是京津冀三省市企业的困扰,也是所有企业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5]。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京津冀三省市中,北京作为全国创新创业中心、科技教育基地,在建立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保障技术转移转化上应起到带动作用。利用丰富的科研资源与服务资源,理论结合实际发展符合企业需要的技术转移模式。

3.4企业对创新服务平台需求

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新带动经济,建设“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学科研院所为源头,技术转移服务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转移体系,是京津冀技术市场发展的最终目标。在大数据时代的环境下,应用“互联网+”技术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可以整合科技资源,使科技信息交易流程透明化。创新服务平台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带动技术交易向企业主导模式转变。

为此,本次调研对京津冀100家重点企业对创新服务平台的需求进行分析整理,如表6所示。重点企业主要在成果转化平台(含科技中介服务)、共建研发中心(含分析测试中心)、人才聚集与流动平台、科技投融资服务以及企业孵化器服务等五方面有需求。其中对成果转化平台(含科技中介服务)、共建研发中心(含分析测试中心)需求程度最大,分别占比27.69%和26.15%。因此,北京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服务模式上,应充分发挥北京创新中心、科研基地的特色,搭建科技研发端与生产落地端的桥梁,使双方能够精准配套,形成创新-落地-在创新的良性循环。

3.5企业对北京技术市场建议

本次调研的100家重点企业给北京技术市场提出了建议。建议主要集中北京技术转移机构应发挥北京政治中心、科技中心的优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平台,加强各有关部门沟通和精简流程,提供专业化服务,并从立法、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同时,重点企业建议北京技术转移机构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如:培育第三方研发机构,提供专业化服务,形成研发服务集群;引导建立各类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发挥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的骨干作用及帶动作用。

重点企业还建议了北京技术转移机构加强传统服务,如举办科技联谊会,邀请专家到企业等。

重点企业的建议从企业需求出发,反应北京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京津冀技术市场协同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北京技术转移机构应充分发挥北京政治中心、创新中心、教育中心以及科研中心的优势,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形成研发服务集群,从而促进京津冀三省市技术要素的流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4北京技术转移机构在京津冀地区服务模式的探索

4.1发挥北京作为技术输出重心的优势,加强技术转移机构传统服务模式

北京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据《2016年全国技术市场年报》统计,2015年技术卖方机构5153家,其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技术卖方机构占五成。企业输出技术合同57727项,成交额30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高等院校输出技术合同4514项,成交额21.8亿元,比上年增长4.4%;科研机构输出技术合同9257项,成交额125.7亿元,增长47.4%。在国际合作方面,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建成370家,其国际科技合作联合研究机构及项目示范类基地327家,国际技术转移第三方机构类28家,中国际科技创新与产业园区类基地15家。

北京技术转移机构服务多年来利用传统技术转移服务模式服务于技术市场,2015年,仅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和北京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三家机构,就举办了150次技术推广和交易活动,组织培训超过9500人次。北京技术转移机构应继续保持并加强传统服务模式,总结开展传统技术转移服务模式的经验,充分发挥高效利用北京科技创新中心优势,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4.2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建设服务平台,形成一站式服务模式,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网上技术市场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技术市场发展的必然方向。网上技术市场可以实现技术供需信息共享,创新要素整合,技术成果加快传播、转化及产业化。网络技术市场的覆盖面广、还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性、提升交易概率和信息搜索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因此,北京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在加强传统服务模式的前提下,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环境下“互联网+”技术,参考国外网上技术市场经验建设“全方位、全流程、全领域、全产业”的一站式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在信息发布、技术信息配对、技术供需双方交流、协商谈判分析以及交易及技术成果实施这五个技术转移环节上实现技术转移数据化、网络化[6]。

目前,“一站一台”模式已初步建立,2016年,“电网装备产业检测认证服务平台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项目启动会在河北省保定市举行,该项目将建设面向京津冀区域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产业服务的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北京技术转移机构应结合企业需求与国外网上市场主动服务模式,使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可以在技术转移各阶段中,提供全面的信息和专业的服务,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科技创新活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5结语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京津冀技术市场活力随科技资源统筹和区域创新政策快速增加,京津冀三地技术要素流动加强,技术交易快速增加。京津冀技术市场表现出以北京为龙头,以企业为核心,技术转移机构从传统服务模式向网上服务模式转变的特点。

在对京津冀100家重点企业的调研中,重点企业的需求表现为对环保技术的需求加大;对创新服务平台的需求集中在成果转化平台(含科技中介服务)、共建研发中心(含分析测试中心);重点企业技术转移的目的主要为提高生产效率;重点企业技术转移的障碍主要由于技术转移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各环节风险。重点企业对北京技术市场的建议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①增加北京技术转移机构服务,②加强北京技术转移机构的带动作用,③深化北京技术转移机构传统服务模式。

通过对100家京津冀重点企业的调研,集中分析企业的需求,结合京津冀技术市场现状,探讨北京技术转移机构在京津冀地区应充分发挥北京技术创新中心的优势,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形成“一站式平台为主,加强传统服务”的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路光,杨柳,宋玉,等.京津冀一体化下的环境科技协同创新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5(6):3~6.

[2]叶宝忠,叶子荣.我国技术转移服务模式的比较及选择标准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0,242(2):99~103.

[3]陈永国.技术转移与京津冀产业分工协作[J].经济与管理,2007,21(10):26~29.

[4]刘晓军,韩义雷.技术市场为“京津冀”协同做了些什么[J].科技导报,2015(4).

[5]刘锐.浅谈大数据环境下利用技术转移平台服务中小企业[J].技术与市场,2015,22(12):315~317,319.

[6]赵志娟.国内外网上技术市场主动服务模式的研究[J].今日科技,2014(12):47~49.

猜你喜欢
技术转移
试论技术转移平台建设中的市场驱动
天津市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技术转移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探讨
合资汽车企业中外双方技术转移与创新博弈分析
技术转移对于促进中部创新发展的意义
基于科技孵化网络的综合服务平台构建
对营口市技术转移工作的探讨和建议
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的使命与专业化管理
科技交易会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
发达国家的技术转移机制及对我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