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管理团队对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5-22 09:26李红美李雪兵
护理研究 2017年15期
关键词:哮喘病哮喘病人

李红美,李雪兵



呼吸管理团队对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红美,李雪兵

[目的]探讨呼吸管理团队对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哮喘病人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呼吸内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呼吸管理团队实施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BODE指数及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评分变化,BODE指数包括体重指数(BMI)、气流阻塞程度[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比例(FEV1%)]、呼吸困难量表(MMRC)、运动能力[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6个月BODE指数、SGRQ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管理团队可以有效改善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缓解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病人运动耐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呼吸管理团队;老年人;哮喘;呼吸功能;生活质量;康复护理

哮喘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反复发作、病程长且不能完全逆转,严重威胁病人身心健康及影响病人生活质量[1]。哮喘病人病情稳定后需进行居家康复护理,然而病人出院后由于缺乏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极有可能导致病人病情复发,使得病人反复住院,影响病人肺功能,降低病人生活质量[2]。呼吸管理团队是以多专业小组为基础,通过多学科专业人员相互合作、提供支持,从而为病人提供规范化、系统化及全程的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病人病情,促进病人身心健康[3-4]。本研究将探讨呼吸管理团队对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老年哮喘病人出院后护理提供指导。

1 资料及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哮喘病人12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学会制订的《哮喘临床诊治指南》(第3版)[5];③经肺功能、支气管纤维镜、X线等检查手段确诊;④确诊为哮喘1年以上;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①哮喘急性加重期不耐受者;②合并肺部恶性肿瘤、气胸、肺大泡及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③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者;④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61岁~78岁(65.8岁±2.8岁);病程1年~10年(3.5年±0.8年);吸烟者25例;合并高血压12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10例;小学15例,初中25例,高中14例,专科或以上10例。对照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61岁~80岁(65.2岁±2.9岁);病程1年~12年(4.2年±1.8年);吸烟者22例;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9例;小学18例,初中22例,高中15例,专科或以上9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应用常规性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肺功能康复指导及情绪管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呼吸管理团队实施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成立呼吸管理团队 由呼吸内科医生1名、呼吸内科护士3名、营养师1名、康复治疗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及团队协调人员1名组成。对团队成员进行集体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团队管理制度、培训目的、培训意义、各成员具体分工,向团队成员发放工作手册,并针对各成员专科知识对病人进行康复培训。

1.2.2 团队工作内容

1.2.2.1 入院康复评估 病人入院48 h内,由主治医师、呼吸科护士、康复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共同完成对病人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基本资料、疾病情况、生活质量、心理状态、营养状况,并根据评估结果为病人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

1.2.2.2 呼吸功能锻炼 ①腹式呼吸:病人取平卧位、站位、坐位,将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进行缓慢呼吸,吸气频率为2 s,呼吸频率为4 s~6 s,用鼻呼吸,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7次~8次。②缩唇呼吸:用鼻呼吸,通过半闭口唇缓慢呼吸,吸呼时间比为1∶2,尽量将气体呼出,以改善通气,每天3次,每次30 min。

③吹蜡烛呼吸:病人坐在椅上,嘴与方桌上烛火高度一致,相距20 cm,缩唇缓慢呼气,使火苗向对侧摆动,每次练习时增加10 cm距离,直至90 cm为止。

1.2.2.3 运动疗法 以适合病人自身条件的运动及速度为宜,遵循量力而行,从少量开始进行锻炼。①呼吸体操:在病人掌握腹式呼吸法基础上,指导进行扩胸、下蹲、弯腰、伸展四肢等运动。②耐力训练:包括上肢肌力锻炼运动(胸部扩张运动、肱二头肌屈曲运动、手臂上举运动、短棒提举运动)、下肢肌力锻炼运动(如靠墙半蹲运动、踏台阶运动、坐站交替运动、自行车训练)、全身运动(上下肢运动、步行、跑步运动)。

1.2.2.4 排痰训练 护理人员操作时可让病人家属在旁观察学习,操作者五指并排呈弧形,利用手腕力量快速拍打病人背部、腋下,从下至上、从外向内,边拍边鼓励病人咳痰,在呼气时注意叩击,让松动的分泌物随呼吸气流冲击排出,每次呼吸时叩击3次~5次,持续5 min~15 min,每天3次~4次。

1.2.2.5 营养指导 由营养师根据病人饮食习惯、经济能力、家庭成员指出力度制订符合病人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指导病人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蔬果,少进食零食及含脂肪较多的食物。

1.2.2.6 心理指导 康复治疗期间由专业心理咨询师采用鼓励、疏导、支持、安慰等自我认知干预法指导病人正确面对疾病,提高病人治疗信心。

1.2.2.7 健康教育 每周组织病人进行呼吸内科集体健康教育,采用视频及现场指导的方式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培训指导,并发放《哮喘健康宣传手册》,手册以漫画的方式制作,图文并茂,提高病人阅读兴趣,使健康教育简单化及趣味化。

1.2.2.8 出院指导 出院时针对病人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一对一”个体化健康指导,再次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预防保健知识讲解,并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社区康复训练及预防保健知识。

1.3 观察指标

1.3.1 BODE指数测定 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通过体重指数(BMI)、气流阻塞程度[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比例(FEV1%)]、呼吸困难量表(MMRC)、运动能力[6 min步行试验(6MWT)]计算BODE指数[6]。

1.3.2 生存质量评价 采用St George’s呼吸问卷(SGRQ)[7]对病人生存质量进行评价,问卷包括呼吸症状(气喘发作、咳痰、咳嗽)、活动受限(爬坡、家务、穿衣、游戏)、疾病影响(失望、不安全感、痛苦、焦虑),总分0分~100分,分值越低表示病人身体状况越理想,生存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BODE指数比较 两组病人入院时BOD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BODE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时间组别例数BODE指数BMIkg/m2FEV1%MMRC分6MWTm干预前观察组644.25±0.8521.02±2.1542.82±1.822.80±0.45252.36±39.36对照组644.30±0.9621.12±2.6943.26±2.222.85±0.46253.48±35.96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643.35±1.0222.36±0.8948.59±2.021.58±0.29285.25±28.96对照组643.98±1.3021.02±3.5945.92±2.362.02±0.59268.69±30.93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643.12±1.4823.63±1.2259.91±4.851.39±0.32295.33±30.25对照组643.75±1.5220.42±2.1249.24±5.231.98±0.62278.59±31.02F组间值14.2587.89616.22218.56923.227 P0.0000.0000.0000.0000.000F时间值18.2568.96320.45224.02525.696 P0.0000.0000.0000.0000.000F时间×组间值20.1227.00225.36329.36332.256 P0.0000.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GRQ评分比较 两组病人入院时SGRQ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6个月SGRQ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GRQ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呼吸管理团队是由不同学科的专业人员组成的护理康复团队,通过各学科专业人员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将有助于建立共同康复目标及计划,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康复效果及锻炼依从性,进而提高病人护理质量。目前相关试验研究显示,通过多学科、多专业合作共同制订肺部康复护理方案将有助于提高哮喘病人肺功能,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提高病人生活质量[8]。导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下降的原因与病人呼吸肌疲劳、气流受限、运动性低氧、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9]。本研究针对哮喘病人肺功能下降机制,应用呼吸管理团队对病人进行护理干预,采用上下肢运动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及营养指导等措施对病人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6个月BODE指数、6MWD、FEV1%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呼吸管理团队能有效提高病人呼吸功能。观察组病人由于长期接受管理团队呼吸功能训练指导,使病人能长期坚持进行有效的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提高了病人肺通气量,减少机体耗氧量,改善机体通气及血流比例失调,促进肺部残余气体排除,减少肺泡残气量,从而有助于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功能[10]。通过反复多次有效排痰指导使病人家属能熟练掌握排痰技巧,即使在家中也能有效排痰,有助于改善病人呼吸困难及改善病人缺氧状况,减少由于痰液滞留肺部而引起的感染,进一步改善肺功能[11]。哮喘病人生存质量受病人个人健康行为、社会因素、疾病严重程度及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相关研究指出,哮喘病人生存质量与肺功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病情越明显,临床症状越明显,生存质量越差[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出院后3个月、6个月SGRQ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时间效应,随着病人干预时间延长,病人生存质量提高。考虑原因在于哮喘病人由于受到呼吸团队成员长期、专业、反复的呼吸功能训练,能有效减轻病人症状,使病人能积极参与各种营养指导及提高病人自护能力。同时,通过团队成员营养指导改善了病人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病人营养状况,降低病人疾病本身发展对病人的影响,从而促进病人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呼吸管理团队能有效改善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缓解病人临床症状,提高病人运动耐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1] 周小丽.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30):6363.

[2] 王洪飞.老年哮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2):171-173.

[3] 张红英.循证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34):66-68.

[4] 嵇晓霞,陆敏.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及护理策略[J].安徽医药,2013,17(5):884-885.

[5]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基层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5):3030-3032.

[6] Dal Negro RW,Celli BR.The BODECOST Index(BCI):a composite index fo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COPD in real life[J].Multidiscip Respir Med,2016,5(2):89-92.

[7] 黄旭斌,谢灿茂.St.George’s呼吸疾病问卷评价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5):350-351.

[8] 隋玉娟.个体化护理宣教方案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40-41.

[9] 吴海霞.优质护理对哮喘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3(z1):213.

[10] 徐向英,鞠贞会,赵波,等.自我管理教育在门诊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病人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5):3207-3210.

[11] 王春燕,郑迓姝,孙静意,等.哮喘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天津护理,2013,21(5):384-385.

[12] 朱丽芳.40例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2013,34(27):5699.

(本文编辑苏琳)

Influence of respiratory management team on respiratory function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sthma

Li Hongmei,Li Xuebing
(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Hunan 410008 China)

李红美,护师,本科,单位: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李雪兵单位:410008,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R473.56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5.034

1009-6493(2017)15-1897-03

2016-06-21;

2017-02-27)

引用信息 李红美,李雪兵.呼吸管理团队对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31(15):1897-1899.

猜你喜欢
哮喘病哮喘病人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谁是病人
雨天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哮喘病人注意事项有哪些
病人膏育
蒙医辨证论治哮喘病88例临床报告
蒙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49例临床研究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