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体系的学校管理转型思考与实践

2017-05-23 20:28杨秀红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办学核心素养

杨秀红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清晰的目标指向,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国家将以核心素养体系为统摄,修订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并“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立德树人进教材、进课堂,入脑入心,落实于行,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出台。这一场全方位的改革,正在推动中国教育的升级换代。在此背景下,学校管理需要与时俱进,学校管理需要转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清晰的目标指向,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核心素养体系为统摄,国家将修订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并“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构建落实核心素养体系是素质教育的再出发,课改经过二十余年已进入“后课改时代”,明显标志是立德树人进教材、进课堂,入脑人心,落实于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要素及其基本标准已确立,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已出台,一场全方位的改革,正在推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升级换代。在此背景下,学校管理需要与时俱进,学校管理需要转型。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采访时提出,领导者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我们学校管理同样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做到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多方协调,粗细有度,急缓有序,有条不紊,知行合一,稳步有效。

基于核心素養内涵,调整办学理念及其目标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观,突出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需要贴紧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培养目标要承载培养出能够健康发展、幸福生活、成功应对未来挑战的人;要培养出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未来社会公民;要培养出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台,唤起我们重新审视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经过研讨一实践一提炼的过程,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进行了修订完善:办学理念——“启甘棠之新知,澍人才之德行”。“启棠澍之新知”是希望学校教育秉承棠澍先贤、棠澍精神的传统,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学生追求新知。“澍人才之德行”是通过学校求知力行的培养过程,为培养德才兼备、富于自主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一办学理念反映了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彰显学校特色,使“棠澍”二字蕴含其中,更富深意。办学目标——“传承与创新”。棠澍之子:承先贤,志光华!棠澍人既要秉持乡贤精神,将造福桑梓的情怀铭记于心,将文明的火把代代传承。同时,棠澍人将会是这样一种形象:阳光,健康,胸怀对祖国的真挚爱怀和实现未来梦想的无穷动力。——既要传承乡贤精神,又要志在光耀中华!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棠澍小学自开办以来,一直以“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为办学理念,将以“勤勉、诚实、自强、进取”的校训为办学目标,即:勤勉为求学立业之本;诚实为立身修德之本;自强为立人发振之本;进取为发展创新之本。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的修订完善与实施,有效地促进学校的全面改革与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有了明显增强。

适应核心素养要求,调整学校管理机构设置

修订完善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怎样才能让新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落地?怎样构建落实核心素养的管理体系?怎样让立德树人进教材、进课堂,让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融合创新。我们认为,首先需要重新设置与调整学校管理机构,从行政机构上确保以核心素养落实来实施教育教学。

将核心素养落地,重新设置与调整学校管理机构,是来自学校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如,我校在语文学科开展科学课堂的研究,搞一个综合项目学习,需要各学科配合,但因为是语文学科组的活动,无法协调数学组、英语组等相关的学科组教师,再加语文学科组长个人无权协调课程调换与课程整合,这么好主题项目不能得以实施。因此,我们将原教科室转型为课程实施指导室与课程资源管理与调配中心,让课程指导、协调、评价得到整合管理,让跨学科项目学习、混龄学习从组织架构上保证顺利实施。从行政机构上确保以核心素养落实来实施项目学习。

落实核心素养标准,整合课程开发设置和资源利用

学校课程设置的有机整合

核心素养将落脚点定位于“人”,超越了传统的“知识”和“技能”,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更高层次的整合与提升。在这一体系下,学会学科知识本身不是教育目的的全部,形成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任务的能力与价值态度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增强整体性,强化各学段、相关学科纵向有效衔接和横向协调配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将成为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整合”正在成为核心素养培育最为主要的路径。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选题,在同一个年级、同一时间段,三个学科教材均安排有类似的实地观察、调查、撰写研究报告等学科实践活动。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如果学科教材之间不统一协调,就会出现A科要用B科知识作为学习前提、基础,而B学科还没学或学的简单。某些素养训练、培养多次重复,实属浪费。

课程整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真实情境中,围绕生活问题,一起学习和创造知识,实现每一个人的自我成长,让他们将来有能力促成社会的良性运转,这才是课程整合的目的所在,才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核心所在,才是核心素养落地的终极追求所在。

学校课程的开发

校史,是一所学校办学育人的历史和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校史及校史中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是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做人、提升人格境界的宝贵、独特的教育资源。我校拥有的光荣和独特的校史,学校课程实施指导室与课程资源管理与调配中心,本着怎样结合校史资源,让立德树人进教材、进课堂的指导思想,组织开发了校本德育教材《不老的勇士——徐亨先生》,并保证了课程的课时与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

学校德育校本教材《不老的勇士——徐亨》。这是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爱家乡教育、爱祖国教育的生动载体,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品德老师都认真用好这本德育校本教材,让它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催化剂。如,教学《军旅戎马抗日英将》一课,讲徐亨爷爷为了追随祖辈的救国道路,中学毕业后就参军入伍,立志为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践踏的中华大地而浴血奋战,由于突围救出了七十二位英国军官和十几位中國军官,徐亨爷爷荣获英国女皇授予O.B.E勋衔的殊荣。又如,教学《一片赤心两岸搭桥》一课,讲1988年开始,徐亨爷爷任台湾红十字会总会会长,12年任职期间,他引领台湾红十字会本着人道、博爱、服务的精神,除了在台湾开展救援工作,同时也对大陆发生的各种重大灾害极为关切,不遗余力地伸出援手,“一片赤心,两岸搭桥”,徐亨爷爷为两岸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对孩子们的成长受益匪浅。孩子们从徐爷爷身上体会到了“爱国爱乡、励志奋斗、百折不挠、乐于奉献的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引领,使棠澍小学创办以来,每年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达100%,优良率在95%以上,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

把握核心素养本质,将课堂教学改革升级换代

中小学课堂要从偏重“教学性的教学”走向“教育性的教学”,即从知识导向走向成长导向。教学要回归育人本源,实现知识与道德、教书与育人、教学与教育整合。教学目标既要关注学科素养达成又要关注社会素养达成即关注成长后核心素养达成。即从单纯三维目标达成提升到核心素养落实;从“知识核心”走向“素养核心”;从为学科而教走向为素养而教。

我们从语文课堂升级改革入手,以科学课堂研究作为语文课堂改革的平台,让语文学科教学,从“知识核心”走向“素养核心”;从为学科而教走向为素养而教。以下是我们正在研究与实施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分类”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归类”: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分类”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归类”的研究与实施,在“价值标准”上有了明显的收效。教学中“立德树人”有了它应有的地位。明显的提升是立德树人进教材、进课堂,核心素养取代三维目标。

通过两年的“语文科学课堂”的实验,我们精细的发现,老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了很大转变,由原来一讲到底的课堂变为了目标明晰,小组合作,讲练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成绩有了提高,抽测中许多班远高于区平均水平学生的自信心,感悟能力,学习能力进步飞速,许多专家都对我校学生行为规范和文化素养赞不绝口。

运用核心素养导向,指导学校教育教学评价

学业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有机的连接。质量标准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可以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通过将核心素养与质量标准紧密结合,用来指导教育评价,监测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并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旗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我们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例如,

“健康生活”中的思想道德素养,我们提出的发展目标与评价项目为:

低年段(1-2年级)

1.初步具有爱父母、爱劳动、爱学校、爱班级体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同学,诚实不说话,活泼向上的品质。

2.初步养成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3.扶植分辨周围生活事物的是非能力。

4.培养思想品德方面的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5.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懂得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有联系的。

中年段(3-4年级)

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的思想情感;进一步发展爱学校,做事认真,勇敢正直、合群向上等品德。

2.初步养成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3.初步形成分辨周围生活事物的是非能力。

4.初步具有思想品德方面的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5.初步懂得万事万物都是发展的、有联系的。

6.服装整洁大方,重大集会穿校服,佩带红领巾。

高年段(5-6年级)

1.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具有爱学校、爱班集体的感情;养成关心他人、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协作、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

2.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3.进一步提高分辨周围事物的是非能力。

4.进一步提高思想品德方面的自我教育的能力。

5.初步懂得看问题要注意全面、注意发展的思想方法。

6.服装整洁大方,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朝气蓬勃,重大集会穿校服,佩带红领巾。

根据核心素养特点,创新家校合作育人新模式

家庭教育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先决条件。因为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教育的起点,更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因此,我们期望所有有孩子在我们学校就读的家庭和家长们要尽快树立“大素质观”,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我们知道,学校能教给学生共同的课程、共性的知识,但要求学校对每一个学生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甚至是最精到的素质教育是不现实的。那么,我们对个性多元、聪明活泼的孩子又怎么教育呢?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进行个别的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教育,以此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主要任务。打个最简单比方,在学校吃“大锅饭”,是能管饱并营养基本有保障的,但要进补还得回家“开小灶”。针对不同的孩子,“该补钙的补钙、该补锌的补锌。”比如可以请名师、专家,培养特长;有条件的,不妨让孩子多动手,多操作,多实践等。

家校协作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之一。搞好家校协作,一定能更好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比如,开设家长学校、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等。一方面进一步促进家校沟通,使家庭与学校目标一致、教育互补。男一方面积极交流教育观念和方法,相互提高教育质量。做到“校讯通家家通,教育信息随时通,信息沟通一点通,情况交流及时通”。我们还通过优秀教师及教学有方的家长进行授课或介绍家庭教育的经验体会,或者邀请校外的专家到校举办讲座、咨询活动等方式。这些措施能促进了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增强了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手段和素质提升,提高了教师和家庭教育质量。

目前,我们学校通过校讯通、家长会、教师博客等联系方式,学校与学生的家庭(家长)的沟通是有效、便捷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校管理新焦点、新维度,是学校管理转型的灵魂和主线。当前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和培育措施的实施程度、学生素养的获得程度是评判学校管理转型的重要标尺。学校在落实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转型以来,实现了可观的全面提升。2014-2016年,学校获奖8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项、市级18项、区级56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515项;教师学科教学研究论文发表22篇、获奖论文52篇、出版专著《小学教育的智慧与实践》;教师个人获荣誉称号92项;区级以上名教师由原来的8人增加到11人。

猜你喜欢
办学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