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产品电商评价指标

2017-05-23 16:08赵友森王梁王飞杨为民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

赵友森+王梁+王飞+杨为民

摘要:对北京农产品电商经营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及社会需求,在科学性等原则的指导下,对农产品电商进行定性定量系统分析,设计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借助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农产品电商;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 F713.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7-0287-03

2016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1]。由互联网電子商务技术带来的农业发展势必为农产品电商带来巨大机遇,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正在面临着供给侧改革,如何应对日益庞大的互联网市场,成为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得不思量的新问题。目前,农产品电商逐渐形成了阿里系、京东系等平台电商,还有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电商,以及处于成长型的特色农产品电商[2]。尽管出现了众多农产品电商平台,但其发展水平良莠不齐,亟需一个相对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加以评判和引导,从而规范我国农产品电商市场,提高其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3]。

1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知名度较高,具有B2C、B2B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数据收集,实际收集65份调查问卷,经筛选剔除不相关及不符合要求的数据,共收集农产品电商平台调查数据有效数据57份,回收率87.69%。

2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评价指标选择时,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选择时从实际出发,客观真实地反映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现状;(2)系统性原则,所设指标不但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农产品电商的主要特征和发展状态,而且还要反映农产品电商各指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之具有系统性;(3)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该符合互联网特点,简单、清晰且易于理解;(4)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所选指标保证评价过程严谨客观,同时有利于分析结果的处理。在前期调研、研究文献以及专家建议下对评价指标进行设想分级,共分为2级指标(表1),一级指标共分为6个,二级指标36个。

3主成分分析

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得到6个初始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7.167%,但增加2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可以达到79.829%且初始特征值都极接近1,若增加3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可以达到82.147%,但初始特征值偏离1较多,因此选择增加2个因子,这样降维获得主成分因子(表2)更合理。为了对因子载荷量进行更好的解释,须要对成分矩阵进行旋转。通过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之后的矩阵(表3)。

4结果与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第1主成分因子在订单总数、网上用户数量、个人用户数量、电商销售额、日均订单处理量、基于移动互联网交易额、在线支付比例、企业销售收入中网上订单金额的比重、在线支付笔数、网络零售交易额、单次订单额、京内电商交易额、B to C、单次订单量14个指标上的载荷比较高;第2主成分因子在注册时间、注册地、职工人数3个指标上的载荷比较高;第3主成分因子自有仓库、自有物流、专业技术人员3个指标上的载荷比较高;第4主成分因子在企业用户数1个指标上的载荷比较高;第5主成分因子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2个指标上的载荷比较高;第6主成分因子在通过第三方平台产生的交易额1个指标上的载荷比较高;第7主成分因子在自有仓库、主营业务收入2个指标上的载荷比较高;第8主成分因子在面向国内交易额1个指标上的载荷比较高。不同的载荷分布区间生成了8个主成分因子,由表3可知这8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657%,所以这8个主成分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为进一步强化对农产品电商的实际应用,选择20余家有代表性的农产品电商进行深度访谈,对8个主成分进行适度提炼,由此归纳出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详见表4。

5结论与建议

农产品电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互联网+”行动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强化电商引导与宏观管理的现实需要,随着互联网在供给侧改革中的应用,其评价指标也须与时俱进。对农产品电商的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政府及社会关注角度,上述8个主成分基本涵盖了相关主要信息,可以从整体予以基本把握,经过实践检验,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

为了进一步就农产品电商企业进行研究,笔者针对电商个体进行调查,就企业管理来说,还有几个方面需要在企业发展中予以关注: 一是财务。包括资金来源、运营成本、利润共计3个指标,从运营资金方面评价农产品电商生存能力。二是包装、仓储、物流。包装标准化、产品物流及保存、冷链物流效率、物流费用这4个指标反映农产品电商在交易过程中的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品质保障能力。三是线上交易客户数据。涉及访问量、用户数量、活跃用户数量、用户转化率、客户数量、客户流失率、客单价、客单量、复购率、每天订单数、回

头客比例、投诉率、消费者线上购买习惯等13个指标,基本反映农产品电商的客户关系管理运营能力。此外,消费者定位和特色成为农产品电商竞争优势的主要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6-07-05]. http://www.cnnic.net.cn.

[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 [2015-04-08]. http://www.100ec.cn.

[3]蔡朝阳. 农业网站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电商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电商环境下东莞江南农批冷链物流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