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推进 重点突破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17-05-24 07:47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副市长杨育智
中国信用 2017年9期
关键词:诚信信用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副市长 杨育智

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是全国上下高度重视、高度聚焦的重要工作,作为地级城市,如何立足实际又好又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响地域诚信品牌,优化营商环境,关乎当地发展大局。结合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在执行层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几点思考。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改革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去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第37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对于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最重要、最关键、最明确、最紧迫的任务。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都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十三五”规划纲要用一章的篇幅来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9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信用体系建设三个改革文件已经印发,标志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了全面深化推进的新阶段。

从国家层面看,现在的信用建设已经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实践了,而是自上而下统一协调、组织实施,更加注重系统规划、顶层设计。也就是说,现在的信用建设不再是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不干的自主式改革,而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集体行动、共同动作。

充分认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当前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信用缺失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权力寻租、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商业活动中欺诈行骗、逃废银行债务,甚至“跑路”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社会信用软约束与经济市场化、信用化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信用基础薄弱,诚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深化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互联网经济的崛起,电商、个人网络贷款平台、第三方支付等快速发展,客户的信用消费需求增长迅速,但由于小微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缺乏,恶意违约、网上欺诈行为时有发生,网贷平台破产、跑路之声不绝于耳,成为互联网金融大热之下的“盛世隐忧”,客观上需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

为此,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既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优化投资环境,也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市场化的转轨导致中国社会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的契约社会转型,如果信用体系建设跟不上去,很容易产生“柠檬市场”和“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

由此可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改革举措,更是一个新机遇,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长远发展意义深远。我们执行层面要以前所未有的作为,把这项工作做好。

着眼三方面工作加快推进信用建设

抓紧完善工作保障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个组织和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单靠某一个地方、某一个部门的力量去推动,阻力巨大,效果有限。自2000年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上海、陕西、辽宁、黑龙江等10多个试点省份,进行了长达十几年的建设实践,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加快建设“信用浙江”的战略决策,并将其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全力推进这项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2005年,时任黑龙江常务副省长栗战书亲自担任“诚信龙江”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成立了40多个编制、下辖7个科室的黑龙江省社会信用管理办公室,以商业诚信和企业诚信为重点,扎实有效地加以推进,黑龙江省的经济信用环境大为改观,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从贺州市目前情况看,具备公共信用信息的信源单位有四十多个。同时,这项工作又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创新性,循规蹈矩的任务少,需要创新开拓的事情多。因此,建议以党委、政府名义召开全市信用建设动员大会,扛起大旗、集合队伍,明确重点、扎实推进的同时,也请省级党委、政府明确建立专门机构开展此项工作,以便市县以下各级各部门参照执行,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明确专职的工作人员,全力以赴的开展工作。

建立和完善征信系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去年,贺州市按照国家、自治区工作部署,在技术层面上,启动了作为信用建设的主要载体的“一网三库一平台”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系统建设工作。目前,“信用贺州”官方网站已建成投入使用。正在抓紧推进企业、个人、非企业法人三个基本信用信息数据库、市级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建设工作。从试点省份的经验来看,花钱建成信用平台容易,把各单位信用信息整合进平台却不容易;信用平台建成就要推广应用,不用就没有生命力,尤其是,要求各级各部门在行政管理中应用信用平台的难度很大。因此,应以市级信用平台为枢纽,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将银行的征信体系、工商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等有机融合在一起,打造成为既能突出领域特色符合实际需要,又能互联互通实现共享的联合征信体系,实现功能最大化。

同时,建议建立市、县两级征信中心,结合当前推进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立包含企业、个人和非企业法人的非银行征信系统。其次,拓宽人行征信系统的信息来源,推动人行征信信息和非银征信信息在国家行政部门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管、政府采购等领域的普及应用,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建立跨部门、跨地区信用联动奖惩机制,促进社会公民和组织诚实守信的自觉性。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征信服务体系。鼓励征信机构多元化发展,形成公共征信机构与民营征信机构互相补充、竞争有序的格局。

着重抓好制度建设。目前各地出台的法规规章,对信用信息的分类、指标项目定义不统一,特别是联动惩戒机制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下难有新突破。一要完善国内信用立法。建设信用体系不仅要打造数据库、征信平台和诚信网站等有形平台,还要推动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信用监管体制、信用服务市场等软环境的建设。目前各类信用信息掌握在各个部门、地区手中,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各部门或出于规避潜在风险考虑,或受法律法规等政策限制,不愿共享信息。比如居民户籍信息、银行贷款不良记录等信息,不能随意对外公开。因此,需要在法律制度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上述现实问题,有效规范信息征集、分类管理、等级评价等重点环节工作标准,确保有法可依,依法征信。二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包括信用评级制度、惩戒机制、查询机制、异议处理机制等重要制度建设,确保工作有章、有序、有理、有据。

2017年7月28日,贺州市举办城市信用建设专题培训班

猜你喜欢
诚信信用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信用消费有多爽?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