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本来不“笨”

2017-05-24 13:00卜丽君
文教资料 2016年36期

卜丽君

摘 要: 词义演变的研究由来已久,传统词汇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词义演变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本文分别利用这两种理论,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的帮助下,对“笨”的词义演化过程和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词义演变 范畴化原型 家族相似性

1.引言

“笨”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一般是指理解能力差,不聪明,是个明显的贬义词,没有人希望被别人说“笨”。但“笨”字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如此,它原来并不“笨”。《说文解字》[1]中很早就有记载,“笨”指的是竹子的里层,是竹子削去青皮后留下的部分,像紙一样又薄又白,可作为造纸的原材料。这是“笨”的本意。可是从“竹子的里层”到“智商低,脑袋不聪明”,是如何转变的呢?意义上毫不相关的两者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

本文试图运用传统词义演变的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原型理论对“笨”的词义演变进行分析,希望能对“笨”的词义演变进行一个较好的解释。

2.词义演变相关研究

词义演变的研究由来已久,不同语言学派对此现象提出了各种解释方式。符淮青在《现代汉语词汇》[2]一书中提出“分析词义的发展,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一种是从词义的联系来分析,一种是将词义同它发展出的意义加以比较,看在内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张绍全[3]从动因和认知机制两方面分别探讨了词义演变现象,将动因分为客观动因、主观动因和语言动因,将认知机制分为隐喻、转喻和主观化。有研究者将词义演变看作是“词汇、文字、音韵等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4],也有研究者认为词义演变的规律可以从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方式来看。[5]

3.传统词义演变理论

根据文献[2]的理论框架,词义演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前者和分析多义词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是一样的,有本意、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而后者涉及到词义的深化、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改变等等。前者关注词义本身的性质,而后者更关注词义演变的方式,我们将后者作为本文研究“笨”字词义演变分析的基础。

3.1词义的演变方式

一般而言,词义的演变有深化、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改变几种。

词义深化指词的概念义适用的对象古今基本一样,但其所表示的对象特点则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词义扩大或缩小主要是指词义外延的扩大或缩小。词义转移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指词性不变,但适用的对象或表示的对象特征不同,二是指词性转变造成词义转移,如“修理”原指“完善有条理”,现指“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作用”。感情色彩变化,顾名思义,是指词义的褒义、中性义、贬义三者之间的转变。

3.2从传统词义演变理论分析“笨”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对“笨”的解释有三个,解释及每种解释对应的例子见下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三种释义之间存在交叉。可见,“笨”的词义演变是经过历史的选择的。通过查阅《汉语大词典》中收录的关于“笨”字的释义及相关示例(选取了一部分),具体见下表2:

从表2中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笨”的各种词义在各个时代的出现和演变过程,本文将这个整理如下表3:

上表是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里出现“笨”字情况。可以看出在晋朝就出现了“愚蠢”的意思,而在南朝梁的时期,也已经出现了“笨拙;不灵巧”的意思,除此之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个新的意思“古代辇车上如篷盖形的一种车饰”,“笨”的这个意思侧重强调装饰的简陋粗糙,如在“笨車”、“薄笨車”等中的用法。在北魏时期出现“质量较差”以及“酿酒用的大曲”的意思。这三个意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已经没有了。保留下来的释义中与这三个意思较为接近的是“费力气的、笨重的”这个意思。因为当时车饰的制作比较粗糙,而且很庞大笨重,质量也不太好,因而从南朝梁到北魏就引申出“质量较差”这个释义,北魏以后则进一步引申为“费力气的、笨重的”这一意思。因此,到北魏时期,目前仍在通行的“笨”的三个释义已经都出现了,而且出现的顺序是“愚蠢”到“不灵巧”再到“费力气的,笨重的”。

从“愚蠢”义到“不灵巧”,词性没有发生变化,但词义缩小了。“愚蠢”即“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差,不聪明”,这个一般是形容有生命的人或动物,而“不灵巧”则一般只形容有生命的人或动物的身体的一部分,如“嘴巴”“手脚”等,这是词的适用对象的缩小。从“不灵巧”到“费力气的,笨重的”,也是词义的缩小,“笨”从“形容有生命的物体的一部分”到形容“无生命的物体”是词的主体的缩小。

所以从传统词义演变的方式来看,“笨”的词义从“愚蠢”到“不灵巧”再到“费力气的,笨重的”都是词义缩小。然而“笨”从最早出现的“竹中内层白色薄皮”是如何变化到“愚蠢”的词义的,从汉语大词典的资源中,无法找到直接有力的证据。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是由于汉语大词典并没有完全收录关于“笨”的所有词条,也有可能是由于古籍散佚造成的。

4.范畴化原型理论分析“笨”

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的。从认知的角度看,范畴化就是指人类在歧义的现实中看到相似性,并据以将可分辨的不同事物处理为相同的,由此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

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化原型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该理论由维特根斯坦首先提出,他发现有类范畴无法用经典的模式去概括,而是以一种他称作“家族相似性”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其中同一范畴的成员就和同一家族的成员一样,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数项特征,但几乎没有一项特征是多位成员所共有的,这样以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相似性而联系起来成为一类。因此维特根斯坦推测,人们是从一些事例出发,再根据相似性的原则类推到其他事例而学会或定义了一个范畴的全部所指。

在研究语言中的现象和规律时,范畴化原型理论在词类、词义、短语、词语搭配[10]等多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也试图运用范畴化原型理论中的“家族相似性”理论,来解释“笨”的词义演变规律。下文先尝试推导出“笨”的词义演变过程。

根据上文表3,“笨”本意为竹子削去青皮后留下的像纸一样又薄又白的里层。这层薄膜可以用来造纸,而一根竹子的里层数量有限,古人取竹子的这层薄膜造纸,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顯然,这项工作是很费力的。本文认为,“笨”的第二个词义——“费力气,不灵便”,就是在此时产生的。

一件费力气的事情,给不同的人来做,效果是不一样的。熟练而灵活的人,做起事情来,给人感觉并不费力。而不灵活的人,做起事来,往往就给人感觉很吃力,很费力。因此渐渐地,“笨”的词义从费力气的事情,引申到了做事情费力气的人上来。此时,“笨”就有了第三个词义——“不灵巧,不灵活”。据《晋书·羊曼传》记载,有四位大臣通过评比,选出了当时的“四伯”:大鸿胪江泉把能吃的人定义为“谷伯”,豫章太守史畴把“大肥”的人定义为“笨伯”,散骑郎张嶷把狡妄之徒定义为“猾伯”,羊聃则把狼戾之徒定义为“琐伯”。这是比附上古时期的“四凶”。其中“大肥”就是指身体肥大,行动不灵巧,这类人被称作“笨伯”,可见此时的“笨”已经转义成了不灵巧、不灵活的意思了。而现在,我们也经常会使用“笨重”这样的词语来表达这个义项。

一般而言,一个人“笨嘴拙舌”“笨手笨脚”,表面上看是身体的各部分行动不协调,但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大脑运转不灵敏。大脑控制着我们的一切思维活动,一切行为举止。所以,由“不灵巧,不灵活”这一义项,演变出了“笨”的第四个义项——“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差,迟钝,不聪明,智商低”。

本文将“笨”词义演变的过程抽象成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笨”的各个义项之间有着显著的家族相似性,各个义项通过家族相似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证明了本文上述对词义演变的分析是正确的。从范畴化原型理论来看,义项“竹白”是一开始的原型成员,而最后发展出来的“不灵活,不聪明”则是边缘成员。然而随着语言的发展,处在最边缘的义项“不灵活,不聪明”已经成为现在最主要的义项,而最早的原型义项,如今已经很少使用。

通过家族相似性,可以很好地发现和解释词义的演变过程,发现词语看似不相关的词义之间,实际上存在的紧密联系。同时,词义使用情况的变化,也说明了对于词义来说,原型和边缘范畴不是一成不变的。

5.结论

本文根据传统词义演变理论和范畴化原型理论,对“笨”的词义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根据传统词义演变理论,利用词典资源,本文分析得到“笨”的词义从“愚蠢”到“不灵巧”再到“费力气的,笨重的”,是一个词义不断缩小的过程。根据范畴化原型理论,本文先推导出“笨”从本义“竹白”到“不聪明,智商低”的演变过程,而家族相似性的特点,证明了本文推导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词义演变本身非常复杂,而且原因多样化,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从更大范围入手,挖掘出词义演变更为内在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校订本[M].凤凰出版社,2004.

[2]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张绍全.词义演变的动因与认知机制[J].外语学刊,2010(1):31-35.

[4]徐时仪.“忙”和“怕”词义演变探微[J].中国语文,2004(2):161-166.

[5]赵艳芳,周红.语义范畴与词义演变的认知机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4):53-56.

[6]昂格雷尔.认知语言学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7]袁毓林.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5(1):154-170.

[8]吴世雄,陈维振.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14-19.

[9]刘正光,刘润清.Vi+NP的非范畴化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5(4):243-250.

[10]朱晓军.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个体量词搭配——以“条”为例[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2006(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