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理论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应用

2017-05-24 09:47孙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0期
关键词:危机管理就业能力大学生

孙阳

摘 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校和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就创业指导的力度。本文重点关注危机管理理论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中的作用。需要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引入危机管理理论,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学会识别就业陷阱,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危机管理 大学生 就业能力

近年来高校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2016年已达到765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也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高校和地方就业部门也在想办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重视大学生的内在素质、工作能力、社交能力。

一、近年来大学生遭遇就业陷阱事件频发,但目前在高校和地方政府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很少涉及危机管理

目前高校的危机管理研究主要是结合自身安全事件的发生后制定相关校园危机事件处理办法和应急预警机制,主要针对消防安全、电信诈骗等方面。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很少涉及危机管理的研究,对危机管理理论在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很少体现。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的纵深发展、社会结构剧烈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使得社会“危机四伏”,风险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状况,不断有大学生就业环节中有安全事件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皮包公司频现,很多学校因应聘踏入职场陷阱。现在招聘会越来月前移,用人单位会选择进入高校进行人才招聘,但高校因为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限制,无法鉴别和规范所有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多的皮包公司、骗子公司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出现。有些公司主要是通过招聘大学生来骗取政府补贴,而学生却不明真实情况。近年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被用人单位要求直接进入职业人的角色,却未签订劳动合同,等到学生工作时,经常发现用人单位已人去楼空,到劳动主管部门投诉却发现自己应为未签劳动合同使得自己维权无门。

2.遭遇黑中介甚至陷入传销组织。近期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上当受骗的情况,学生被传销组织以上海建工集团招聘的名义骗到异地,后来又被其他公司欺骗的案例。现在越来越多的中介公司和骗子机构利用学生毕业季找工作的急切心态进行欺骗,学生的危机意识如果不够强,缺乏保护意识很容易上当受骗。

3.社会外在因素复杂。随着08年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是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高等教育的分层越来越明显。对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就业的过程中歧视越来越重。大学生就业岗位相对减少,企业对招聘人员的标准却有所提高,这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4.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合同意识。在学生就业的过程中,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找工作,在毕业实习阶段,先到用人单位工作,在对用人单位未作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先去工作。为了不让自己未来离开工作单位陷入违约的状况,也不主动要求签署三方协议或是劳动合同,在工作的过程中因为没有任何合同证明文件。在工作一段时间返回学校完成毕业论文答辩,拿到毕业胜正想要到企业正式工作签署劳动合同时却发现企业已经没有自己的岗位。

5.家庭因素。家庭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必要环境,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的生活习惯,教育方法决定了孩子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前景。现代家庭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尽可能给孩子铺好未来的路。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妨碍了孩子进入社会历练自己。在毕业季孩子走上社会寻找工作的时候抗压力差、经验缺乏、意志不坚定,面对社会的不良诱惑会导致孩子上当受骗,走向歧途,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危机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传统课题,其目的在于探索政治危机的根源,寻求处理和应对政治危机、维护政治稳定的方法。美国知名学者罗森塔尔认为:所谓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随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的危机事件频频爆发,愈演愈烈。一旦与社会转型期的其他矛盾交织在一起,会对社会稳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造成重大威胁。

二、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的新常态经济,不论经济结构还是产业结构都处于升级状态

而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性比较长的特点,会出现与社会需求不想匹配的状况。目前高等教育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对面试技巧、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等对就业能力的提升,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的培养,学生普遍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需要高校在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和平时的安全教育环节中紧密联系危机管理理论,强化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强化一下几方面的安全教育。

1.随着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企业生存越来越困难。在经济体制的纵深发展、社会结构剧烈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师生的危机教育、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危机教育,学校需要经常开展危机意识教育和“危机事件”模拟,有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还要进一步强化就业过程中的危机意识教育。

2.当下社会处于市场经济的状态,资本的逐利性会让企业游走于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学校要培养学生建立信息预警系统和制定应急预案能力,同时社会也要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欺骗行为的惩处力度。学生需要认识到高校和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不是一个象牙塔和封闭的港湾。有些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会丧失警惕,面对企业高额的许诺以及就业的压力会迷失自我,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连锁效应。近期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通过刷单行为让身边的同学受骗近百万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这些企业的欺诈行为的惩处力度比较小,不能在全社会引起警戒作用。

3.加强学生法律法规教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强化社会治理过程中道德和法律的教育,在高校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我们更多强调道德和规范的作用。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没有重视法律,忽视对滋生权益的维护。同时各地教育部门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就业协议的设定与国家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有相脱节的地方,很多企业甚至不愿意签就业协议,有些学生与企业发生纠纷时,三方协议有不受劳动法保护,无法有效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加强常识教育,提升危机识别能力。现在大学生依然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内容,如网络游戏或者网络小说。临近毕业才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避风港,在急急忙忙找工作的过程中却没有意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互联网经济免费午餐的行动下,我们的学生丧失的常识教育的意识,会上当受骗。学校需要让学生形成一套危机预警机制,按照可能造成的损害层度建立一套标准,使学生建立自我识别能力。

5.大学教育不能仅仅限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在互联网经济的时代,需要让学生深入社会,接触社会。现代国家对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除了第一课堂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但是对于校外项目的申报还未起到足够的重视,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对学生就业能力,每年都会提供很多社会项目机会给大学生,但我们的学校还未足够的重视,申报的也不多。我院每年都会动员学生在申报省教育厅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同时也会动员学生申报社会项目,目前学生每年申报项目经费近20万元,这对全院学生能力的提升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促进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6.学会做尽职调查。现在企业的商业行为都会聘请律师做尽职调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也要让学生在就业之前学会利用新媒体做尽职调查全面了解用人单位信息,防止上当受骗。国家也要建立相应平台,使得学生能够查询相应信息。

7.利用新媒体资源,普及危机管理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危机教育要多利用新媒体的资源,通过有效途径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对于学生在摄入各类信息时,学会排除负面信息,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进一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学生对信息的接受越来越碎片化,高校需要深入研究危机管理中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管理环节中的管理和引导,发挥新媒体的积极功能,以引导为出发点,变被动为主动,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郭星宇,王玥,浅议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危机管理,社会科学家,2006-10,282-283.

[2]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

猜你喜欢
危机管理就业能力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危机管理视角下我国出版经纪人的发展前景
浅析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边疆危机预防与应对策略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