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创新的探索

2017-05-24 23:49吕晓蕾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0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实现供给侧改革,贯彻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供给侧创新改革的角度出发,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旨在为职业教育提供专业化、平台化以及模式化的教育机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一、引言

2015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suppl yside structural reforms)的概念,它指的是以供给量为前提,以改革的方法促进结构性调整,实现有效供给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最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供给侧改革与职业教育发展相结合是目前的一大趋势,这是由于经济发展必然会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无形中推动职业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二者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其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紧缺使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比较突出,根据社会保障局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待就业群体达1700人,而京津冀地区技术型人才缺口达58%,主要表现在高层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缺口”大,这也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奠定了社会基础。就目前职业教育现状来看,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受应试教育影响较深,局限在封闭、孤立的环境进行人才培养的现象突出,缺乏多元化、多通道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培养模式缺乏科学的规范,课程设置也缺乏职业特色,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明显不足。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现状分析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并存的现象,说明与我国社会发展结构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规模不够。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由于职业院校在项目补贴、招生政策、教学设备等方面的拨款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不科学的现象,使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不适应。

(二)师资力量供给严重不足

师资力量的薄弱逐渐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师资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其中,文化课教师所占比重远远超过专业课教师,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年龄都比较大,难以适应信息的更新速度,还是按照原先传统的授课方法进行讲课,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法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

(三)职业院校对供给的控制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作为劳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职业院校培养出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市场需要。由于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薄弱,以及供给效益限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产品输出水平有待提高。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创新的实现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和现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建立创新机制,注重对供给数量和质量的优化,为提供高素质职业人才资源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创新的实现途径进行阐述。

(一)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有效供给的认知力

加强校企合作机制,是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在相关企业的实习,能够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现代的就业导向,也能使学校接触现代化的元素,转变传统的学院式教学理念,了解职业人才培养的切入点,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与职业需求的有效衔接。

(二)细化职业教育的专业类型,提升有效供给的筹划力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因此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逐渐多样化,这要求职业教育要推行学科优化和专业细分制度,使其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优化学科构建,提升整体规划水平。

(三)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有效供给的操作力

只有师资队伍建设跟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才能使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得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对师资队伍的学历、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并进行定期培训。其次,可以适当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促使他们将已具备的经验技能进行优势转化,加强与教学相应的基础能力培养。同时,还可以请企业中优秀的职工代表来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接轨,以更好的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四)完善职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加强有效供给的控制力

评价反馈机制的质量能够有效提高供给输出的管控力度。职业院校应加强对评价机制的完善,改变单一的评价体系,摒弃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式简化、评价方案不合理等现状,建立多元化評价机制,从教学质量、组织管理、办学方针等多角度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开放、包容、和谐、高效的动态评价体系。

四、总结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教师等多方面给于支持,要消除固化思想,创新职业教育生态链,同时还要对自身发展进行科学定位,使职业教育获得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在校企合作的机会下开放学生在职业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发挥职业教育的潜在优势。

参考文献

[1]刘玉颖,陈梅.“供给侧改革”视域下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教育的路径分析.《职教论坛》.2016.

[2]侯萍.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中职人才培养质量.《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

[3]罗旭华,纪雯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山东高等教育.2016.

[4]赵琼梅,古娟妮,赵鹏飞.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职教人才培养结构实证研究——以建筑行业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

作者简介

吕晓蕾,女,汉族,吉林长春农安人,农安县职业教育中心,中专教师,研究方向:中专教育。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