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明 用“微光”塑造光明

2017-05-25 20:07李娜
中华儿女 2017年9期
关键词:微光善款志愿

李娜

如果苦难是一种财富,那杨小明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他来自国家级贫困县,用一个青年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创建爱心社团,从最初只有十几人的“微光爱心小分队”到几万人参与的“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总队”,从只能筹集善款一千多元到筹集和对接善款九十余万元,募集物资不计其数。社会福利机构、困难学生、城市乞讨拾荒者、特困家庭、突发灾害地区、外来务工子女集中小学、老旧社区、老年公寓、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他的足迹踏遍了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们总认为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他却用坚定的身影告诉我们,微光虽弱,却塑造了光明。

清贫苦难一肩担当,踏上志愿者之路

1992年,杨小明出生在国家级贫困县——宁夏泾源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是聋哑一级残疾,父亲因意外摔伤,落下腿脚不便的病根,年幼的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家境贫寒,杨小明从小便接受过很多好心人的捐助,感动之余,他也盘算着如何去回报。四年级的时候,他走进了一家敬老院,遇到一位老奶奶问他要馍馍和纸张,想卷一点旱烟。当时敬老院资金匮乏,老人们吃不饱是常有的事,更不用说纸张了。第二天,他便收集了自己和姐姐用过的本子,并发动同学们捐出自己用过的本子,一起送到了敬老院。当他看到那里老人的生活很孤单,就常在课余时间和老人聊天,给老人们打扫卫生。杨小明回忆说,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当志愿者。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让全校师生惶惶不安,有人甚至害怕被感染不敢去上学。当时还是小学生的杨小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六点起床,在校门口自愿为陆续到达的老师和学生洗手消毒。被问及是什么促使他早起义务帮助别人时,杨小明笑着说:“家里的大人很支持,老师的一句表扬让我更加自豪的坚持,而且我也觉得帮助别人很开心。”

2008年5月12日,汶川遭遇特大地震,杨小明萌发了做志愿者的想法。他在校园和社会中奔走呼吁,倡导更多的人为灾区捐款捐物。在学校组织集体募捐之后,他又组织了第二次捐款,并和当地政府在镇上一起组织捐款。经过这一次募捐后,杨小明发现一个松散的队伍去募捐会产生很多问题,如果创建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志愿者小分队,或许会帮助更多的人。

2011年9月,19岁的杨小明考入宁夏大学政法学院。进入大学后,时间自由度比较大,他也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大一时杨小明加入了学校的一个志愿者服务组织——社工之家,同时,还通过竞聘加入了宁夏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专门管理和参与学校的一些志愿者社团的活动。在这期间,他在社工之家先后参与了进社区和走进福利院服务的志愿者活动;在学院学生会和学校社联先后参与了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节、学校招聘会、大学生意见征集等活动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他希望能通过尽可能地加入各种组织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和锻炼自己的能力。

大一第一学期,杨小明参加了“微光课题组”。成立初期课题组只有13个人,研究题目是银川市内乞讨者、拾荒者的生存状态。“走近这些乞讨者和拾荒者的生活,我被他们的生存状态惊呆了,才知道生活中还有这么困苦的人。”杨小明说。在调研过程中,他接触到了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看到了平时的大学生接触不到的“悲惨世界”,这些群体的困難生活让他和同学们备受触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告诉自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们。

之后在学院的支持下,杨小明他们组建成立了微光爱心奉献小分队,做起帮扶城市拾荒者和乞讨者的志愿服务工作。第一次活动,他们联合学校十个志愿者社团和学院学生会,在校团委的支持下开展了“剩余的温暖”爱心活动,活动从启动仪式、现场募捐再到实地帮扶最终到汇报总结,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在学校共计募集善款近一千元,募集物资一千余件,所得善款和物资全部送到一百余名乞讨者和拾荒者手中,在此次活动之后,他们又先后组织了“再续剩余的温暖”爱心活动多次,先后慰问城市乞讨者和拾荒老人二百余人次。

志愿服务让生活充满色彩

2012年底,杨小明偶然在网上发现了一条身患白血病的乡村教师的求助信息,对消息进行核实确认后,杨小明发动他的志愿者伙伴们一同开展募捐。

“募捐是先从网上发起的,可那时我们团队影响力太弱,没人搭理。”杨小明说,无奈之下他只好和伙伴们走上街头募捐,经常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拒绝了,甚至被一些店主轰出店门,也有店主给一两元钱打发他们赶紧走。“那时候感觉自己都没脸了。”杨小明笑着说,但大家都真心想帮助患病的老师,没有人为此而退缩。

然而募捐活动依然难有进展。杨小明发了狠,他在微博上不断给“大V”们留言、发私信,请求他们转发募捐信息。“给四五百个‘大V发了信息,我怕他们以为我是骗子,就把自己的身份信息也发了过去,一遍不回应就发多遍,最后累得脖子都直不起来了。”杨小明说。

杨小明的执着也终于有了回报,最终四十多个“大V”转发了募捐信息,杨小明和他的团队很快募集到了数万元善款,解了患病教师一家的燃眉之急。

就在杨小明为志愿活动奔波的时候,不幸却发生在了他的身边。一次,他负责发起一个对宁夏中卫市农村小学的捐助活动时,收到母亲得了输卵管癌的消息。“消息是亲戚告诉我的,电话那头我依稀能听到母亲在等候手术时痛苦的呻吟声,那感觉真是心如刀割。”杨小明说。

可是作为组织者,杨小明如果临时离队,活动就会面临流产的风险。最终他决定先办完活动再回家探望母亲,当晚他彻夜未眠,等赶到医院时,母亲已顺利动完手术。

“那时她麻药劲儿还没散,看到我来,艰难地冲我咧嘴一笑,嘴里啊啊啊地说了句话。母亲虽然是聋哑人,但我明白她那句话的意思是‘你回来了。一瞬间我眼泪就涌出来了。”杨小明说。

自2012年11月,杨小明组织微光志愿者开展“大手拉小手微爱伴你走”志愿服务活动,此项活动主要是在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期间协助校方举办活动,帮助学校开展体育类、棋类、音乐类等兴趣班教学。“微光”与外来务工子女集中的29所小学建立了长期志愿服务关系,开展活动二百多次,累计服务学生数万人。同时针对大批外来务工家庭的子女周末“无人陪无人管”的事实,他发起在外来务工者集中租住区一对一义务辅导功课,截至目前已有35个固定支教点,长期帮扶学生1500人,开展活动超过1800次,参与志愿者超过50000人次。

自小出生贫寒的他,知道困难家庭学子上学的不容易,从2012年开始,每到假期杨小明都会发起“一对一助学”活动,抽出大把的时间去做家访,无论夏天的酷热还是冬天的严寒,没有经费支持,他能走就走,有的地方没有班车,他都会想办法走着去,坐顺路三轮,能省就省,争取走更多的地方,收集更多困难学子的信息,然后尽力通过联系公益组织、爱心企业个人等寻求帮助。有人问他,这样累不,他总说:“这对我而言都已经算不了辛苦了,早已成为习惯。”截至目前,他总共家访困难家庭二百余户,实现“一对一助学”一百人。

2014年他发起“小小节水进课堂”活动,组织800余名志愿者在全区60多所小学,给400多个班级2万余名学生讲授了节水用水的课程。

在学校几年,杨小明还号召发起以服务师生、保护环境为主旨的“常态305,大家做雷锋”活动和校园交通执勤活动,数次组织“微光”志愿者在校内外开展各类环境保护、卫生清洁、学生互助等志愿活动。

“志愿服务让我的生活充满色彩,在我身边,还有很多甘于奉献的年轻人,我们传承美德、完善自我的行动不会停止。但有时我也觉得对父母有一点愧疚,总忙着在外面帮别人,在家照顾父母的时间却不是很多,以后我想多挤出一些时间陪陪他们。”说起自己的志愿者理想,杨小明依然坚定平实。

“我的梦想是全民义工、人人志愿!”

大学毕业后,杨小明依然没有停下志愿者的脚步,他选择了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银川市志愿者协会做专职志愿者,在银川市的支持指导下组织千余名微光志愿者为智慧城市全球峰会、中国文化馆年會等20余项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除了正常上班之外,他几乎用尽了假期所有的时间带领微光志愿者参与各类扶老、助学、助残等方面活动。

在杨小明的带领下,现在“微光爱心奉献小分队”改名为“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总队”。微光义工志愿者服务总队发起筹建到成立近五年半以来,已经在宁夏各个高校和县市组建分队,招募志愿者并各自开展活动,还通过联系在全国各地高校的宁夏学子,组建全国各高校的微光宁夏籍学子服务队。现在已经在天津、北京、西安等地高校组建分队,也在全国各个高校组建常规服务当地的微光志愿者团队,已拥有50多个分队,先后招募志愿者超过1.2万余人,累计开展活动2800余次,志愿服务8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70000小时,帮扶人群超过15万5千人次,为社会各界弱势人群对接善款近90万元,物资不计其数。他还荣获第二届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出彩90后”。就在2017年初,他还入选了团中央“1+100”全国最美青春故事。“我觉得入选最美青春故事,是我的一份荣誉,是对我的认可,更是一种责任。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志愿服务,带动更多的青年朋友,参与志愿,服务更多需要的人。”

杨小明的脸上常挂着笑容,无论多大的困难,他都会用笑容面对,奉献爱心、传承美德、完善自我、快乐大家,他想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别人,用行动去征服别人,他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有人支持,只要奉献,就能得到认可。他用一颗最纯真、最真诚的心一直在召唤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参与志愿服务。“我的梦想是全民义工、人人志愿!微光再小,聚集起来,就能照亮世界!”杨小明自信地说。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微光善款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微光
追光
“把善款还回去”彰显爱心循环之美
微光
绿营拿花莲地震善款做文章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见证(2)
2013年全球奢华精品酒店帮助慈善基金筹款共计一百万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