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办法的妈妈

2017-05-26 17:23张一诺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6年17期
关键词:公因数引导者信心

张一诺

在学校里,老师是我的引导者,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在家里,妈妈也是个有办法的引导者。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儿,让我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周一的数学思维课讲的是新内容——公因数。由于没有充分理解“公因数”的概念,这节课老师讲授的内容我大都没太听懂。下课的时候,我心里难受极了,一直以来感觉很好的数学思维,忽然出现了断点,我对数学的信心有点动摇,对自己的能力也有点怀疑。因为自尊心作怪,我没好意思去请教老师,只是忍着低落的心情,收拾书包离开。

远远地看见妈妈来接我,我飞奔过去,急切地向她倾诉了自己的困惑。泪水在眼中打转,我用力向上看,不敢眨眼睛,怕眼淚流下来。妈妈认真地听完我的讲述,拉着我的手,温和地说:“闺女,思维训练对我们来说属于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我们是因为喜欢,所以才去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最好的收获。今天什么都不要想,放松一下心情,保持学习兴趣,这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困难一定会过去的。”听了妈妈的话,我感觉心情好了很多。

第二天晚饭后,妈妈拿出教材,笑着对我说:“闺女,咱们研究一下‘公因数这个小家伙,一起攻克它,好不好?”“好!”妈妈的鼓励给了我信心,我们击掌加油!妈妈给我举了一个好玩的例子:“一对夫妻有三个女儿,名字分别是如花、如丝、如玉,把‘如字提出来,后面三个字放在一起,再和‘如连到一起,就是‘如花丝玉,‘丝与‘似谐音,那就是‘如花似玉。这一家女儿们漂亮吧!其实,‘公因数也是一样的道理……”经过妈妈有趣的讲解,我豁然开朗,有种一通百通的感觉,而且还学会了举一反三,熟悉了很多题型。一瞬间,我觉得自己对数学的信心又回来了,它也没有那么难!

妈妈,您的鼓励和引导让我终身受益。有办法的妈妈,谢谢您!

点评

有这样一位“有办法”的妈妈真幸运。开篇用一个排比句,引出了对妈妈特点的介绍,接下来举了一个典型事例——引导“我”理解“公因数”,从而彰显了人物特征。

猜你喜欢
公因数引导者信心
Should Students Wear School Uniforms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记战“疫”,树信心
巧求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教案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重视高中历史学科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新形势下农村初中班主任角色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及最小公倍数”的一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