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我们的环境教育课

2017-05-26 21:24刘次林朱明敏
中国德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思品人类环境

刘次林?朱明敏

从环保态度到环保行动之间,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环保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相比较而言,我们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和理解远不如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和理解。这从我们德育课程标准、德育教材的编写上,尤其是德育课堂教学方面,都可以看得出来。笔者在应邀听了一些环境教育课之后,认为当前的环境教育存在一些隐忧。为了改善环境教育的课堂,我们抛砖引玉,提出如下的想法。

第一,要全面讲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有两个层次的理解:一种理解是“人类中心”型,人爱护环境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利益,这种人与环境的关系其实还是人与人的关系。另一种理解是把环境看作有独立价值,与人类具有平等的地位。因为人也是环境中的一份子,与其他万物一样,并不代表着“万物之灵”,人有义务对环境本身的存在规律、发展特征予以敬重,以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我们可以将这种理解称作“非人类中心”型。人类中心的理解虽然处于较低的道德水准,却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觀念,这也是思品课教材通常采取的观念。而非人类中心的环保观需要两种道德观念才能获得理解:一是儿童的泛灵论,这种观念在小学低年级德育中可以使用,与反科学的迷信无关;二是宗教层次的万物平等观,这是最高境界的环境观念。虽然这并不是一般的学校师生能够达到的,我们却可以在较高年级的教学中初步引入。单纯以人类中心去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犹如以自我中心去处理人际关系,是很可怕的一种理念。

第二,要形成积极的环境保护观念。在进行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常要带领学生列举生活中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些物品、行为。这种联系身边生活的做法无疑是可取的。但是,我们有时候容易将学生引入简单的、非理性的歧途。比如:工厂排污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和大气污染,就选择把工厂关闭;塑料袋难以降解,易造成白色污染,就决心不用塑料袋……我们之所以说这种教育是一种简单的、非理性的歧途,是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问题往往没有想得那么简单。每关闭一家企业,其背后不仅牵涉到社会发展的指标,更与千家万户的生计息息相关;塑料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不是决心不用就可以解决的。一个国家或政府,在经济发展、百姓生计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抉择一定会体现某种历史阶段所需要的张力。因此,我们在谈论环保问题时,不能坐在教室,单纯地依据自己的角度和眼前利益去理解和讨论。理解国家的历史发展阶段才能理解社会存在的问题。简单消极的环保教育往往培养出激进的、非理性的“愤青”。

第三,要划清保护的界限。环境伦理学认为,人类不仅要对自身讲道德,还应对包括自然环境在内的所有生命讲道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不可以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而是强调人类应在环境伦理道德准则的约束下有节制地、合理地利用自然,实现自然对人的工具价值。环境保护不是反对环境对人的工具性价值。在生态关系中,人与环境从来都是互为工具的。环境教育只是基于人类要确保环境的生态平衡这一原则。如果说,要保护动物,我们就不应该吃肉,要保护生态,我们就不应该砍伐草木,那就是没有讲清楚保护的界限。有人说,既然你是环保主义者,拒绝吃肉,但是你还吃蔬菜呀,蔬菜不是生物吗?蔬菜与动物的区别无非是蔬菜在物类谱系上离人类较远些罢了。如果推到底,你还要喝水、吃空气呢!一切生物都是人类生存生活的资料,我们只是在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上才提出要保护某些生物。当然,从个人角度我们往往无法知道哪些生物接近失衡了,是国家、社会的一些组织机构通过研究告诉我们哪些生物濒临灭绝,并且对这些生物划定保护级别。保护环境还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学会尊重生态规律,不能因为无界限的环保而去破坏生物界固有的生态链。譬如,物种灭绝有两大原因,一种是自然原因,另一种是人为原因。当教师在提及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时,要告诉学生,其中有些原因不是由我们人类造成的,因为物种本身就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过程。一些物种的灭绝,带来了其他物种的新生,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所在。在野外的动物世界,当摄影师看到一个小动物被其他动物吃掉时,他不会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当他救下小动物,就剥夺了另一只动物的生存权利。所以,对于保护环境,人在什么时候介入以及该不该介入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四,要形成有独特素养的师资队伍。毋庸置疑,较之于以前,我国品德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但是就学科本身的要求而言,目前教师队伍的专业性还是偏低的。思品课作为一门综合课,其中环境教育的内容也是由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较强的知识构成,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知识,需要我们的思品课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应该知晓有关方面的知识,不然就无法胜任相关的教学任务。由于许多中小学的品德课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这些教师往往不会在平时的生活中特意去学习相关的环境知识,对于一些环境问题(土地沙化、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的形成原因难以给出科学的解释,教学活动可能就显得力不从心。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相关学校和部门应做好思品课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特别要加强思品课相关模块的知识准备,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培训。作为弥补性措施,对于自己不怎么清楚的内容,思品课教师可以尝试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课堂协助讲解,或者课前得到专业教师的辅导。

第五,要重视态度走向行为的中介环节。从环保态度到环保行动之间,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环保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然而,据国外专家研究,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为之间只有10%的转化率。通常,我们看到在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的最后,教师会给机会让学生表达自觉的环保姿态,学生在上完课后往往也是热血沸腾,于是各种表态、决心甚至签名活动接踵而至。但是,下课以后,说完便完,始终落实不到实践行动上。为什么呢?我们不能怪学生言行不一。因为要真正地落实环保行动,需要各方面的学科知识作为铺垫。例如,如果我们要保护空气,那么在既需要排放尾气、又要减少对大气污染的情况下,我们国家现阶段已有的相关知识或科技手段有哪些;同样,当我们提及减少对土壤的污染时,其中必然涉及到地理、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但我们现在都非常缺乏这些知识。道德,从态度、决心到行为需要相应的中介环节,而我们目前的德育课恰恰缺乏这个环节。

第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功能。环境保护的主题通常是围绕水、土、气、动植物等话题展开,相比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与这些环保主题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疏远的。此外,就某些环保现象而言,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性也是比较远的。比如,环境的恶化并不像人际关系恶化给我们的感受性那么明显。于人际关系而言,某个人生气或发怒会直接破坏双方的关系,而环境的恶化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被发现的,它往往会超出人们的感受阈限。对于物种的灭绝,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感知不到;对于近几年雾霾的加重,我们可能有所体会,但它到底是什么时候加重的呢?我们也很难感受到。表面上,我们生活在环境当中,但实际上它离我们很远。因此,对于环境教育的教学就需要教师采取某些独特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可以把不在身边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眼前,把若干年的生物演化集约化地展现出来,把我们平时看不到的东西,以放大化的形式让我们看得见。通过这些方式,让我们的学生与环境有一种更亲近的联系,某种程度上也就拉近了我们与生态环境的距离。许多知识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因此环保课非常需要这样的手段。再比如,学生在面对书本式的平面教材时,因对环境问题缺乏感受性而显得无动于衷,为此,教材的编者可以考虑将有关环保主题的视频内容以二维码的形式嵌入到思品课教材中,当学生阅读相关文字材料时,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获取更多的直观资料,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受性,而且使教材变得更加立体、生动。

【刘次林,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明敏,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何 蕊

猜你喜欢
思品人类环境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环境清洁工
初中思品课堂有效性的构建方略探析
谁变成了人类?
班里那点事儿
漫观环境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