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对策

2017-05-26 20:08裴正数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转化对策

裴正数

摘要:"为了孩子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学困生还存在一定的比例,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为了做到学困生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去感化学困生,让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得到尊重和帮助,巧用赏识,开启学困生成功之门,运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困生发展,让学困生在健康、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自觉学习。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学校原因;家庭原因;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14-01

自从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差生"等带有贬义色彩的字眼已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学困生"作为对智力发展正常、暂时学习上有困难学生的称谓逐渐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学困生"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笔者从教的这十八以来,每一届学生中都有一些学生的学习较为困难,而感受最深的就是2011年到幼旭小学担任班主任的这些年以来。学困生的问题在成长过程中究竟是怎样形成的?笔者在往后的一段时间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学困生成因有了如下的一些探究:

1.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1学校原因。

(1)对学生的态度。虽然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一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他们很少对学困生进行赞扬、鼓励等正确性的评价,有时还将知识强加给学困生,有的甚至对回答错误的学困生进行挖苦讽刺。这些行为对学生的学习起了消极作用,有的学生不喜欢太严厉、太刻板以及不公正对待学生的老师,因为不喜欢老师,学生对学习也会产生消极情绪。

(2)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了学困生。如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在开始学习某些知识时就有困难,但由于教师教学没有面向全体或片面地把少数学生懂了的知识以为所有学生都懂了,从而掩盖了这部分学生没有学会知识的真相;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是高起点、快速度、高坡度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现象在课时紧张时尤为明显,因为对他们来说低起点、小步子才有可能把相关的知识弄懂;有的教师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而这等于放弃了学困生。

(3)教学评价。根据多元理论,一个人在某一方面的学习是有差异的,而有差异的学习者其学习结果却要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教师没有给予全面的评价,只是片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使一些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长期这样,学生当然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之成为学困生。

1.2家庭原因。

(1)学困生中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没人教育。从家庭成员的构成来看,调查发现,一部分学困生是处在留守儿童家庭,这就不得不引起对他们家庭日常生活时组成成员情况的关注。在对学困生的家庭情况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份的学困生是留守儿童,也有的学困生的双亲在外地,少数的学困生由于父母离异,这些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老人们本身文化素质低,家里还一些农活要做,孩子回到家中,只能得自己关心自己,他们信心不足,又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常出现作业不完成,在家不读书,不看报,贪玩好耍,好吃懒做,哪能有好的发展。

(2)家长的榜样作用不够,带给自己孩子不良发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影响显然大于他人的影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的学困生父母,都有成天打牌赌钱的习惯,价值观不正确,或生活能力差,这样难以相信如何向好的方向发展,家庭的影响成了负面的,怎能带给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家长的文化素养低,不能给孩子以一定的家庭辅导。学困生,要么是学习障碍,要么学业不良,他们很难与同班同学一道正常完成学业任务,学校里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回到家中父母亲又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给予辅导,只是到学期末或看到子女考试成绩时才进行管教,但为时已晚。这样儿童的问题自然就越积越多,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没有了动力,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会越来越差,发展成思想行为均出现偏差,不能接受家长和教师的教育。

2.相应的转化对策

2.1利用学困生的心理矛盾,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困生真正转化。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普遍具有复杂矛盾的心理。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并结合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化解他们的内心矛盾,使他们真正从外表到内心得以转化。

一方面,学困生既自尊又自卑。学困生常有的一种心态是破罐子破摔,这是一种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伤,导致心理失衡,而向相反方向——自卑发展的一种心理反应。部分学困生拉帮结派、打架闹事、称王称霸,实际上就是为了获得一种不正常的尊重、防止受人欺侮的心理表现。因此,教师做转化工作时,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讥讽、不挖苦、不训斥,不打骂、不体罚他们,以免把他們愈推愈远。其次要为他们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的自尊心能通过正当方式获得满足。

另一方面,学困生既有上进心,又有惰性。班主任老师在转化工作中常有这样的经历:与学困生谈话后,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苦心,从而表示要痛改前非,可过不了几天又开始犯毛病了。因此,有的老师缺乏耐心,急于求成,看到后进生出现"教育反弹"现象就对学困生丧失了信心。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学困生也渴望上进,做人人喜欢的好学生,可长期懒惰散漫的坏习惯早已根深蒂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学困生转化中保持相当的耐心,常对他们加以鼓励,帮助他们发展上进心,弱化惰性心理,最终使其上进心战胜惰性,取得转化工作的成功。

2.2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影响巨大。在对学困生的研究中发现,学生家长在外工作的多,离异的多,做小生意的多,文化程度低的多。他们大多忙于工作、生意而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而一旦发现自己的子女学业荒废或行为差错,往往不反思自身原因,却一味打骂子女乃至对其丧失信心,放任自流。落后的家庭教育观念,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家庭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自暴自弃,逐步沦为学困生。学校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家长进行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为防止学困生的产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创造有利条件。

有教育存在,就有"优秀生"和"学困生",他们只是相对而言的。因此,"学困生"及"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要永远面对的问题。学困生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把握原因是前提,关心爱护是基础,全程管理是保证。对于那些"学困生"教师要有耐心,要有责任感,要极力去转化,而决不能放弃。只有这样才能挽救他们,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生"。

参考文献:

[1]赵民现《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2]李巧英《学困生的情况分析及应采取的措施》

猜你喜欢
转化对策
浅谈初中英语起始年级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细微之处总关情
浅谈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学困生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