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职业培训体系发展荔浦职业教育

2017-05-26 15:43余秀萍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培训机制教育体系

余秀萍

摘要:农民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而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薄弱,自身文化素质低,缺乏经营理念和劳动技能,导致收入增长缓慢,因此必须建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培训机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快速、全面地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经营和管理等能力,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培训机制;劳动技能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36-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快速发展,跨区域流动就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项重大工程,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劳动力转移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现状

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触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引起一些新的矛盾,一部分农民由于受到资金、技术、管理、销售、信息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家虽然削减了很多税费,但是由于农民自身因素,致使农民收入缓慢。

1.1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薄弱。

1.1.1职业培训体系不完善,领导机构不统一,直接造成对农民培训的责任不明确。一些地方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农村职业教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致使国家规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政策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1.1.2无固定经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无法保障。尤其是山区和偏远地区,农民教育经费更是奇缺。由于農民传统意识和经济状况以及农业产业的弱质性的限制,使农民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带有公益事业的性质,需要政府有专门的资金保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1.1.3盲目性大,农民职业培训无长远规划。各部门组织和实施农民培训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使得农民培训工作往往是以阶段性、临时性的工作出现,不能按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工程"来落实。

1.2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低,缺乏市场竞争的经营理念。

1.2.1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相对滞后。目前农民的受教育层次总体上偏低,全国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52.7%是初中程度,高中程度仅为11.7%,大专及以上是2.1%。

1.2.2农村远离信息化社会,信息不畅通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已成为各类人才不可或缺的工具。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投入太少。

1.2.3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和技能贫乏。随着全球制造业向长三角大规模转移以及小城镇建设工程的实施,"技工荒"成为紧迫的新"瓶颈"。然而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没有文化知识和技能,收入很低。

2.加强对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

农民进城务工,不仅有利于我国城市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也有力地支援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1推动了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产业,转化为城市劳动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表明,进城的农民工对城市经济有比较大的贡献,由于劳动力的流动,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6%。

2.2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支援了地方建设。很多农民外出打工开阔眼界后,主动学习职业技术和技能,回到家乡投资办厂,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经济的活跃同时给农村也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缩小了城乡差距。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广西贵港市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88.5万人,务工收入34.5亿元,同比分别增6.3万人和4.8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务工收入775元。

3.建立培训体系完善培训机制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村从业人员职业技能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8亿,但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左右,这种情形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荔浦县每年有3300多人初中毕业,除约2000多人进入高中就读外,其他大部分人或中途辍学,或初中毕业后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无法继续接受教育,加上一些其他人员,每年新增劳动力约6千人以上。如果加上原有的剩余劳动力,全县的富余劳动力达7万人以上。由于文化素质低,无就业技能,相当部分富余劳动力无法就业,或因职业技能低而影响务工收入,这已成为荔浦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因此,急需建立适应需求、服务农民、机制灵活、实用高效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和培训机制,利用我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教育优势,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

3.1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体系。

3.1.1实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必须确立市县乡三级政府管理体系,确保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顺利实施,在农村教育中,还应加强政府的组织和领导作用,正确引导,长远规划,积极实施,巩固成果。

3.1.2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多渠道筹措农民教育经费。农民教育和培训目前仍然是主要靠政府投入,但随着社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教育和培训也应逐步扩展资金筹措渠道,使培训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同时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培训项目资金,如"阳光工程培训"、"设施农业培训"等,让这类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1.3科学规划完善培训机制。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单位和培训专业,并确保农民转移就业。对农村从业人员及农业发展进行科学的调查和研究,有前瞻性地科学制定出农民教育和培训的规划。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及时掌握农业现代化生产的技术和信息,有现代市场意识和农业企业的驾御能力等,从而有效地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

3.2建立适应需求,服务农民,机制灵活,实用高效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制。

3.2.1在全县初级中学继续实行双证(绿证、毕业证)毕业制。通过行政等手段,把农民从业的技术资格要求、培训、考核、发证等规定下来,并制定相应配套政策和培训的规程,是本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

3.2.2.启动"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将其培植成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启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进行引导性和示范性培训,提高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素质和技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研究,为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政策。

3.2.3强化"农业远程培训工程"。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快捷有效地向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行业最新技术的免费教育。继续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农村优秀青年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3.2.4单科教学和综合教学、短期培训和长期教学相结合。为适应城市化进程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必须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短期技术培训或二、三年制的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能拿到某一单科技术资格证书或某一专业毕业证书,以提高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3.2.5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培养大农业的经营观念。普及互联网知识,使农民在生产经营中能广泛地使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提高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5~2016)》

[2]周舒俐,付志峰.浅谈新形势下农广校发展之路[J].《农民科技培训》2010

[3]王小刚.新型农民培训信息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24)

[4]中国广播网广西贵港农民上半年外出务工收入34亿多元2015-8-13

猜你喜欢
培训机制教育体系
新疆兵团农牧团场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研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校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