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妆淡抹 美景如画

2017-05-27 15:07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游鱼动静写景

【技法简析】

南朝梁代作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本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既无对平常事务的叙述,也无客套的絮语,而是抓住富春江两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特点,仅用一百多字便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山水画卷,成为南北朝时期骈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佳作之一。

全文写景卓绝,是与下面的浓妆淡抹的写景技巧分不开的:

一、善于对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

抓住特征入笔,笔到之处,无论山水、石木都能尽显其特征,自然逼真。如写天空:“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写江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在这里,天空高爽明净,万里无云,天山相连,共呈一色;江水晶莹清澈,一眼见底。这样的景物描写犹如清水芙蓉,清新自然。

二、善于将独特的情思与客观景物的形象相融合

作者融情入景,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让景物具有了感情,“活”了起来。如写树:“皆生寒树”,不写其颜色、形状,而是运用艺术的移情手法,写游者观望产生的感觉,一个“寒”字使人顿生寒意,既写出了林木之繁茂,也衬托出了山势之高。再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前两句是说为名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后两句是说治理政务的人,看到如此幽美的山谷也会忘记归返。这里用游者息心、忘返的感情来衬托峰高谷幽的壮美诱人,总括了富春江山水给人的具体感受。这样的景物描写让景以情生,极具感染力。

三、善于运用烘托映衬的手法来写景状物

如写水:“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用水底的“游鱼”“细石”的清晰可见来映衬水的清澈——千丈之底的游鱼、细石,可以一眼看清,视线不受一点妨碍,这是何等的清明,何等的透彻啊!

四、善于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

或是动静配合,或是化静为动,或是以动写静,皆因景物的特点而变化。如写江水清澈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法,可观“游鱼”,是动态描写;“细石”可见,是静态描写。写山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化静为动,山本是静止的,而在作者笔下,却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是以动写静,以水、鸟、蝉、猿等天籁写空山之幽。

五、善于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描摹景物

作者把读者引进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与之同赏山水的风姿,共享游览的乐趣。如写水清:“千丈见底”,运用了夸张修辞,江水清澈,千丈而能见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写山高:“负势竞上”“争高直指”,运用了拟人修辞,生动传神。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景物具有了优美动人的风采。

此外,作者还善于调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觉来描摹景物。所有这些手法的运用,都使作者笔下的景物美轮美奂、如诗如画,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延伸练习】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唐]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写景要抓住特定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诗人在诗中的写景是怎样扣紧“新晴”的?请举例说明。

(2)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3)诗中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 , 。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体会下面诗句的意境,用准确、恰当的话将其表述出来,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字。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猜你喜欢
游鱼动静写景
初探雨林
微·视界
示范·情境·交流——以“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为例谈默会知识的作文教学启示
动静之间
不能为写景而写景
飞鸟和游鱼
写景成语连线
飞鸟和游鱼
如何写景(一)
球场揽胜 原汁原味 动静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