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资源整合的途径初探

2017-05-27 09:29王爱华��
关键词:气压空气学科

王爱华��

摘 要:所谓整合其他学科知识就是围绕地理学科教学中的难点或重点,选取其他学科如信息、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资源融合到地理学科中,通过渗透、互补化解地理学习难点,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知识,从而达到化解地理知识难点的目标。

关键词:地理学科;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058-1

一、借助于物理基础概念,化解地理学科热力环流学习难点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热力环流的知识点很难,我都以自己讲为主,自己以为讲得很透,但学生的反应并不好,往往一碰到这类问题就犯难,今天换了个方式,以初中物理概念为切入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知识具体化,没有空泛将规律,只比平时的教学多走了一小步,将气压的比较具体到每一张图,每一个点,用A,B两点将问题具体化,将课本的三张图增为四张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化解了难点,从而也将关注点具体化,将难点一步一步分解并逐步化解。紧扣气压的概念:气压就是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具体如下:

提问:有没有同学记得物理概念——气压。

(学生积极性很高,七嘴八舌地讲着,看来很多同学都记得)

同学甲讲:气压就是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老师:回答很好,语言很到位。

请同学们看图一,如果甲、乙、丙三地受热均匀,则AB的气压相等,所以我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同一等压面气压相等。

请同学比较一下AB两点气压的高低,可以到黑板前演示一下(借用图二),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学生:A的气压比B小,他们两点的下面为一截面,A的上方空气柱的质量比B的上方空气柱的质量大。

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所谓的高、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如果不同水平面比较气压高低,则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物体受冷或受热有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热胀冷缩。

如果甲地受热多,则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受冷则收缩下沉。

提问:观察黑板上的图(图三),说出AB两点气压的高低。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代表回答A点气压比B大,理由:仍然根据气压的基本定义。

老师:根据所学知识,小组合作,标出老师指定位置的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思考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等压线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小组讨论规律总结: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向高空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向低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高高低低)。

二、借助化学和生物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丰富地理实验,化解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学习的难点

美国有句谚语:“只有实践的钥匙,才能打开知识的宝库。”实验是地理教学中所采用的直观方法之一,自然界中的不便和不能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有些是可以通過实验得到,所以实验在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只有通过实验,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某些地理概念和基本原理,实验是实践的一个重要形式。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重视对地理问题的研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是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地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地理实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地理实验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在现实状态可以从化学实验的严谨步骤中学习借鉴,例如热力环流实验等。

三、地理学科与历史等其他学科的整合

讲“对流层气温的变化特点”时,可以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但是某些地区,在某种条件下会出现大气温度上暖下冷的反常现象,即逆温,可以引用“五月山雨热,三峰火云蒸,侧闻樵人言,深谷犹积冰”,让学生知道逆温确实会出现;讲“水能资源的利用”时,可以提到势能与动能的差别,让学生明白许多地理现象是有科学根据的,而且同物理紧密联系的,科学的原理是相通的;讲“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时,考虑到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化学知识,教师只要写出反应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问题就很清楚了。这样,通过对跨学科知识的灵活整合,丰富了地理知识的外延。

猜你喜欢
气压空气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我要买空气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神回复
早晨的空气真的好吗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近40年玉树地区地面气压变化特征分析
全程健康教育对高压氧治疗引起气压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