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体系,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2017-05-27 08:13王婉旭
中文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科普青少年科学

王婉旭

摘 要: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下,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新机遇,本文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如何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创新科技教育工作,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笔者作了以下思考: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54-01

Alberts先生(现任美国《Science》杂志主编,前美国科学院院)说:“目前人类社会面对各种挑战,最重要的事就是科学教育,希望科学家的思维方式能够变成社会上更多人的思维方式。”可见,科学教育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

创新和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也是我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摆上突出位置,这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与此同时,为配合教育教学现实需要,减轻中小学生在校负担,压缩学生在校时间,实行下午两点半放学,与家长工作时间形成明显矛盾,放学后孩子该去哪?“黑托管”安全隐患与教育质量,给学生、家长和政府带来很大问题。综上所述,笔者试提出创新科技教育工作的思路与方式:

一、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式

科技教育就是促进青少年从小接受各种科技文化知识的熏陶,开展有益的科学实验活动,课外科技活动以及有启发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培养青少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1.以讲座、展览等形式启蒙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技情趣和志向

首先要通过科技讲座、科普展览等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自然,增长见识,引发好奇心。参观博物馆,直观了解城市的历史、社会发展;再比如结合小学自然教材关于动植物、人体、水、空气、机械、声、光、热、电、磁、地球、宇宙等方面的知识内容,有计划、有专题内容设计科学课程和学习目标,邀请相关的水产专家、物理教授、农业专家到校进行关于《光的传播》、《彩虹的秘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讲座,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讲座,充分启发科学思维和想象力,引导青少年“卷入”科学奥秘的发现过程,对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丰富科技知识等都有较大的影响。组织学生听科学家和科技人才的励志故事和讲座,从他们人生经历中感悟成功科学家的献身科学素养和执着的精神,很有感染力和启发作用。

2.以科学实验、科技实践活动延伸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在青少年产生强烈兴趣和好奇心,并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上,提出一些学生常见的自然现象进行操作,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技原理意识。自然科学实验很多,诸如鸡蛋沉浮、磁力吸引、制作指南针、植物嫁接、叶绿素光合作用等科学实验活动。科学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要一丝不苟地忠实于观察、记录各项变化,取得相关数据,才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实验结果,发现科学秘密。科学实验活动一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又使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勇于挑战公认看法和权威学说,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伟大抱负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使得科技教育延伸和拓展。

3.以科技竞赛活动深化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科技竞赛活动是检验科技教育的试金石,是青少年相互学习促进的最佳渠道,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持续动力。积极开展青少年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如七巧板团体赛、亲子赛活动、科技创新大赛、明天航模竞赛活动等。学生在选定的科技活动项目过程中能较深入地钻研有关知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越高,就会越深入学习,就越会感到学有所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挖掘自身潜在才能,锻炼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全局意识,对独生子女的性格产生有益影响。

4.以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充实科技教育,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基地场馆,如动植物园、消防馆、生命科学馆、水电博物馆,加强直观科技教育活动;以户外观察活动补充科技教育,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利用科技夏令营、冬令营和春游、秋游等,开展知识性、趣味性的户外观察活动,因地制宜地、有目的地开展户外观察活动,使学生带着任务去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开阔眼界,积累材料,获取知识达到科技教育的目的。

二、创新青少科技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市围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力度逐渐加大,效果明显。但科技教育工作仍存在着薄弱的环节:一是我市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还不高;二是教育方法缺乏多样化,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三是家庭、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积极性不高,注重应试教育;四是科技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科技教育乏力。

1.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切实把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动员、依靠、组织全社会力量,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明确各级教育、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财政的职责。加强科协、团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各部门要密切协作,把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

2.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育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教育部门要把中小学教师的科技知识培训列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科技辅导教师在工作、进修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条件,调动教师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专兼职科技指导教师队伍。把辅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列入与教学的教师相同的评价系统,科技輔导员和被辅导的学生在参加科技、教育部门联合组织的科技活动中取得的成绩, 其辅导员在评优、晋级、职称评定等方面与担任教学的教师同等对待。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联合县科协在各中小学大力开展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校园内要建立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阅览室和科技制作室,促进科技教育工作的发展。

3.确保中小学科技教育经费的投入,青少年科技教育应有专门的工作经费保障

各县(市、区)财政要充分保障教育局、科协及有关单位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的专项经费。把该项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的财政预算中。要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活动奖励机制,对参加市级以上科技創新大赛、机器人比赛的获奖者和辅导员以及优秀组织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要设立县(市、区)青少年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为青少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从而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探索和构建科普教育新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吉林地区现有学龄前儿童9.5万名,其中市区4.5万名;小学生16万名,其中市区7万名;初中学生6.7万名,其中市区3.5万名,总计32.2万名,其中市区15万名,市区内小学及学龄前儿童11.5万名。未来我市科技馆建设,可考虑采取民办公助,市场化运行模式,即企业投入运营,政府(群团)公益扶助,高校智力保障,馆校合作活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持续发展。结合我市科技教育活动从三个方面构建新模式:

1.科学体验馆(设施体验):以开放式科教设施展示、体验,配合部分游乐项目,功能分区布局重点设置儿童游乐区(以角色伴演、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为主)、学生体验区(以小学、初中学生教学辅助科学仪器为主,如声、光、电体验;机械运动体验、机器人等)。

2.奇妙实验室(实验培训)配合小学、初中科学类专业课程需要,围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专业大赛辅导,突出实验教学和大赛培训,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孩子科技创新综合素质。重点开设学前儿童七巧板实验室,小学生“两点半趣味实验室”,解决小学生托管痛点;开设初中物理、化学等专业校外实验室,引进中科馆专业培训教程;建立创新大赛实验室,专业辅导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等高新技术推广普及,提升全市少年儿童科学普及水平。

3.科普拓展营(室外拓展):不做场馆面积要求,重点开展室外科学拓展。整合全市各级各类科技教育展馆资源,组成科普拓展联盟,对少年儿童定期免费开放。建立、扩展少年儿童科普基地,围绕自然探索、农事体验,不断丰富少年儿童科普拓展空间和内容。

参考文献

[1]张瑶.提升科普场馆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005(04):49.

[2]徐晓萍 科普场馆与学校相结合的科学教育课程与活动

[3]王一凡;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4]中国政府网发布《“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国办发〔2016〕10号文件通知)

猜你喜欢
科普青少年科学
青少年发明家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微科普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