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契丹人四时捺钵

2017-05-27 20:03曹布敦嘎
中文信息 2016年12期
关键词:辽河流域辽国契丹

曹布敦嘎

摘 要: 契丹族是北宋时期对当时历史发展影响很大的一个少数民族,契丹当地统治者的生活方式和捺钵有着深远的联系。契丹民族的四时捺钵活动和其所生存的环境又息息相关,其生活所在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是四时捺钵制度产生的根源,捺钵时间和捺钵地的选择无不体现了契丹民族当时所生存环境的自然资源特征,是契丹民族对他们当时自然环境的适应和调整,这种生活方式对整个契丹民族社会生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且这种制度被后来的金、元、清等朝代所承袭。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就地环境和契丹人的四时捺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认识契丹民族的四时捺钵制度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契丹民族 地理环境 四时捺钵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385-01

众所周知,内蒙古地处长城内外,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重要地带。这里曾孕育和培养出了许多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而契丹族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契丹族建立的大辽王朝,历时二百余年,开启了中国第二次南北朝的局面,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辽王朝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特别是草原丝绸之路的恢复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这些种种成绩取得的背后,无不与契丹人的“捺钵制度”密不可分。“捺钵”是契丹语,译成汉语为“行营”。专指皇帝出行时的临时住所。那么这样一种起到临时住所作用的捺钵,又是如何形成制度的呢,针对这一问需要我们结合当时契丹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进行深入探究和分析。

一、地理环境是契丹民族四时捺钵制度形成的根源

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辽国地处中国北方边疆,自然地理环境和当时的中原气候环境囧诡异,总体上讲,气候寒冷,多风沙,土地贫瘠,干旱少雨。如《行次奚山》诗即云:“奚山缭绕百厦深,握节何妨马上吟。当路牛羊眠荐草,避人鸟鹊噪寒林。赢肌已怯旃裘重,衰鬓宁禁霰雪侵。独爱潺湲溪涧水,无人知此有清音。”又《送祖择学士使北》:“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每食冰生盘,欲饮酒冻榼(kē)。见其君长时,国礼何勤纳。”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契丹地理环境冬季严寒,多雨雪,并且寒冷。进入春季之后,地区常常会出现大风沙尘天气,特别是辽国建国中期后,地区干旱少雨,旱灾频发。

辽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不适合发展农耕,地区广袤的草原和林地为契丹民族发展四时捺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但是四时游牧并不能解决契丹民族的衣食住行,特别是契丹建国早期更是如此,为了生存就需要向自然界获取更多的生活资料。辽国建立中期,契丹民族中衣食住行得到满足之后,契丹人将四时行猎当做练兵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延续下来。辽国境内的广袤草原和林地为野生动物繁衍提供了必要的场所,独特的自然资源,就为契丹统治阶级四时狩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再加上地区气候寒冷,契丹民族要越冬防寒,春夏要避暑,逐渐就形成了随着水草更替就畋畋渔的捺钵习俗。由此可以看出,契丹民族所形成的四时捺钵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契丹民族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选择了游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我国北方边疆独特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孕育了契丹民族特色鲜明的捺钵文化。

二、地理环境是契丹民族选择四时捺钵主要影响因素

作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契丹人来说,大都精于骑射,喜好行围打猎,皇帝和贵族们亦是如此。辽太宗时,辽王朝虽然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其国土已扩展到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但辽王朝为保持契丹族骑射善战的传统,永葆尚武之风,仍然过着“转徙随时,车马为家”的生活。冰融河开的春天到湖上捕鱼,叶落林疏的秋日去山中狩猎,赤日炎炎的盛夏躲進树荫乘凉,大雪纷飞的隆冬则钻进帐篷取暖。“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样一首诗形象地再现了契丹的生活场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辽王朝才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游牧特色的“捺钵制度”。辽朝皇帝一年四季大多在捺钵中度过。四时捺钵的时间差不多是平均分配的,皇帝及其周围的一行人,每3个月就要从一个捺钵迁往另一捺钵。他们至春捺钵的时间是正月上旬。至夏捺钵时间是四月中旬。至秋捺钵时间是七月中旬。至冬捺钵时间是十月以后。

1.春捺钵

春捺钵地点在鸭子河泺,亦称鱼儿泺,即今吉林大安附近的月亮泡,每年初春皇帝在这里捕鹅及凿冰钓鱼。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在水边及冰上进行的,所以在春捺钵进行的这些活动又称“春水”。在辽代前期,契丹民族的统治者的春捺钵地点主要长泺和鸳鸯泺等西辽河流域的河湖地带,当时西辽河流域分布着众多的湖泽,水草丰茂,环境优越,直到今天西辽河流域冲击平原上依然保留着很多湖泊。圣宗之后,契丹民族统治者将春捺钵的地点由辽河流域向着松嫩平原转移,由西南方向向着东南方向转移。圣宗在统合的25年间,契丹人在奚人聚居建立了中京,奚人称臣,这时圣宗就不需要经常到辽河流域狩猎。还有人认为,春捺钵地点转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西辽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辽河冲击平原自然环境整体趋于恶化,湖泽数量和面积持续锐减,所以后来春捺钵的地点主要在鸭子河泺。

2.秋捺钵

秋捺钵的主要活动是狩猎,主要地点在庆州西部诸山,故称“秋山”,也就是今巴林右旗白塔子。每届春水、秋山之时,除达官贵人之外,各属部首领亦来参加。春水、秋山活动主要是为了协调辽朝与各部族的关系。秋季深草和茂林中栖息着不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为了获取更多动物资源,同时也为了练兵,契丹人往往会选择在这样的地方作为秋捺钵地点。秋山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而且茫茫林海中存在多种野生动物,辽代从穆宗、景宗、圣宗和道宗直到天祚帝,秋捺钵都在这里进行。此外,分布大兴安岭西侧,今西拉沐沦河上源地区的平地松林也是契丹统治者常常临幸的秋捺钵地。

3.冬、夏捺钵

冬、夏捺钵亦称“消夏”和“坐冬”。其主要活动是由皇帝主持召集北、南臣僚会议,处理包括汉族地区在内的辽朝全境范围的军国大事。夏捺钵的主要地点是在永安山,冬捺钵的主要地点是在广平淀,都在庆州附近。右旗境内辽庆陵东陵墓内所绘的《四季山水图》,就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四时捺钵的情形。

结语

总之,“四时捺钵”,是辽的重要制度,是适应游牧文化而产生的统治制度,辽的政治中心不在哪一“京”,而是在不断游走的皇帝的“行营”之中。围绕着捺钵制度产生的相关礼制,是中原制度中所没有的,这是辽的独创。而纵观历史,一个民族独创性的具备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与特定时代对这个民族的态度,同时影响着这个民族自身的命运。不废鞍马骑射,始终保持游猎习俗和尚武之风的契丹族,像雄鹰一样在草原上掠过,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辉煌灿烂的辽文化依旧是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续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冬虎.辽金时期环北京地区生态环境管窥[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2]王飞.简述辽代的四时捺钵[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2)

猜你喜欢
辽河流域辽国契丹
宋朝官员:公费出国也不去
“神智体”里奥妙多
辽宁省辽河流域石油炼制排放限值的制定
辽河流域水生态管理指标体系构建
“一国两制”由契丹人首创?
辽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若干契丹大字的解读及其它
女真文“契丹”考
凤翥契丹
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术评估软件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