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再思考

2017-05-27 13:00李朝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市场机制文化创意产业博物馆

李朝源

摘 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提法近年来在大陆博物馆界一直方兴未艾,但一直无法突破发展的瓶颈。虽然国家出台一些政策,但是实践中对地方博物馆仍然是困难重重,本文试着从文化立法、博物馆改革、市场机制等角度来论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G269.2-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221-02

一、博物馆文化创新产业的分析角度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提法近年来在大陆博物馆界一直方兴未艾,但一直无法突破发展的瓶颈。虽然国家出台一些政策,但是实践中对地方博物馆仍然是困难重重,本文试着从文化立法、博物馆改革、市场机制等角度来论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关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论述者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角度来论述。如黄俊夫提出如何以创意的思维和创新的作为,透过专业人才培育的方法,养成博物馆具有“产出、研发与产制”、“产业化机制”、以及“品牌与行销”的能力,进而将博物馆丰沛的文化资产做为投注文创产业价值链中的重要元素。①黄美贤提出人才培育与进用是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极为重要的关键成功因素。②

第二,从经营营销角度来分析,彭映淳透过Robinette等提出感性营销理论,并归纳感性营销的相关文献,提出故事性、关联性、体验性、创意性、价值性等因素较容易获得消费者内心的共鸣。③

第三,从文创产品本身来论述,如李如菁剖析与厘清和博物馆文化商品相关的基本议题,包括:文化商品的崛起与定义,台湾博物馆文化商品的现状观察,文化商品在博物馆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功能,以及文化商品的本质。④林伯纶提出不同的博物馆类型会影响商品的发展与选择,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与科学博物馆的商品发展趋势有其质性上的显着差异,这三类博物馆的定位与收藏构成相异的对象符号、质感、故事与机能等设计转换的元素。⑤

第四,对于大陆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问题,单霁翔分别从博物馆从事经营活动的依据模糊不清,存在政策缺位。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管理与激励机制滞后。缺少足够资金投入和相关扶持政策等方面来论述。⑥

当然,也有从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发展角度来论述。如张子康等著《文化造城:当代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发展 》。但是对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从立法及从博物馆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文化创意产品等角度来论述,目前尚少涉及。

本文论述博物馆范围限于纯公益事业单位博物馆。关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各国各地区大同小异,皆强调经济效益,提供创造财富与提供就业。如台湾地区“本法所称文化创意产业,指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透过智慧财产之形成及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之潜力,并促进全民美学素养”。⑦

但是文化部等《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指导思想是“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种指导思想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首要考虑是社会效益。但在后结构主义思想影响下,强调去中心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其难度也会相应增加。

二、如何更好地促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良性发展?

(一)尽早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保障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有法可依

目前国家有出台文化产业政策,但对公益性博物馆相关性不是很大,如《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目前出台《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针对是文化创意产品。但在实践中,没有政策出台,各博物馆很难重视推进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但即使有政策出台,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在运作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同时没有法律法规也很难协调各个部门关系。从现实角度看,单单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立法可能性不大,但可参考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涵盖在文化发展法规中或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如台湾地区出台《文化创意发展法》,将博物馆涵盖在文化资产运用类别中,极大促进台湾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那么出台相应法律法规要注意哪些事项?

1.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与方式

如博物館知识产权保护往往是通过注册商标来保护,但是因为事业单位性质等原因,使得博物馆注册商标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正常使用,《商标法》对于商标使用的管理:“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这使得博物馆商标注册保护也面临被申请撤销风险。

2.财政方面问题

虽然目前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对文化产业进行扶持。但是根据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加强事业单位收入财务管理的规定》,对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博物馆完全不适用。同时事业单位经营性收入必须全额上缴财政,即使有按比例返还。但是在绩效方面,财政政策缺少支持,使得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即使做出突出贡献,也很难获得相应奖励报酬。

3.必须正视博物馆去行政化所要面临资源问题

客观地说行政部门掌握大量资源,一旦博物馆去行政化,加上取消行政级别。如果没有法律法规保障,会使其更加边缘化。

(二)通过对公办博物馆改革促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目前,由于事业单位改革推进程度比较缓慢,公益性博物馆基本上是全额拨款,很多博物馆担心一旦其文创产业做好,财政上变为差额拨款,甚至自收自支。但公益性博物馆改革是一个历史趋势。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因此,博物馆在去行政化过程中,其实是组织身份重新构建,即“我是谁”。 博物馆谋求发展必然会转变思路,从而重视文创产业。

因此,在公办博物馆改革中,一是在职称评聘改革中,要考虑文创产品等涉及知识产权作品,可以作为申报评聘条件。但是目前如《福建省文物博物、群众文化专业职务经常化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申报群众文化高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任职以来须在省以上报刊或省级群众文化专业理论刊物上发表过三至五篇有相当水平的群文专业学术论文。”文创产品很难作为参评条件。

二是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公益性事业单位发放绩效工资必须有政策支持才能发放。但目前机制下,博物馆在编人员对文创产品即使做出巨大贡献,也很难获得相应绩效奖励。因此,在政策上必须给予明确。

三是在博物馆理事会的章程中对文化创意产业应明文规定。博物馆建立理事会,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目前博物馆理事会作为决策监督机构在定位上还没有完善,因此在章程明文规范文化创意产业,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考虑因素。

(三)必须强化市场竞争机制

文化部等《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鼓励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以创新创意为动力,以文化创意设计企业为主体,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文化创意品牌,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研发、生产、经营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企业通过限量复制、加盟制造、委托代理等形式参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努力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此目前文创产品见效最快基本采用品牌授权机制,委托社会力量研发产品。

但是,在目前机制下,有些省份仅要求各博物馆每年上交两件文创产品,至于产品如何推出市场则是没有硬性要求。即便如此,很多博物馆对此动力仍然不足,认为这是“苦差事”。但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在城市文化发展扮演关键角色,有这样义务为社会提供服务。毕竟“文化反映了生活的方式,而创意则是推动文化演化的动力。

因此,城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工作便在于培育创意,将其内化为城市生活的主轴,以从生活中萌发源源不断的创意生命力。而城市于其中可以获得的不只是经济的利益,也保存了具备自身特性的文化,塑造居民对城市的认同,建立独特的城市形象与品牌。” ⑧如古根海姆博物馆最早引进“文化产业”概念,市场化运作带来巨大成功。

三、结语

因此,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导入具有经济产值的产业模式,提供且创造在地新的工作机会,促进地方性的产业结构转型;另一方面,在这个中介的过程,具反思性的社会行动者主体得以挪用这些历史文化与美学资源,重新建立自身和在地时间、空间认同与关系的建构。”⑨这大概就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所在。

当然,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博物馆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也有重大关系。但是,公办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在公办博物馆改革中有相應配套措施,为其提供制度保障才能更好促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注释:

①黄俊夫.博物馆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之可行性初探[J].科技博物,2015(19):77-98.

②黄美贤.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之关键成功因素[J].艺术教育研究,2015(29):77 - 110.

③彭映淳.文化创意产业感性营销之研究-以苗栗三义木雕为例[D].台北:台湾中央大学,2007.

④李如菁.沟通的“物”与“物”的沟通:谈博物馆文化商品的本质、角色与可能性[J].科技博物,2007(11):53-69.

⑤林伯纶.文化意涵、经验转换与设计思考:以博物馆商品为例[D].台北:台北艺术大学.2012.

⑥单霁翔.什么阻碍了博物馆文创的发展[J].光明日报,2016-05-06.

⑦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法[Z].2010-01-07,https://wenku.baidu.com/view/f88c968302d276a200292ec4.html.

⑧周德祯等著.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与实务[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1:122.

⑨殷宝宁.古迹活化、文创产业与美学反身性[J].博物馆学季刊,2016(02):58.

猜你喜欢
市场机制文化创意产业博物馆
以市场机制推动自愿减排 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博物馆
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机制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本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嵌入分部相关性的内部资本市场机制设计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