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探讨

2017-05-28 17:56杨玲玲
新媒体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电视编辑多样化探讨

杨玲玲

摘 要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电视新闻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电视新闻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电视节目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编辑水平的质量高低。文章论述了新媒体潮流下电视编辑进行多样化发展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视编辑多样化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 新媒体;电视编辑;多样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08-0165-02

近年来,新媒体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取得了迅猛发展并得到广泛运用,成为当今社会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和渠道,它的便捷性、多样性、广泛性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因此,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和挑战下,作为电视新闻核心部分的电视新闻编辑在此环境下更要不断的进行创新,顺应新媒体环境的要求,促进电视媒体编辑向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观众个性化需求,向观众提供优良的新闻内容的同时,更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 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势在必行

1)从技术发展角度看,新媒体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背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编辑方式、传播方式与传统电视新闻相比更为灵活多变,而电视新闻播出时间相对固定,播报也具有一定的规范模式。二者的差别是由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具有先天性。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在编辑制作方面新媒体和电视新闻都具有与较大发挥空间,是电视新闻赶上发展大潮、提升自身的突破口,为此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必须是电视新闻人努力的开拓与发现,也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由之路。

2)从节目的多样性看,电视新闻是集合了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要素的视听艺术,给观众带来的是新闻节目特有的艺术呈现。电视新闻编辑模式单一必然造成新闻节目的死板僵化,缺乏新鲜色彩,其艺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给观众呈现的是千人一面的刻板印象,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新媒体环境下,个性化需求是新闻节目的一大特点。新媒体具备更为先进的技术和编辑能力,有能力向观众提供与众不同的新闻内容。电视新闻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为新闻编辑提供帮助,使新闻编辑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让电视新闻所具有的真实性、感人性、权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从而提高电视新闻的艺术魅力。

3)从观众审美的角度看,電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是电视新闻形式上的创新,其目的也是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从服务观众的角度来说,电视编辑多样化是观众的需求,也是电视新闻发展的最大动力。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影响了观众的需求,反过来观众的需求为新媒体发展提供了土壤。电视新闻没有满足观众变化的需求,而是一味地固步自封,向观众提供单一形式的新闻节目,没有捕捉到观众希望看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新闻报道。例如,对火星的探测新闻,观众不仅期望了解最新的航天探测技术,更希望看到生动逼真的探测画面以及生动形象的解说。所以说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不仅是满足观众审美的需要,而是促进电视新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发展策略

近年来,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趋势下,电视新闻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受到极大的冲击,尤其在年轻群体中,手机已经取代电视,成为获取新闻的第一途径。因此,电视新闻编辑的改变势在必行。综合多方面因素,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应从以下角度着手。

1)因“闻”制宜,开拓编辑形式。不同内容的新闻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编辑手段和编辑形式才能适应不同特点新闻内容的风格。比如,时政类新闻强调事实的真实性、时发性,新闻编辑应当简洁清晰,风格适合严谨高效,不适宜过于繁琐、花样众多的编辑手段,也就是运动术语中的“短”“平”“快”。比如《新闻联播》中常有的外国国家元首来华访问,仅需要交代好时间、人物、事件即可,无需过多的评论或花边剪辑。与之相对,评论性新闻强调新闻与评论相结合,新闻要细节深入,评论要针对有效,即新闻编辑与评论互为表里。因此,新闻的编辑应当事实清晰,合理阐述,评论应当有理有据,深入浅出。比如央视每周末晚间的新闻评论节目《新闻周刊》,是在对一周之内发生的国内外重点新闻进行深入解读和独到评论,新闻编辑往往结合新闻内容的特色,辅之以图表数据说明,或者突出事件的原因,或者强调事件的结果,评论更是从新闻编辑的侧重点进行切入,展开有效评论,使观众看得懂新闻,理得清评论。

2)开拓创新,丰富编辑思路。在结合不同内容新闻的风格,因“闻”制宜的同时,更要拓宽编辑思路。新闻播报用语的编辑可以结合新闻内容和时下热点进行多样化的呈现,以便观众更好的接受和关注。传统电视新闻编辑规范化、格式化,有的缺乏新意,给观众造成审美疲劳,在吸引年轻观众方面更显得力不从心,电视新闻编辑可以在编辑新闻播报用语是可以适当采纳年轻人的语言习惯,结合新闻内容和时下热点,编辑具有新意的新闻播报语言,以获得了广大观众的接受和认可,更吸引年轻观众对新闻的关注,为丰富电视新闻的编辑思路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借鉴。此外,新闻的标题和栏目的标头是新闻节目或内容的门面,常常直接影响观众对新闻的接受度和持续关注度,新闻编辑人员应当根据内容的主旨和受众,结合时下流行的标题样式,对新闻标题进行悉心编辑。比如2017年3月19日播出的《焦点访谈》,标题一改之前“条幅式”的格式,只有新闻要点,而是在新闻内容基础上,在右侧角加上提示“老年群体要注意”,即重点提示老年观众,大大提升了新闻的针对性和受众的关注度,增强了新闻的有效性和可看性。

3)重点突出,拓宽消息类新闻的编辑策略。在众多新闻类型中,消息类新闻是“排头兵”,也是新闻受众最看重新闻的所在。消息类新闻肩负着实事求是和有效传递的双重属性,往往形成严肃、刻板、千篇一律的新闻风格,极易让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群体产生倦怠感和距离感,进而失去继续看新闻的耐心和动力。因此,积极创新,拓宽消息类新闻这一新闻中的“老大哥”的编辑策略迫在眉睫。新闻编辑们应当结合消息类新闻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拓宽消息类新闻编辑的多样性。比如,对于民生和经济类的新闻报道,应当注重对于事件的有效陈述和说明,并结合真实有效并且简明生动的图标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事件的关联点进行阐述,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评论,整个新闻报道就会显得重点突出,结合实际,引人入胜。此外,在报道国际国内重点新闻时,开设重点新闻解读板块,突出新闻编辑和报道的重点,提升受众对新闻的深入了解和解读。比如东方卫视的《看看新闻》,简要播报完重点新闻后,会安排两名主持人中的一名专门走向大屏幕,为观众深入解读该重点新闻,先是结合画面与图表数据的事件报道与陈述,然后是与现场的记者进行连线,由一线记者为观众带来最真实更是最及时的一线情况报道与反馈,最后是相关专家深入评论与观点呈现,整个新闻消息的呈现由浅入深,重点突出,有细节表达更有思考,有一线事件的视听冲击,更有事件背后因果和指向的深入评论,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新闻体验,也大大提升了新闻的可看性和传播的有效性。

3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媒体的诞生和蓬勃发展,也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带了全新的挑战。在新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必须积极汲取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和思路特长,努力掌握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技术的发展、新闻内容的角度和受众的要求深入思考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多样化的原因和出路,丰富编辑思路,拓宽编辑策略、开拓编辑形式,将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挑战变为机遇和契机,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为电视新闻的带来新的增长点,推进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华炜.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17):137-138.

[2]赵敏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J].科技传播,2012(19):95-97.

[3]黄玲玲.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探讨[J].科技传播,2016(2):201-202.

[4]董凌云.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J].科技传播,2016(5):57-58.

[5]刘钊.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J].科技传播,2015(9):115.

猜你喜欢
电视编辑多样化探讨
试论广播电视编辑角色的定位与转变
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浅谈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