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布局 应对“无现金社会”挑战

2017-05-30 10:48李庆余
新金融世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无现金银联扫码

李庆余

近来继杭州和武汉后,陆续有天津、福州、贵阳等城市相继宣布加入支付宝的“无现金城市计划”,将在8月第一周,共同打造全球首个“无现金城市周”,实现商业消费、交通出行、公共服务这三大领域90%场景移动支付目标。从现金支付到银行卡支付,再到移动支付,支付市场快速发展,央行发布的《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去年银行卡取现业务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取现179.98亿笔,金额65.50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30%和10.46%。与之相对应的是,2016年移动支付业务257.10亿笔,金额157.5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和45.5g%,移动支付业务呈现的爆发式增长,预示着以“无现金城市”为先驱的“无现金社会”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无现金社会特征

“无现金社会”是指多数交易场景中实现交易媒介的数字化,即从支付或者流通的形态上,部分纸质货币演变为电子货币,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一是更便捷,覆盖吃喝玩乐行、政务金融医疗等方方面面;二是更环保,减少了现金投入成本,节约货币制造成本,减少碳排放及货币交易中的细菌传播机会;三是更高效,支付可以瞬间完成,少排队,不用点钞,加速经贸资金流轉,使社会信用体系更完善;四是更安全,不会出现假币问题,减少抢夺偷盗犯罪,有助于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能够有效识别、防范和打击非法现金交易、行贿受贿等有关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银行应对策略

马云说过,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无现金城市正是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下推进的。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支付宝、微信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639.02亿笔,金额99.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3%和100.65%,支付流水已经超过中国GDPo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崛起,正在颠覆传统的现金交易方式,给银行最基础的支付业务带来巨大冲击,能否创新求变、及早布局,是银行能否勇敢迎接挑战、开展绝地反击的关键。

丰富掌上银行功能。打铁还需自身硬,银行首先要在移动服务上进行深挖,拓展包括扫码支付、NFC在内的手机银行新功能。通过服务模式及业态创新,打造个性化、专用化等模式的支付场景,满足个人消费、家庭消费、汽车消费、医疗健康消费等具有基本需求。用户更加便捷性的各项操作功能,真正实现银行从“身边银行”升级到“身上银行”。

拓宽互联互通空间。借船出海,运用好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平台,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实现了不同银行机构之间二维码的互联互通,持卡人通过银行APP可以实现银联云闪付扫码支付,商户不再为了支持多家银行渠道,要摆放很多二维码来支付,银行扫码支付真正迎来了互联互通新时代。银联扫码支付帮助商业银行有效整合了不同机构的海量商户和用户资源。银行要抓住机遇,通过收单方式升级,发挥商户资源优势。遵行互联互通原则,发挥银行整体优势,有效抵抗来自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地盘抢占、入侵。

强化厂商合作谋共赢。银行积极与手机厂商开展合作,发展基于NFC的全终端(即在手机内集成NFC天线和安全芯片)移动支付模式,通过空中发卡流程,将银行经过动态加密的信息集成到安全芯片里,再通过NFC传递交易信息完成支付,不断推出Apple Pay、Samsung Pay及Huawei Pay等支付方式。

加大营销吸引客户。使用“免费”或‘减少收费”留住用户,技术进步必然会降低相关成本,在近期已经暂停收取同行异地取款等多项费用的基础上,银行要进一部清理,再主动减少收费。完善积分规则,充分宣传银行各大优惠活动信息,增加用户黏度,让更多的用户使用银行的移动支付业务,促进线上消费;开展网购、支付返现活动,聚集人气。

建设安全支付环境。随着信用卡、网络购物欺诈犯罪、支付内控管理薄弱,以及在开放虚拟网络下技术上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不断出现,信息安全成为“无现金社会”面临的最大考验。相比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虽具备更完善、更成熟的风险控制经验、体系和模型,但还需不断完善:首先健壮计算机网络。网络是各类支付渠道、各种支付手段运用的关键。在网络系统处理能力、信息流通能力、连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一方面加快量子通信网络建设,真正实现无条件安全网络通信;另一方面建立起实时、动态、给力的安全监控和预警机制。其次加大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并且转化成数字代码进行身份识别,具有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等特点。

猜你喜欢
无现金银联扫码
脐橙连上物联网 扫码便知“前世今生”
山之高
银联优惠日 油惠享不停
“云闪付”一站式健康出行银联
中国进入“扫码”时代
银联钱包
『无现金社会』的喜与忧
无现金时代
无现金社会慢慢来
“无现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