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镇化发展启示与思考

2017-05-30 22:42张碧红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9期
关键词:美国城镇化金融

张碧红

【摘 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经验。美国城镇化走过了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研究和分析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再结合我国基本情况,有利于我们吸取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美国;城镇化;金融

【中图分类号】F299.2;F29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9-0135-03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一次经济社会全面而深刻的转型与变革,是一种向全社会快速地普及现代发展文明的方式,不可逾越。本文从发展方式、资金筹措、产业发展、泡沫风险、建设规划5个方面了解美国城镇化的概况。当今时代,全球的经济正在快速地增长,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应当紧随世界的脚步,从美国城镇化中吸取经验以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1 美国城镇化概况

(1)发展方式。为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美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台了许多为乡村提供发展机会的相关政策,使其城市化过程并未出现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情况,而是各个地区的人口此消彼长,城市与乡村之间除了人口密度不同以外,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也基本是均等的。在发展城市的过程中,并没有放弃乡村和农业,而且生活在嘈杂城市之外的村镇居民的幸福指数高于市内居民,美国的城乡差别不大。

(2)资金筹措。二战结束后的30年里,美国为了更好地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建立了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其中包括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修建州际高速公路。但在此过程中,美国的筹措机制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基础设施过度依赖财政拨款,其并未按照预算资金来花费,使得資金的使用率较低;同时,过度依赖于政府筹资,致使相邻地区之间的路网联通工程难以推进。因此,导致了不同地区、城市间的很多基础设施都无法正常施工,充分暴露了美国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

(3)产业发展。在城市中创建主导产业,走多元化发展战略。城镇的发展与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为了让城镇更好地发展,积极寻找社会各层次的力量,同时更加关注小城镇的发展。很多小城镇的发展并不是依靠政府的力量,而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依靠市场经济和居民自身的抉择,因此社会经济是小城镇的主要发展建设力量。为了防止出现重复建设,政府在小城镇的水电路气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考虑十分长远,很多基础实施项目使用年限多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果城市不注重产业的新陈代谢,就有可能导致产业逐渐衰退,就业率下降,人们就会去选择去其他地方以便自己能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人们的离开就会导致该地人口减少。因此,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4)泡沫风险。美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巨大的社会风险,特别是2008年次级房贷危机。美国的房地产价格出现过10年(1996—2006年)连续上涨,然而随即(2007年)出现了持续地下跌。在价格持续上涨出现泡沫过程中,普遍认为价格不会下跌,能延续上涨趋势;但当泡沫破裂时,又不顾一切,急于平仓。无论是以先前的地价泡沫还是近期的房价泡沫,对美国的经济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5)建设规划。在城市化过程中会涉及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比如城镇的布局、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结构的变迁等。因此,城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宏观的指导与调控。美国城市的规划必须经过专家的评定和市民的讨论,一旦认可之后,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不可以随便更改。创新理念和超前意识对城市规划的编制是极其重要的。在规划的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当前,更要放眼于未来,才能编制出科学性、前瞻性、可持续性的发展规划。

2 美国城镇化的经验启示

(1)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推进阶段,人口不断向高密度空间集聚,尽管将来城镇化程度越来越高,也还是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城乡之间的主要区别应是人口密度差别而不是其他。城市的建设是必要的,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农村的优化,使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上的待遇是均等的。

(2)要探索投融资机制。对比中国与美国,目前我国的地方政府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管控和监督,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可能存在较大的隐患,需要充分的预估与考量。在有效发挥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体制优势的同时,要积极探索项目融资、公私合作等筹资方式。

(3)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当今社会越显重要。时代的淘汰机制更新得越来越快,城市的产业发展更应当紧随步伐,不断创新升级,否则城市有可能出现产业不断衰退、就业机会减少,进而导致城市人口去其他地方寻找新的就业机会的情况。产业是城市最根本的基础,同时创新也是产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紧抓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要管控地产泡沫风险。目前,我国房地产形势较为复杂严峻,部分地区房地产库存量大,消化周期长,因此必须吸取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教训,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采取有效的“去库存”措施,避免出现泡沫破裂现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人地挂钩政策,能够有效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设用地供应,有利于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住房问题,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要科学指导规划建设。适当的政策干预对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要在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区域统筹协调等方面科学指导,以实现我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城市空间结构搭建,人口密度安排,基础设施合理布局,还要避免城市规划出现剩余或者不足等现象。要以科学的理念和长远的眼光指导推进城市规划建设。

3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从发展速度看。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步伐,城镇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比重迅速增大,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据统计,2016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57.4%,比2012年末提高了4.8个百分点;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6万元,比2012年年末增加了39.3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呈现快速增长。

(2)从城市数量、规模看。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我国城市数量由少到多,城市规模由小变大,城市质量由低到高。截至2016年年末,我国城市数量为657个,其中直辖市有4个,副省级城市有15个,地市级有278个,县级市有360个。全国建制镇数量达到20 883个,比2012年末增加1 002个。按市辖区户籍人口划分,在地市级以上城市中,有121个城市人口规模达100万~300万;有13个城市人口规模达300万~500万,有13个城市人口规模达500万以上。2015年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4.1万km2,比2012年增长了13.3%。

(3)从产业结构看。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为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空间和平台,产业结构反映城镇化水平。我国2015年地市级以上城市地区GDP为428 359亿元,比2012年增长33%。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2 708亿元、187526亿元、228 124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38.1%、17.9%、43.3%。三次产业生产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43.8%和53.2%。从产业占比看,第三产业成为新常态下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结构调整的效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渐显现。

4 金融支持我国城镇化的思考

党中央、“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进“四化同步”,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历史任务。2014年3月,國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未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对新型城镇化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等基本特征进行定义,突出人口城镇化这一核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那么金融应如何发挥“杠杆”作用,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

(1)找准方向,突出产融结合。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聚集和生产,而是通过产业带动,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因此未来应该突出产业带动、产城结合的效果。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和自身的信贷产品,适时介入,寻求未来可持续发展策略。一是要以工业园区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带动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促进园区建设全面提速,并以此来加快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以农业人口转移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支持规划区域范围内安置房和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县域经济特色,夯实县域产业基础。通过路网修建、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为周边劳动力创造充分机会,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

(2)明确重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资金主要投向包括基本人居环境、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支撑等方面,由此产生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对地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金融机构要明确支持重点,解决区域性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融资需求的问题。一是公共基础设施工程,要实现城镇化目标,应确保提供均等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更应该让城市周边的县级地区、乡镇地区感受到城市人的待遇。让农村人真正地从生活、出行、食物等方面实现彻底的改变,平等享受城镇化带来的利益成果。例如,在教育、卫生、农村医疗等方面提供较好服务,包括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医院、养老院的修建等,为人民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等。二是交通设施建设,要加强道路、通信、水电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路网的修建,包括城市新区的道路规划和乡镇的通建制村水泥路等。例如,支持能够打通连接新区通往主城区、乡村通往县城的道路,加强农村与城市联系,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突出效益,确保强农惠农。要支持政府关心、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要能够体现支持地方“三农”经济发展,能够起到产业升级、农民增加收益的作用。一是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加大对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污垃治理、农村危房等改造、文化教育卫生等配套文化设施建设、配套便民商业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开发等投入,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同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民切身利益,体现支农惠农利农的效果。二是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城乡协同发展。通过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双高”基地建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等,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扩大产业辐射范围,将农民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

参 考 文 献

[1]王旭著.城市美国:美国城市经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克强.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

[3]王海燕.美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和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13(36):5-10.

[4]黄宁阳,陈晓峰,杨俊怡.美国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启示[J].湖南农业科学,2015(11):122-124.

[5]马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5).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美国城镇化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P2P金融解读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