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区背景下山东农产品出口前景探析①

2017-05-30 02:51蒋丽娜张卉
中国商论 2017年9期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山东

蒋丽娜 张卉

摘 要:区域贸易自由化是当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下的一个主要和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区域贸易自由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关乎民生的话题——农产品贸易。本文以中韩自贸区的建立为背景,就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过程中的敏感问题——农产品贸易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以距离韩国最近的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中韩自贸区 山东 农产品贸易 出口建议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c)-062-02

1 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

中韩两国1992年8月建交,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中国和韩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十分频繁, 2002年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仅为21.7亿美元,2014年众多的产品贸易中,农产品贸易额达52.2亿美元,是2002年的一倍还多。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农产品贸易伙伴,在对韩农产品出口方面占据比较优势。而韩国农业资源不如中国丰富,它只是中国的第三大农产品贸易伙伴,农产品生产成本要比中国高很多。同时由于种种原因韩国国内粮食的产出量有限,难以满足国内居民的需求,从具有优越地理位置的中国进口农产品势在必行。中韩两国能够进行很好的贸易往来的另一个原因是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互补,中国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为初级加工产品,而韩国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较高的加工类农产品。

山东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但非强省,受科技水平和加工深度等因素影响,其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这一缺陷严重制约了山东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GDP的提升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为了减少对本国农产品生产商的冲击,韩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进一步提升了对山东省农产品的进口门槛。其中使用比较多的一个方面是检验检疫标准的日趋严格,从而导致山东省对韩国的农副产品出口压力越来越大。不过自从中韩自贸区建立以后,这种限制将会不断取消,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将创历史新高。

2 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2.1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中韩两国实现自由贸易后,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伙伴国成本低的产品所代替,新的贸易得到了创造;贸易转移效应是指一国把与同盟外低成本的某个国家的相互贸易转变为与同盟内高成本成员国间的相互贸易。我们可以通过图1直观地看出,贸易创造部分为Q1Q2和Q3Q4部分,贸易转移为原来的贸易量从B国转移到了C国。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两国经济利益的共同发展,相对于美韩农产品贸易而言,山东省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比如地理位置的优势,并凭借这一竞争优势占据了韩国农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

2.2 规模经济效应

山东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斷提高,机械化运作使得山东省的农产品生产具备了规模经济优势。韩国贸易保护倾向严重,尤其是对农产品市场采取严密地保护。韩国历来一直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方式对我国尤其是山东省的农产品进行抵制,势必会减少山东省对韩农产品出口的数量,即使山东省在这些农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双方取消或降低某些商品的关税,农产品贸易相对而言更自由化了,从而降低了山东省对韩农产品的出口成本,扩大了出口数量,提升了对韩国农产品市场的占有率。

2.3 竞争加剧效应

中韩自由贸易区建成以后,两国进入双方市场的可能性增加。这样韩国内部市场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来自中国尤其是具有规模竞争优势的山东农产品的竞争。由此竞争压力韩国内部企业将不断提高本国农产品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农产品在本国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山东的农产品企业也不会忽视这一点,从而加剧了双方之间的自由竞争。

同时,针对未实现零关税的农产品贸易,又不存在非关税壁垒的情况下,山东省会加大出口力度,抢占韩国内部市场。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实施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更将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对于山东省开拓韩国农产品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中韩FTA背景下山东对韩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歧视性政策依然存在,非关税壁垒愈演愈烈

在众多的产品贸易中,农产品贸易一直是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韩国由于自身农业资源的限制,需要从具有地理优势的山东省进口农产品。虽然中韩自贸区建立之后取消了若干关税壁垒,但是韩国对本国农产品市场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政策,对山东农产品设置的非关税壁垒依然很多。据山东省农产品质量检察检疫总局的统计,韩国对来自于山东省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验非常严格,如韩国对来自美国、欧盟等国家的农产品的抽检率为3%,而对山东农产品的抽检率却为6%。这必将导致山东对韩农产品出口被退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严重挫伤了山东对韩出口农产品的积极性,不利于中韩自贸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3.2 韩国内部农民的抵制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邻,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必然使双方农产品贸易更为频繁,山东省凭借自身的比较优势可以生产出价格低廉的农产品,这一举措势必会对韩国的农产品市场造成冲击。虽然近几年韩国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比以往下降很多,但这并没有导致韩国政府忽视农产品贸易。在中韩自贸区建立之后,韩国会遵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对山东省以及我国其他省份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但当地农民抵制情绪的存在使得韩国表面上降低进口标准实则提高贸易保护,同时韩国政府为了本国农民的利益,对部分农产品的开放持非常谨慎的态度,本国农民生存的来源是政府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3.3 山东对韩出口的农产品质量不高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难以做到标准的机器化生产,所以只能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模式。同时生产者对食品质量要求不高,食品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检验检疫标准不够完善,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再加上韩国实施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我国出口到韩国的农产品市场销量情况可想而知,所以目前在中韩自贸区建成之后,当务之急是提高山东省出口农产品的质量。

3.4 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反倾销案件此起彼伏

山东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人口众多使其在农产品生产上具有人力资本优势,农产品产出成本相对于韩国而言较低,所以在农产品销售价格上占据比较优势,韩国以价格低于本国为理由不断发起反倾销调查案件。从中韩两国进出口产品结构分析,两国间的贸易很明显地属于产业内贸易,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可知,两国的市场竞争应当非常激烈,贸易摩擦必然增多,这将阻碍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的顺利实施。

4 中韓自贸区背景下山东农产品出口发展的对策

4.1 进一步细化完善中韩自贸区协定内容

中韩自贸区建立之后,很多贸易的完成都遵循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协定在两国交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自由贸易协定多是一揽子的全面协定,具体领域的合作规定不明确,内容分析容易出现分歧,所以为了解决部分贸易争端,必须从源头出发,不断细化和完善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比如重新拟定韩国当地农民抵制的敏感性农产品的出口协定内容。

4.2 灵活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提高农产品竞争优势

世界贸易组织将农业补贴分为“绿箱”补贴、“黄箱”补贴及“蓝箱”补贴,各种补贴对农产品生产产生的作用相差是很大的。其中“黄箱”补贴主要以价格补贴为主,通常对贸易会产生扭曲作用,WTO规定政府需要承诺削减范围。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但非农业强省,在出口农产品方面仍然不具备优势,因此应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灵活运用WTO规则中的“黄箱”补贴政策,规避非关税壁垒带来的一系列风险,从而使得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

4.3 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山东省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其他省而言较为丰富,在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生产农产品的成本较低,而且大部分出口的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了约束韩国提出的技术性限制措施,山东应加大农产品科研投入的力度,使农产品生产向专业化生产、多样化生产、个性化生产、品牌化运作等方向发展,深化农产品加工,提高出口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保持对韩农产品出口的规模和水平。

4.4 通过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

在我国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方式比较简单,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模式,山东省也不例外。在这一模式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普遍存在标准化程度偏低的特点。农产品生产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再加上韩国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实施的严苛的技术贸易壁垒,山东省在出口农产品时质量很难达到其要求的出口标准。因此山东省应尽快建立起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规范生产、严格监督、提高质量、保障出口,减少因技术壁垒导致的贸易争端的发生。

4.5 实施政府公开信息制度,加强农产品生产商的交流与合作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作用,及时提供最新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将韩国关于农产品方面的最新政策法规以及市场变化趋势呈现给农产品生产商,让生产商及时掌握信息,根据信息调整生产策略,提高农产品自身竞争力,规避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潜在的贸易风险。同时针对山东省农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的牵线搭桥,不断规范协调农产品生产企业内部的冲突,增强其凝聚能力,避免省内同行业企业的恶性竞争,提高山东省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士彦,张一凡,马越.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历程及前景展望[J].新经济,2015(3).

[2] 司伟.FTA背景下中国与潜在自由贸易伙伴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2012.

[3] 孙帮俊,王娜.浅谈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J].商业经济,2012(9).

[4] 韩伟.FTA背景下的中日韩农产品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5] 韩一军.2014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特点及展望[J].农业贸易展望,2015(3).

①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15WG43)。

猜你喜欢
农产品贸易山东
开放的山东,乘风前行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冬奥会背后的“山东力量”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中巴农产品贸易格局变化及其产业内贸易增长的实证分析
中韩FTA实施的效应研究
中国对俄农产品贸易分析及对策
碳关税对世界经济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