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企业化财务管理的思路探讨

2017-05-30 04:15刘倩
中国商论 2017年9期
关键词:工作思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刘倩

摘 要:本文以企业化财务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实施企业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性,以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企业的异同点,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推进事业单位企业化财务管理的思路,以期为企业化管理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 财务管理 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c)-072-02

客观而言,目前各事业单位在推行企业化管理的过程中,因受到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全面应用仍然存在一定阻滞,缺乏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整体管理机制仍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围绕这一课题展开研究与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1.1 资金管理问题

一是资金预算计划不合理。由于对预算观念的认知偏差,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和编制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合理现象,既没有科学、合理地制定预算计划,也没有按照既定的预算计划安排资金,甚至连续套用往年预算计划,没有综合考虑当前单位的具体发展情况和目标,导致资金周转、负债运转等问题频发。二是应收账款缺乏监管。部分事业单位因人事变动频繁,且未妥善办理离职交接手续,导致单位应收账款无人问津,且无人跟进,迟迟无法解决,最终形成呆账、死账,严重威胁了单位的财务运作和持续发展。三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大量资金盘在账户上,无法进行理财或者投资,造成资金的浪费。资金的使用需要上级部门的层层审批,手续繁杂,批复时间长。四是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是保障单位管理整体有序运行的核心,能够有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但部分事业单位并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内部审计不作为,激励机制缺失,最终造成单位资金流失严重。

1.2 成本核算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收支项目由国家拨付经费收支逐渐过渡到核定收支转变、超支不补、定额或定向补贴。这期间,相关会计核算的内容和重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更注重成本核算。具体地说,在事业单位体系中,经营性事业单位存在经营性业务,因此会根据不同业务选择不同的会计基础进行核算。一般情况下,对经营性业务的成本核算采用的是权责发生制,而对非经营性业务则不进行成本核算,仅采用收付实现制。由于不计算成本,也就难以对非经营性业务进行正确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再加上两种业务属性的高度近似,难以明确界定,从而导致费用更难合理分摊,成本无法准确核算。如此,不仅削弱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能,也有碍于国家预算资金的有效使用,造成国有资产的无端流失。

2 事業单位企业化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受到体制、意识等因素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人员管理、内部控制监督等环节都存在一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干预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财务管理制度要与发展现状相适应,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优化措施,及时调整工作侧重点。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两者不仅管理重点不同,且工作特点和会计对象亦不相同。其中,事业单位经费无须实行经济核算,是由公共财政统一支出,所以绩效最大化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而企业化财务管理模式则更注重对于财务收支计划和核算、财务预算控制、财务状况分析和考核,关注资金运作的合理性,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资金的作用,因此,在企业化转型过程中,汲取企业财务管理的优秀经验,更有益于事业单位在企业化管理后的稳定发展。

3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异同点

3.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同点

首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所遵循的会计准则和主要的财务通则等均由财政部制定,都要不定期接受各类监督和检查,比如每年必须进行会计信息质量和预算执行情况抽查,所得税汇算清缴、税收履行检查等。其次,在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方面基本相同,同样遵循真实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等基本财务原则。最后,两者在财务项目的设置、财务项目的核算内容、财务分析方法的应用等方面亦存在一致性;对报表构成、报表要素确认、信息质量要求、计量报告方法、核算原则等方面也存在高度近似,有着相同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规定。总而言之,两者不仅在核算与报告的原则上形成了一致性理论指导,而且在财务确认、计量的方法上也达成了一致性认知。

3.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不同点

首先,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性质不同。事业单位通常为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单位,以服务群众为工作目标,不是以盈利为运营目的;而企业的目标、目的则截然不同,企业经营旨在实现利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在财务处理上更多地考虑实际影响和社会效果,而非收益。企业财务管理则主要考虑如何集中盈利、资源配置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等。其次,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资金形态不同。事业单位资金通常由政府财政划拨,属于专项资金,如事业单位要开展一项工程,需先向政府提交资金申请,而事业单位投入工程的资金也是不存在收益或回报的,所以可称作是单流型资金模式。企业资金则是由内部股东出资或是通过融资借贷而来,因而进行项目投资必须是追求高回报的,是以事后收益的高低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所以可称作是双流型资金模式。最后,事业单位与企业资金的用途也不相同。事业单位使用资金是以建设社会形态为目的,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群众利益为基础。企业资金的使用则是以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宗旨,以保障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为目标,不仅要为成本收益使用资金,还要为避免淘汰使用资金进行风险评估、技术研发等。

4 推进事业单位企业化财务管理的具体思路

4.1 加强单位成本管理控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第一,要全面落实完全成本核算,而且要参照企业成本核算模式进行,而非继续沿用以往那套“内部成本核算”模式。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及领导应端正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将其纳入财务重点项目,结合单位具体运营现状来构建符合发展目标的成本核算体系,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力争以最小消耗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第二,要推行权责发生制,以企业财务准则为依据构建会计体系,对单位会计科目进行合理删减和增加,以保障单位会计科目的合理性、科学性;同时,按照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计提折旧,并进行费用分摊,达到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相符。第三,重视并强化成本费用管控。成本管控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资金的运行效率。因此,企业化的成本管控模式,即是力求最大限度节约成本费用,降低物件损耗,有效控制成本。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设置合理、统一的会计科目,以完善成本控制和收入配比管理。比如,对国家拨付的事业费管理采取《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核算,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应按新会计准则要求,结合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特点,选用新会计准则中通用的科目;而对于不能够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但又是会计工作中的重要科目,则可统一另行设置。此外,还要将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落实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彻底改变以往浪费后再控制或是只注重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观念。第四,统筹事业费用或者支出。不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各项费用支出,比如采购成本支出、销售成本支出、管理费用支出等。现实中,企业对费用支出的控制相较于事业单位更为严谨,“从自己口袋里拿钱”的思想始终影响着企业对资金的高度控制。因此,企业化后的事业单位,要汲取企业优秀经验。比如,在采购成本支出控制方面,重点研究原辅材料市场和采购策略,按照货比多家、比质比价、择优选择等原则按需采购;在管理费用支出控制方面,重点核查接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项目,采取严格的审批手续以确保每一笔支出的用途与作用相符。

4.2 完善单位资金管理体制,突出资金管理作用

第一,事业单位要加强对资金的统一管理,集中调度和有偿使用,建立健全内部资金循环机制;同时,要加强资金结构管理,确保资金构成的合理化。合理的资金占用结构是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的前提,所以事业单位在开展企业化财务管理活动时,必须学会灵活运用财务测算方法,扭转资金配置上畸轻畸重的现象,走出以往被动等待应收账款回笼的窘境,采取主动、多变的结算方式,以提升单位财务部门对资金运筹的调控力度。第二,要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严格按照企业化财务管理标准和规则,及时进行款项对账,存货的盘查清点。以2016年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为契机,全面摸清家底,核实资产,梳理账务,为计提折旧等奠定基础。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需做好资产评估,确认价值及权益,履行相关报批手续。

4.3 设计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与成本核算模式

第一,设计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核算模式,首先要将“累计折旧”科目一并纳入固定资产的构建、使用、处置等设置中,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以保障會计核算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每一个财务年度的决算表中必须详细列明固定资产增减情况,同时根据年末固定资产实际折旧总额来填报下一年度预算报表以及申报折旧基金。第二,以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环节多采取收付实现制,而企业化财务管理则可针对不同业务和管理要求,适度选用权责发生制核算。也就是说,事业单位企业化财务管理下的成本核算并非完全套用固定的会计核算方式,而应以权责发生制为主,对于部分资金的管理仍沿用事业单位原会计核算方式。比如,总账和报表采用企业财务准则反映,事业经费采用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以附表和辅助说明的方式反映。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采取何种会计核算方式,都必须将其纳入内控制度管理范围,确保财政收入与经营性收入的界限分明。

5 结语

企业化管理模式是事业单位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改革政策的必然趋势,不仅有利于优化事业单位整体管理体制,也有利于提高整体综合经济效益。因此,实行企业化管理后的事业单位应重视并加大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以帮助事业单位尽快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的企业化管理,实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少琳.推进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对策建议[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6(6).

[2] 孙璐.加强事业单位企业化财会管理工作的探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9).

[3] 段彩花.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对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优化作用解析[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6(4).

[4] 李玲玲.基于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视角下的会计核算基础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

[5] 徐颖.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营的财务管理创新方式探讨[J].中国经贸,2015(4).

猜你喜欢
工作思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新形势下油田党群工作思路的探索和研究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防与保卫重组后的工作思路探析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确立“1121”工作思路,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