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气肿疽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7-05-30 10:48白旭燕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

白旭燕

摘 要:牛气肿疽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夏季多发,呈地方性流行,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会比较高,会对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牛气肿疽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6-0050-01

1 病原菌

牛气肿疽病是由气肿梭菌而引起的,气肿疽梭菌是一种粗大杆菌,该菌会在肌肉(特别是股部肌肉丰满部位)和披上组织引起的气肿和肿胀,其两端钝圆,长大约有2~8μm,宽大约0.5~0.6μm。

该菌是杆状细菌,一旦在菌体的周围形成芽孢,则对消毒药、湿热及寒冷等各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抵抗能力。该菌可以运动、无荚膜,在病牛体内外均可形成芽胞,进而产生不耐热的外毒素。因此,土壤一旦被这种细菌感染,芽孢就会长期生存在土壤里,这种被土壤污染的饲草或者饮水,经口进入牛体,再由口腔和咽喉创伤侵入组织,也可由松弛或微创伤的胃肠黏膜侵入血液。

2 流行特点

牛气肿疽病一般多感染与黄牛,病牛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发病的病牛年龄通常在0.5~5岁之间,1~2岁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

3 传播途径

病牛是该病的主要来源,因此该病会呈地方性流行。

3.1该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消化道,深部创伤感染也可能诱发该病

3.2病牛的排泄物、分泌物,病牛接触过的饲槽、饮水、土壤都可能成为传染性来源

3.3蚊虫叮咬,夏季放牧最易通过该途径传染,因此该病有一定的季节性

4 臨床症状

病牛一旦感染该病,潜伏期一般在3~5d左右,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偏高,有的甚至达到41~42℃,食欲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反刍停止,会在肩、股、颈、臂、胸、腰等肌肉丰满的部位发炎甚至肿胀,肿胀部位皮肤干硬且呈暗黑色,将肿胀不问穿刺会流出含有气泡的黑红色液体,并伴随有特殊臭味,周围组织水肿,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的病牛,还会出现呼吸加速,一般病程大约在2d左右。

叩诊有明显的臌音,按压肿胀部位有捻发音,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肌肉震颤和痉挛,甚至呼吸困难,不能站立等症状,大多数会在出现这些症状后的1~2d内呈急性而死亡。

5病理变化

牛感染该病死亡后,尸体会迅速腐烂并且呈膨胀,天然孔会有带泡沫血样的液体流出,病变肌肉处呈黑红色,伴随有酸臭味,肝肾因充血而肿大并呈暗黑色,局部淋巴结充血肿胀,其他器官呈败血症的变化。

6 诊断要点

初步诊断科根据临床症状以及发病原因做出判断,但是确诊需要化学实验的方法。初步诊断要点:

(1)肌肉出现水肿,叩诊有捻发音;

(2)肌肉切面呈海绵状,呈暗红色;

(3)肌肉切面会流出红色液体,并含有气泡伴随有酸臭味。

由于该病的临床症状与炭疽、巴氏杆菌病及恶性水肿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初诊时会出现误诊。

牛气肿疽病与巴氏杆菌病的区别在于:巴氏杆菌病是皮下组织和肌肉出血,全身性急性败血症变化,内脏器官出血,用手按压水肿部位会出现明显压痕,咽喉和器官肿胀,会从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

牛气肿疽病与恶性水肿的区别在于:该病的肿胀部的炎症在皮下组织和肌肉之间,且肌肉组织中不含有气体和内脏见不到坏死性变化。而恶性水肿的肿胀部主要在皮下且部位不定,若患牛为3岁以上,可疑为恶性水肿,恶性水肿切开皮肤后其肌肉呈黑色,并流出黑色腐败性渗出物,有恶臭气味。

7 预防与治疗

7.1 接种疫苗 不论大小牛都应该坚持春秋两季一律皮下注射气肿疽明矾疫苗,或者气肿疽甲醛菌苗,免疫期为6个月,实践证明预防接种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

7.2 隔离 对患病的病牛应进行隔离,并对牛舍、饲槽、用具等用升汞或者氢氧化钠进行严格消毒,死尸连同被污染的饲料以及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都应一起彻底销毁,对疑似感染的牛治疗痊愈半个月后再注射气肿疽疫苗。

7.3 治疗 对该病的治疗在早期应该用大量的抗生素或者磺胺类药物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最好配合使用抗气肿疽血清疗效会更佳;对病牛每日注射青霉素3~4次;或者肌肉注射抗气肿疽血清,同时最好用高锰酸钾或者过氧化氢溶液对肿胀部周围分点注射。

8 防制措施

养殖户应掌握牛气肿疽病的发病原因以及流行特点,注意水源的清洁,严防污染,并制定防疫计划,定期对牛舍以及饲养用具进行消毒

将确诊的病牛立即隔离,并对未感染的其他牛只注射气肿疽疫苗,对疑似感染的牛只注射抗气肿疽血清

牛气肿疽病作为饲养牛群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加强开展气肿疽防控工作已成当务之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性方针,才能保障我镇养殖业的稳定发展,确保动物疫情保持稳定控制。

参考文献

[1]韦欢.牛气肿疽的诊断及防治措施[J].贵州畜牧兽医,2009,03.

[2]孙瑛,雷国云,于林洁.牛气肿疽诊断与综合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08,17.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