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瘤胃弛缓

2017-05-30 12:37李航
畜牧兽医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西药

李航

摘要:近年来,我市及周边县市常有养牛户从东北购买3~4月龄肉牛犊回来育肥。由于长途运输、饥渴不匀以及饲养环境改变等原因,致使新购牛犊瘤胃兴奋性或收缩率降低、胃肠功能紊乱而患瘤胃弛缓者时有发生,奶牛也有因饲料单纯、质劣、饲养管理不当发病者。笔者对此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31例,一般1~2d即可,少数病例2~3d痊愈,可谓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中西药;牛瘤胃;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6-0063-01

1 临床症状

病牛精神不振、食欲减少、咀嚼无力、反刍次数少而缓慢(俗称半吃半倒)或食欲废绝、反刍中断(不吃不倒)、嗳气;听诊:瘤胃蠕动无力、次数减少、蠕动时间短或几乎听不到蠕动;触诊瘤胃部平坦甚至凹陷,上虚下软或有轻度臌气;大便多偏干,体温、呼吸、脉搏一般正常,无大的变化;若是奶牛,可见产奶量下降。

2 治疗

2.1 西药

人用异丙嗪(非那更)注射液,每支2ml含50mg异丙嗪,一般牛每50kg体重用1~1.5支,每天1~2次,连用1~2d。

2.2 中药

神曲60g、麦芽60g、山楂50g、大白50g、青皮40g、陈皮40g、木香40g、厚朴40g、大黄50g,共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供100kg体重牛1天1次服用。体重较重或较轻者按此用量酌情增减。

3 治验病例

广武镇车庄养殖户王选,今年3月份从东北购进30头牛,其中3头牛,每头牛体重约100kg半吃半倒,体温38~38.3℃,呼吸20~22/min,心跳60~65次/min,其中2頭瘤胃凹陷,1头轻微臌气,触诊内容物柔软、不坚实;听诊瘤胃每分钟蠕动不足1次,声音弱。诊断为瘤胃弛缓。按上述方法用药1次后,2头病牛3d后精神较佳,食欲、反刍增加,次日痊愈。另外1头瘤胃轻度臌气病牛,第2天上午又用药1次,下午反刍和采食恢复正常。

4 方解与体会

异丙嗪为吩噻嗪类抗组织胺药,并具有明显的中枢安定作用。适用于机体受抗原物质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应用该药治疗牛前胃弛缓,据上学时兽医临床老师介绍源于上世纪70年代南阳地区畜牧局,后陆续在南阳、驻马店、许昌等地区得以验证推广。毕业后经笔者应用于临床,确实疗效可靠,往往单独应用就有疗效,尤其中西药结合应用,可以说屡用屡验,从不失手。其机理是否与其抗应激与中枢安定作用可使前胃恢复功能有关,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胃属六腑之一,胃的功能主要是收纳、腐熟。以通为补,以通为用、以降为和, 所以治疗胃病应开胃消食、消积、导滞、理气为主导,所以方中用神曲、麦芽、厚朴等药材。尤其槟榔辛散苦泻,入胃大肠经,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活跃胃肠,缓泻通便,槟榔含槟榔碱、槟榔次碱等生物碱,这些生物碱有似胆碱作用。兴奋胆碱受体,促进唾液、肠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等。所以槟榔在治疗瘤胃弛缓当中具有举足轻重之作用。若采取中西药并施,疗效更为可靠,每每用药1~2次便先痊愈。根据近几年的临床经验,从未失手。

5 小结

本文所载中药或西药单独应用就有较好疗效,一般对单纯瘤胃弛缓一般用药1次就能看到显著效果,对于创伤性网胃炎、创伤性心包炎则用以治疗原发病为主,若原发病治疗无效则淘汰、宰杀,无需浪费精力与资金。

猜你喜欢
中西药
羊瓣胃阻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中西药治疗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母羊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中西药疗法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肉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症状、中西药疗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湿疹的病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及中西药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的氧化/亚硝化应激和神经炎症反应与中西药治疗研究进展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中西药结合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药治疗奶牛乳房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