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琦 曲玮玮
朱赢椿,现任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他设计或策划的图书曾多次获得国内外设计大奖,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
《蚁呓》《蜗牛慢吞吞》《空度》《虫子旁》 ……他不惧“是书还是高档笔记本”之类的争议,在纸质书受到电子书冲击的当下,他希望自己做出来的每本书都会是艺术品。
“不要催。”朱赢椿对电话那头说。南京入秋的一天午后,下着小雨,流浪猫在门口蜷着,竹篱笆围起的院墙内湿漉漉的,青石板上生出薄薄的一片绿色青苔。客人不多,偶尔响起的手机铃声打破了书衣坊原本的宁静。
那是“活儿”来了。书衣坊主人、书籍设计师朱赢椿告诉对方,慢慢来就好。有些人等不及,时间一长,来找他的客户慢慢减少。尽管如此,手上还同时有三四本书的设计工作。朱赢椿说,他需要尽量让自己不忙,这就要拒绝、过滤掉很多东西,“少接一点活,少做一点事,少上一点网,少刷一点微信朋友圈,时间就会多一点了。”多出来的时间用来干吗?“发发呆,看看周围啊。”
自从搬到这个院子里,朱赢椿每天都会抽出时间走一圈,停下脚步发发呆,看看虫子。他的设计很慢,每本书几乎都要耗掉半年以上的时间,广受好评的《肥肉》,就花去了6年。他说自己是个推崇自然的设计师,眼下不经意的事物,也许某天会为他带来灵感。从《蚁呓》《蜗牛慢吞吞》《设计诗》《空度》,到《虫子旁》,无一不来自于身边被人们匆匆忽略的自然。
我是慢的
书衣坊是朱赢椿的设计工作室,坐落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由废弃的印刷厂改造而成,平房北侧有一块狭长空地,繁花杂树在此自由生长,自己种植的丝瓜和葫芦交错攀爬。地上、墙上、树上,不管是喜阴还是趋光的小虫子都可以在此找到住所。
一身中式对襟白棉布衬衣,一头中分长发,一副民国风的圆框眼镜,清瘦的朱赢椿常常喝着茶,在工作室的落地窗前低头做设计。和他聊天的时候,有一只蚂蚁爬上桌台,他用手轻轻拂过来,让蚂蚁爬过杯沿,下到一边去了。“我很喜欢蚂蚁。”他说。
朱赢椿曾在五月花了7天时间追踪蚂蚁,2007年,他编写的《蚁呓》出版。以一幅幅图片与简单的文字来叙述一只小蚂蚁丰富而简单的“人生轨迹”,记录它的寻找、奋斗、迷茫、孤单,洁白的封面上没有任何文字,只是在不同的角度爬着5只蚂蚁。这本书使他获得了“世界最美图书”特别制作奖。
后来,他花两年多时间养蜗牛,一边观察、一边饲养、一边画,并由此出版了水墨绘本《蜗牛慢吞吞》。还不过瘾,他觉得“应该观察更多的虫子”,于是从2010年起,每天在院子里溜达一圈,遇见好玩的事物就停下来,看虫、拍照、写笔记,没有遇见就回到室内继续工作。4年下来照片笔记竟堆成了厚厚的一沓,这便有了这本《虫子旁》。
同样是洁白的封面,人工折了三道褶皱,褶子下面藏着一颗颗小虫子,边沿露出细长的胡须。标题下配文:“这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世界”。看似简单的设计,前后修改了19次,朱赢椿说,很多拿到书的读者并没注意到褶皱下面隐藏的虫子,需要慢慢看才能发现,这句话也是这个创意的来源。
拥抱同类的寂寞西瓜虫,被枯枝砸伤腰的小蚂蚁,藏在蜗牛妈妈壳里酣睡的小蜗牛……在朱赢椿的照片和文字里,虫子的世界和人类一样有了情感,有家,有同伴,有母爱,有争斗,每天要为生存而奋斗。
观察得久了,他總结出不同虫子的不同气质:“蚂蚁每天只知道忙碌,有战争、家族、友情,爱逞强,再大的蜈蚣也敢去叮咬;蜗牛是缓慢柔弱的,不盖自己的巢穴,随遇而安,受伤了只能躲到壳里,用黏膜把壳封起来;蜘蛛需要织网,善于等待和忍耐。到最后你会发现,它们的世界跟人类还挺像的。”
观察虫子的时候,他并不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去解剖,也不会把美丽的蝴蝶钉起来做标本,而是用意念默默地跟虫子沟通。有一次,他拍一只蜗牛在地上爬,有颗小水珠离它很远,他在心里乞求,你能不能喝一口水?结果蜗牛真的爬过去,把那颗水珠吸掉了。“我也不知道是碰巧还是我的意念真起了作用,没办法说明白,但我是带着这种感觉去观察的,有时候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这种感觉来自童年。朱赢椿的童年是在苏北的乡下度过的,那会儿没有什么玩具、图书,只能将兴趣寄托在身旁的花草和地上的虫子上。有时候一看就是半天,仿佛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虫。后来到城里读书、工作,对虫子的情结还在。
但他并不太关注华东地区蟋蟀买卖这样宏大的公共议题,“顺其自然,如果要愤怒,那这个世界需要愤怒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朱赢椿骨子里就是个平静的人。中年以后再去看这些虫子,更多的是思考人生,把这些思考的碎片收集起来,给读者以停下脚步的指引,并传达自己的生活态度—慢下来。
院子门口一块大大的“慢”字示意牌,是他自己做的,他希望每个过来的客人脚步都放慢一点,也间接告诉他们:我是慢的。
“慢并不是拖沓和浪费时间。”朱赢椿说。而应放慢脚步,平静内心,这样你才能看到平常不易察觉的有意思的事物,“自然里边蕴含了很多东西,美的、哲理的、有思想的,都有,而且不做作。每个虫子的形态、色彩,都给人以灵感。”
为18则故事选择18种纸
他的生活慢,设计也慢。一本书花去一年半载都算短的,久的如《肥肉》,耗掉了整整6年时间。
“不是故意慢的,你总想等到很好的稿子,就想不断地遇到些人,等着等着就慢了。你不知道今天会碰到谁,明天会遇见谁,你在生活当中碰到,跟他们说你的想法,如果他们感兴趣的话就参加进来。”找过出家人,找过身边的普通人,也找过大名鼎鼎的作家,听他们讲一个关于《肥肉》的故事。最后,他一共找来了108位作者。
封面方案也做了好多个,一直没有满意的。后来他想,既然书名叫肥肉,这本书就不要搞得太雅致,太清新,干脆就直白一些,做成一块白花花的大肥肉,上边连字都没有。“在中国,肥肉这个词本来就有点偏幽默。”朱赢椿笑了笑。“80后”对肥肉的调侃和沈昌文、曹文轩、池莉等作家忆苦思甜的往事掺合在一起,令这本《肥肉》甫一上市就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先锋书店排起前来购买的长队。曾和他合作过的《平如美棠》的责编阴牧云说:“6年时间,他用慢火炖出了一锅好肉。”
《一个一个人》是朱赢椿的设计作品中耗时较久的,也是至今为止他非常喜欢的一本。这是作家申赋渔的回忆文集,整本书看起来很旧很旧,上市后受到了很多争议。“有人买了又退的,以为是本二手书,但慢慢地他们会发现这本书很好玩。”封面有撕开的裂纹、胶布、脏手印,字迹斑驳,像是墨水渗开了的样子。30年30个人的命运故事,纸张由一开始的暗黄慢慢变亮,书页里也夹杂了各种各样怀旧的元素,如被撕毁、折页的插画。整本书的制作花去了朱赢椿一年多的时间。
如今,申赋渔已是第五次跟朱赢椿合作,他说在他接触过的设计师里面,从来没有这样一个人,能如此不计时间和精力地设计一本书的封面,跑遍整个城市只为寻找合适的纸张,最后却拿不到太多钱。“设计新书《匠人》的时候,朱老师跟我去了我们村,离南京250公里路,开车将近3个小时。设计一本书,还要到现场去感受。做上一本《光阴》也是,书里所有的插画,都是他请村里的农民画的,先后去了三次,和村民讲解这本书需要的风格和做法,有两次还下着暴雨。”
在申赋渔看来,别人设计一本书,是在电脑上选择字体、构图,但朱赢椿不是。做《匠人》的时候,朱赢椿拿来一块木头,一刀一刀地刻了“匠人”两个字,再经版画的工序印刷出来。有时候申赋渔劝他“电脑上搞搞就行了”,被朱赢椿断然拒绝。书里写到了木匠、瓦匠、铁匠,他给每个字选择的材料也不同,“木匠”两个字就刻成木纹样,“瓦匠”则用碎瓦片拼接出来。
《不哭》更是把他“整个人都耗进去了”。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为18则故事选择了18种纸,有毛边的白色薄纸,还有粗糙的牛皮纸,为了寻找这些纸张,“几乎把整个南京都走过来了,纸厂、小店,一家一家地去找。”封面用的牛皮包装纸,看起来脏兮兮,但朱赢椿认为,只有这种纸跟书的气息才是吻合的,把城市翻了个遍后,终于在夫子庙的一家小店里找到了它。最后挣来的5万块钱,全部捐给了书中写到的孤儿院。
“做书的过程融合了很多他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我觉得这就是艺术的再创作。这一行,一般人哪这样做书啊?”合作过5次之后,申赋渔从朱赢椿的身上看到了“赤子之心”。而这本书不可能再版,因为纸张已不可再寻了。
“其实并不是对每本书都会花这么大的心思,”朱赢椿说,归根结底,要看书的内容是否能打动他,设计的力量即来自于此。他说自己不爱看文学小说,偏爱自然题材以及不做作的写作方式。最近手头有一本书,对方要求“清新文艺”,并要放上自己的头像,这让他感到痛苦,“没有要求才好干。”对这个说法,申赋渔笑了,“没有要求以后,他得多花20倍的代价。”
让“形式”淡下来
有很长一段时间,朱赢椿也是“快”过的。从上大学开始,为了生存,他总是从一个工作赶往另一个工作。在南京师范大学国画专业读书的时候,他每天要画8个小时的画,傍晚还需要兼职教小朋友画画,为了多挣一点钱,也给蔡琴、齐秦设计过磁带封面。
畢业前夕,朱赢椿把自己的作品装在一个卷筒里背在身上,一家家学校去跑,问对方需不需要美术教师,把南京市的学校几乎都跑遍了,也没有得到回音。为了留在南京,他最终选择在南师大出版社做一名美术编辑。“为了生存而工作,教辅书,商业画册什么的,想做的,不想做的,都要做。那个时候,忙到每天睡在办公室不回去。”
这样的生活过了十年,朱赢椿慢慢地抽身出来,把精力投入到“想做的”书里面。2007年,他设计的《不裁》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素雅的封面缝纫两道红线,书页未曾裁开,配一把纸质的裁纸刀,读者一边看一边裁,看完了,书页就都有了毛边。
盛名之下,争议随之而来。不少人质疑书的形式大过内容,为设计而买,但对文字失望。如今回过头看,朱赢椿全盘接受。他也反思,什么才是好设计?想来想去,最近两三年,他在设计上克制起来:“如果是纯文本的,我可能会用非常好的纸张、好的排版方式、印刷效果,让读者比较清楚明了地去阅读文字。如果是实验性的书籍,我会用一种极致的手法,比如《设计诗》,就是很先锋的。但传统的书,如周克希的法国文学集、《傅雷家书》,我都比较克制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让读者尽量回归到阅读本身。”
2014年8月,作家格非的《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就是他设计的,素淡的封面,寻常的包装,书出版后,很多人觉得失望,“没想到朱赢椿有时候也会出这样的书!”听到这种批评,朱赢椿反而觉得高兴,“有人说这本书做得一点想法创意也没有,但我认为格非的书就应该是这样,最好别人不知道是我做的。”
“点子不是坏东西,但别把所有的点子都放在上面,都放上去就成了麻子了。”朱赢椿说自己现在锐气少了,思虑越来越多,元素越来越少,工作量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小,“这里说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不是我做好多好多本书,而是做一本书的时候工作量很大,以前是一天做两本书,或者一天可以做三本书,现在一个月,甚至一年才做一本书。”设计之前先和作者沟通,他给自己的要求是:力求自然,用素朴的方法去表现。
2008年后,他开始更多地做自己创作的书。是作者,也是设计师。《蚁呓》《蜗牛慢吞吞》《空度》《虫子旁》……他不惧“是书还是高档笔记本”之类的争议,在纸质书受到电子书冲击的当下,他希望自己做出来的每本书都会是艺术品。
这是他觉得最自由、最舒服的状态。
(摘自《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