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分析的冒用他人证件非法こ鋈刖嘲讣归类研究

2017-05-30 10:48朱丁一吴俊辰王振宇郑楠
关键词:聚类分析

朱丁一 吴俊辰 王振宇 郑楠

[摘要]借助聚类分析理论,构建分布聚类模型,分析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的现状、原因以及具体表现形式;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系统软件生成聚类分析的谱系图,模拟了案件原因、表现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边防检查机关防范和打击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维护良好的出入境管理秩序。

[关键词]聚类分析;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

[中图分类号]D9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5005205

一、问题的提出

1993年美国世贸大楼恐怖袭击者在1992年持一本失窃伊拉克护照进入美国。2014年失联的马航MH370上发现至少两名旅客冒用他人证件登上航班,分别是在泰国失窃的意大利护照和奥地利护照。在泰国,仅2012-2013年,超过6万本护照被盗窃或丢失。[1]对于这些被盗窃或丢失的护照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一方面,被盗窃或丢失的护照具有真实的防伪标记,可以顺利通过防伪查验。另一方面,边防检查机关无法辨别被盗窃或丢失的护照原持有者的主观是否真实。值得注意的是,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案件在我国呈高发态势,在当前严峻的反恐维稳的形势下,身处国门第一道防线的边防检查机关通过查获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从而阻止暴恐分子实施破坏活动显得更加的重要和迫切。

二、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以下简称《出境入境管理法》)和非法出入境活动,从理论和业务、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郝鲁怡依据《出境入境管理法》对非法移民内涵和性质进行识别和界分,厘清非法移民遣返制度所特有的功能定位[2];张栋磊探讨《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国际化特征,探究了立法思想[3];邓晓鹏分析当前国家改革对边防检查工作的影响的利与弊[4];于志刚在北京出入境口岸偷渡犯罪数据为样本的基础上重构制裁偷渡犯罪的罪名体系,完善适用偷渡犯罪的驱逐出境制度[5];牛家玮分析失窃与遗失证件的潜在威胁并研究国际刑警组织 SLTD 数据库制度。[1]目前,我国对该问题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但实证性研究较少,缺乏数学模型支持与定量研究。

三、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将不同对象按照其相似性有目标的进行分类。主要分类方法是利用各不同对象属性间距离的不同确定其相似性。常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看,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且聚类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工具获得数据的分布状况,观察每一簇数据的特征,集中对特定的聚簇集合作进一步地分析。[6]

(一)变量数据预处理

通过调查问卷,对搜集到的冒用他人非法出入境案件进行数据量化,共计148起,为保证研究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对数据进行清洗后,得到2016年2月-9月,我国冒用他人非法出入境原因的数据统计图,共129起案件,具体如图1所示。

由图 1 可知,导致我国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案件频发的原因众多,各类事件在触发源的分布上既存在差异性,又有着紧密的联系。[7]忽略其它未考虑到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图中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划分,得到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原因与表现形式的数量对应情况,具体数据如表 1 所示。[8]

由表1可看出,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案件的原因与各事件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层次上的对应关系,各类原因导致的突发事件在其表现形式上的数量分布遵循主成分分析的规律,即各类原因对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案件影响程度不同,各原因之间的相关性会很大程度上牵动案件发展的格局。[9]

(二)分布聚类模型构建

1.计算各变量之间的距离

首先要进行变量自身的归类。结合目前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案件的实际情况,计算各原因之间的距离,确定各原因之间的相似性程度。

假设 d( xi,xj) 是原因变量 xi,xj(i,j ≥ 0) 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要求其满足下列的条件:

d( xi,xj) ≥ 0,d( xi,xj) = 0xi= xj

d( xi,xj) = d( xj,xi)

d( xi,xj) ≤ d( xi,xk) + d( xk,xj)

在聚类分析中,有些距离不满足上面的第三种,在广义上仍将其看作距离。结合已得数据利用多元分析程序軟件计算各变量seuclidean( 标准化欧氏距离)结果见表2。[10]

2.定义变量之间的连接

由上面所得的各原因变量之间距离创建距离矩阵,矩阵中的元素对应于各原因变量之间的距离值,变量之间的连接可以实现,见表3。

(三) 创建聚类,并作出谱系图

根据上述的结果,最终求得各原因变量整体变化的谱系图,如图 2 所示。

从谱系图中可以看出,若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的产生原因具有相关性和同质性,若以截距2(如图2虚线所示)为未划分标准,结合各原因的特点进行分类的结果为:{未办理出入境证件}、{签注过期}、{错拿出入境证件}、{未办理签注}、{未随身携带出入境证件}、{被列为阻止入境人员}、{签注次数使用完毕&节省签注次数}等剩余项为一类。

四、归类讨论

冒用他人证件是冒用者进行非法出入境活动常用的手段之一,触发其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出入境人员心理因素和个人素质、出入境政策的调整、执法效力的强弱等。[11]依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聚类分析所得谱系图对其归类如下。

(一)以未办理出入境证件为主线的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活动

该类事件体现在全盘开花且人数众多,无论是姐妹之间、兄弟之间相互冒用还是朋友之间相互冒用,都成为冒用人数最多一类非法出入境活动。大部分冒用者从未办理过出入境证件,对出入境相关法律、政策毫无了解,缺乏最基本的出入境法律知识,许多旅客甚至不知道有此法,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边防检查仍称“过海关”因此造成大量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案件。对于此类违法行为,应当加大普法宣传工作,尤其是2013年出台的《出境入境管理法》。对于出入境人员来说,享有自由出入境的权利,同时也承担向边防检查机关提供真实有效的出入境证件的义务。在实践中,存在一部分出入境人员未能认识到自己应当履行的义务,而未能办理真实有效的出入境证件。因此,对于此类人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普法宣传,宣讲其在进行出入境时所应承担的义务以及违反出入境管理秩序后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以签注过期为主线的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活动

该类案件体现在姐妹之间相互冒用,在实践中,造成签注过期的原因很多,从调查问卷所描述案件發生的原因来看以急于出境旅游、临时出境旅游居多。对于冒用他人证件的女性旅客来说,五官差异可以通过化妆的方式进行弱化,其中姐妹之间更是冒用的一条捷径:先天相似的基因,加上后天化妆的优势,使得姐妹之间相互冒用案件频发。从签注时间上来看,申请赴港签注共有四种:3个月1次签注;3个月2次签注;1年1次签注;1年2次签注,也就是说除深圳地区的居民外,一是想要在3个月内前往香港旅游最多只有两次且必须在三个月内使用完毕;二是想要在1年内前往香港旅游最多只有两次且必须在一年内使用完毕。出入境人员需要在申请签注时就规划好3个月或者1年后的旅游行程,否则就有可能造成签注过期、浪费等情况,继发衍生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的行为。

(三)以错拿出入境证件为主线的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活动

该类案件体现在姐妹、兄弟之间、朋友之间相互冒用,针对结伴旅行人员,误拿错对方证件时有发生,通过数据显示,在女性之间频率更高。对于女性来说,在购物时经常会相互帮助提拿物品,包括钱包、背包、购物袋等物品,在我国粤港澳地区的各出入境口岸区域,人口密集、人流动量大,且气温偏高、行李物品较多,容易致使出入境人员产生急躁心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易造成出入境人员的行李物品的混乱而错拿出入境证件。并且,因为局面的混乱使得出入境人员更强烈的希望尽快出关,离开边防检查出入境大厅,因此,许多出入境人员在发现错拿出入境证件后并没有及时更换证件,而是抱有侥幸心理,企图通过冒用他人证件逃避边防检查。

(四)以未办理签注为主线的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活动

该类案件体现在双胞胎之间相互冒用,双胞胎因其五官高度相似,因此出入境证件上的身份照片也高度相似,难以区分,在业务量较大的一些边防检查站,边防检查员承受着高强度的业务并且面对着某些心急旅客的催促难免产生负面的心理,因此,极易被五官相似群体所利用。同时,因为其亲属关系,证件极易获取。对于此类案件的防范措施除了对出入境旅客进行法律普及、警示,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加强边防检查人员的业务素养,即使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也能保持专业的职业素养。同时,对于业务量大的边检站,应当积极提倡“向科技要警力”,进一步普及自助通关设施在边防检查现场的应用,运用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进行认证识别。

(五)以未随身携带出入境证件为主线的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活动

该类案件多体现在朋友之间相互冒用,存在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因个人疏忽大意抵达口岸时才发现出入境证件未随身携带。二是临时受朋友邀约决定出境旅游。三是朋友转让旅行社出行资格且原名单已经提交无法撤回。此类案件相比于上述前几类案件在人数上有较大的回落,原因有以下:一是朋友之间的亲密度、熟知度远低于亲属关系的亲密度、熟知度;二是五官特征差异较大,不易冒充;三是旅行社出行资格转让的情形多包含着金钱的纠纷。从案件原因来看,以第二、三两类案件发生频次较多。针对此类第三种案件提出的有关建议措施:对旅行社实行自管模式和风险评估管理模式,对于因更换旅客而没有及时通知边防检查机关,造成旅客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的给予该旅行社一定的处罚,同时降低该旅行团的信任等级。

(六)以被列为阻止入境人员为主线的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活动

该类案件较为特殊,主要表现在姐妹、兄弟之间相互冒用。被列为阻止入境人员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有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赌博、过境未前往目的国等原因不准进入香港、澳门地区,该类人员为在短期内多次进入港澳地区继续从事非法活动而冒用他人证件。由于国家制度、经济发展程度、社会风气等原因使得内地不少人员认为香港“遍地黄金”,因此内地居民更愿意前往香港地区就业打工。以“博彩业”为经济支柱的澳门在管控边境的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内地赌客进入澳门进行赌博从而维持澳门的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即矛盾又正常的现象,一方面,澳门希望大量内地赌客进入澳门,却又希望不再有经济能力的赌客无法进入澳门。

(七)以签注次数为主线的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活动

该类案件体现了我国出入境政策的调控,目前,广东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签发赴澳签注需每隔2个月才能重新申领,且每次只能申请一次有效的签注。对于需要往来内地与澳门多次的人员来说,只有冒用他人证件并使用他人签注才能进入澳门地区。众所周知,许多前往澳门的内地出入境人员目的为赌博,对于赌徒来说,一旦输了钱,便会急于翻本赢回本金,再次进入澳门,然而面对我国出入境政策对前往澳门赌博人员的限制,使得此类人员得不到新的签注,只得铤而走险。

(八)以出入境证件存在瑕疵为主线的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活动

该类案件主要体现在冒用者曾经合法办理过有效的出入境证件,具体表现为证件的丢失、损毁、错办证件(证件合法有效)、朋友授意、被海关列为重点人员、隐藏真实身份年龄等原因。出入境人员的出入境活动受社会环境和思想水平的影响和限制,根据利益计算,当违法成本小于守法成本时,出入境人员会选择违法,反之,则会选择守法。因此,边防检查机关应当加大检查力度,提高边防检查人员业务素质,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辅已先进的证件检验仪、自主通关等设施,打造一个高违法成本的出入境通关活动。

五、结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公民的出入境次数成几何式增长,越来越考验着我国边防检查机关的管理、执法能力。本文基于聚类分析的思想对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案件进行归类分析,各类案件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所以边防检查机关可根据案件所对应分类的信息制定不同应对措施,帮助出入境人员更便捷的通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冒用他人证件非法出入境案件的发生率,将不必要的损失降至最低,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牛家玮.浅谈失窃与遗失旅行证件之潜在威胁及国际刑警组织SLTD数据库[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4):8590.

[2]郝鲁怡.非法移民及其遣返法律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2013(11):94101.

[3]张栋磊.略论《出境入境管理法》的国际化特征[J].公安研究,2014(5):2934.

[4]邓晓鹏.加强和改进出入境边检工作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6(7):228+227.

[5]于志刚.城市、国家的国际化与偷渡犯罪的刑事政策——以北京出入境口岸偷渡犯罪数据为样本的分析[J].清華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01123+160.

[7]黄敏,章菲菲.基于聚类分析的城乡结合部群体性突发事件归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2):132137.

[8]卢辉.数据挖掘与数据化运营实战思路、方法、技巧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9]周英.大数据挖掘系统方法与实例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10]张兆端.智慧公安——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6.

[11]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公安信息化建设基础教程[M].北京:群众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王立国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theory of clustering analysis, build the model of distributional clustering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reason and concrete form of illegal entry and exit of the cases in China. It generate the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pedigree chart by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ystem software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son ,form and expression .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border inspection authorities to guard against and crack down on illegal entry and exit activities of other people's papers, and maintain the good order of entry and exit administration.

Keywords:clustering analysis; use other people's certificate; illegal immigration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
基于谱聚类算法的音频聚类研究
基于Weka的江苏13个地级市温度聚类分析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行为阶段特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无须人工干预的中文碎纸片自动拼接
浅析聚类分析在郫县烟草卷烟营销方面的应用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