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价值

2017-05-30 10:48王建林李晓芬冯朝阳
影像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寰椎三维重建椎动脉

王建林 李晓芬 冯朝阳

摘要:目的:探讨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结果:20例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0-50岁。各种眩晕15例,头疼3例,臂丛神经压迫症状2例。DR摄片,多层CT扫描后重建,Ⅰ型13例,Ⅱa型2例,Ⅱb型1例,Ⅲ型4例,寰枢关节不稳10例,CTA显示椎动脉受压2例。结论: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明显。影像学表现有明确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CTA

中图分类号:R681 5;R445 文献标识码:B DOI:10 3969/j.issn.1001-0270.2017.04.08

Vertebral Artery Groove Ring Clinical Features and Imaging Study in the

Diagnosis of the Syndrome

WANG Jian-lin, LI Xiao-fen, FENG Zhao-yang

(Xuyi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2117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atla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vertebral artery sulcus ring syndrome imaging diagnostic value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0 cases of atlas of vertebral artery sulcus ring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and imaging data Results: 20 cases of atlas of vertebral artery sulcus ring syndrome in 8 cases of male, female 12 cases, 20-50 years old All sorts of 15 cases of dizziness, headache, 3 cases, 2 cases of brachial plexus nerve compression symptoms DR radiography, multilayer rebuilt after a CT scan, 13 cases Ⅰtype, Ⅱtype a in 2 cases, Ⅱtype b in 1 case, Ⅲtype 4 cases, 10 cases of atlanto-axial joint instability, CTA showed compression of vertebral artery in 2 cases Conclusion: Atla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vertebral artery sulcus ring syndrome Imaging findings with clear clinical diagnostic value

Key Words: Atlas of Vertebral Artery Sulcus Ring Syndrome; 128 Layer Spiral CT; 3D Reconstruction; CTA

1 引言

寰椎椎動脉沟环(以下简称沟环)是指寰椎后弓上斜跨于椎动脉沟上方的环形或半环形骨性结构,为颈椎解剖变异,它与椎动脉沟共同构成一个半闭或全闭的骨性通道,内有椎动脉、第一颈神经和交感神经丛等通过[1]。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以下简称沟环综合征)是椎动脉受椎动脉沟环的挤压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系列症状[2]。随着沟环的检出也日益增多增多,沟环综合征也越来越被临床及影像工作者所重视。作者通过20例已明确诊断为沟环综合征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沟环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2 资料和方法

2 1 一般资料

收集了20例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沟环综合征患者,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20-50岁,平均35岁。15例有不同程度眩晕,头疼3例,臂丛神经压迫症状2例。20例患者均行颈椎DR摄片和颈椎CT容积扫描三维重建,7例患者行颈部CTA检查。

2 2 设备与检查方法

2 2 1 仪器与设备

DR检查设备为岛津800MA直接数字化X光机,CT设备为PHILIPS 128层螺旋CT,PHILIPS星云影像工作站作图像处理。

2 2 2 检查方法

DR摄颈椎张口位与颈椎侧位片,焦片距70cm,管电压70kV,管电流250mA,曝光量56mAs。CT扫描条件:120kV,层厚1mm,层间隔0 5mm,矩阵512×512,PHILIPS-standard B模式标准滤过。CTA增强造影剂使用碘海醇50ml,浓度350mgI/ml,注射速率3 5ml/s,扫描触发阈值120Hu,扫描结束后使用PHILIPS星云影像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运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来显示沟环的部位与具体形态以及和椎动脉的关系。由两名放射科主治医师同时阅片确定有无沟环存在以及分型,有无寰枢关节结构改变;有两名颈肩腰腿痛科主治医师通过问诊和查体确定有无椎动脉或第1颈神经受压的临床表现,将头转至特定部位是出现眩晕或有颈肩部症状为颈肩腰腿痛科医师诊断标准,结合影像学改变作出沟环综合征的诊断。

3 结果

20例沟环综合征中,各种眩晕15例与头转至特定部位有关,头痛症状3例,臂丛神经压迫症状2例,有头颈部酸胀、肩背部、上肢麻木症状。DR摄颈椎片,128层螺旋CT扫描后行三维重建,发现沟环Ⅰ型13例,其中右侧完整环5例,左侧完整环8例,Ⅱa型2例均为右侧,Ⅱb型1例为左侧,Ⅲ型4例,左右侧各两例。寰枢关节不稳10例,CTA显示椎动脉受压2例,左右侧各一例。

图1-6为同一病人DR颈椎侧位片,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以及CTA扫描,清晰显示沟环的位置、大小、形态,椎动脉与沟环的关系。图2示寰枢关节不稳。

4 讨论

4 1 沟环的定义

人的寰椎没有椎体、棘突,只有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后弓上左、右各有一沟槽称之為椎动脉沟,有的人在椎动脉沟上架有一骨桥,为颈椎先天解剖变异,它与椎动脉沟围成环状,称之为寰椎椎动脉沟环[3]。

4 2 沟环出现率[4]

有作者调查了17000例颈性眩晕患者,其中沟环者1258例,男657例,女583例,沟环的出现率7 4%,且无性别差异,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1-60岁,占70 51%。同时还调查了500例无临床症状者,有沟环者12例,出现率为2 4%,说明有沟环者不一定有症状。

4 3 沟环的分型

从解剖学和影像学特征,把沟环分为三型:Ⅰ型,完全型沟环,可为单侧完全型或双侧完全型,也可为一侧完全型而另一侧为不完全型;Ⅱ型,为不完整型或半环型,分为Ⅱa和Ⅱb两型,Ⅱa型也称前半环型,表现为寰椎上关节面后方向后下弯曲的鸟嘴状骨性突起,Ⅱb型也称后半环型,表现为后弓的前方向前上方弯曲的鸟嘴状骨性突起;Ⅲ型,为断环型,为弧形骨桥的中间部分骨质缺损,两侧断端锐利[5]。

4 4 沟环综合征的定义和临床特征

沟环综合征是椎动脉第3段、椎静脉及第1颈神经受寰椎椎动脉沟环的挤压引起的血流障碍而导致的眩晕及颈肩不适等综合症状。

根据孙静宜等[6]对该疾病的长期研究,沟环综合征的诊断必须具备以下三条标准:①沟环的存在。②寰枢关节不稳。③有椎动脉或第1颈神经受压的临床表现。

沟环综合征产生相关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是:①椎动脉受机械刺激或交感激惹反射造成椎动脉动力性痉挛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②寰椎椎动脉沟环伴有颈段椎体失稳者,均可出现明显症状,主要是由于椎动脉在解剖走行上有多个迂曲,当颈段椎体失稳后使椎骨之间内平衡、软组织之间外平衡、骨与软组织内外平衡之间关系发生失调,加上沟环的存在,尤其是在头颈部活动时,使椎动脉第三段通过椎动脉沟时易受到障碍,挤压发生痉挛,导致颅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③内环径线的大小对临床症状有一定影响,径线越小对椎动脉的压迫程度越重,临床症状越显著。

4 5 沟环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沟环的显示最常见与颈椎侧位X线摄片,但颈椎侧位片仅能显示沟环存在与否以及大体形态,并不能确定沟环位于哪一侧,有时对沟环的具体分型也不能明确。

随着多层螺旋CT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增多,多层螺旋CT可以进行容积扫描,通过CT后处理工作站做多平面任意方位重建以及容积重建,其在骨关节领域的优势明显,本组病例通过128层螺旋CT扫描后行VR及CPR重建,不但能够清楚显示沟环的具体形态及大小面积,还能确定沟环的部位以及寰枢关节有无不稳征象,头颈部CTA扫描则更加直观的显示相应的椎动脉是否受压以及椎动脉狭窄的程度[7]。

沟环综合征是由先天解剖变异引起并产生的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结合临床特征以及影像学表现,尽早的明确诊断,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夏裕平,黄永平,李东等 椎动脉沟环X线与CT诊断分析[1][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16(1):43-45

[2]路明,陈穹,汪茂文等 64层螺旋CT对寰椎椎动脉沟环综[1]合征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31):

[1]23-25

[3]孙静宜 寰椎椎动脉沟环与沟环综合征[M] 云南:科技出[1]版社,1996 17

[4]陈关富,罗杰,孙祝娟 寰椎沟环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针刀[1]治疗[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638-640

[5]李小丘,邓方明,王青青等 56例飞行员寰椎椎动脉沟环的[1]X线表现及分型[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4):348-349

[6]孙静宜,王爱莲,李世和 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防治研[1]究[J] 颈腰痛杂志,2002,23(1):15-17

[7]夏裕平,张文洪,李东等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椎动脉[1]沟环的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8(6):589

猜你喜欢
寰椎三维重建椎动脉
寰枢椎后方结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上颌腭侧阻生尖牙与寰椎后桥相关性的锥形束CT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寰椎后路螺钉固定技术寰枢椎脱位系列讲座(三)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