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对双季早稻毯状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2017-05-30 10:48周兵张晓红潘志军吴晨阳吴小文吕和平尹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机插早稻产量

周兵 张晓红 潘志军 吴晨阳 吴小文 吕和平 尹玲

摘要[目的]筛选适合双季早稻机插适宜的机插秧育秧基质与营养土比例。[方法]以常规早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研究5种不同比例的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处理(即全部营养土、1/4育秧基质+3/4营养土、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3/4育秧基质+1/4营养土和全部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叶蘖动态、成穗率和产量构成性状等的影响。[结果]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培育的秧苗成苗率较高,秧苗素质和栽秧质量较好,实测产量最高。同时,采用该配比育秧可以大幅节省用土,减小早稻育秧取土困难问题。[结论]2/4育秧基质+2/4营养土配比可成为庐江县双季早稻毯状机插秧可推广的模式。

关键词育秧基质;早稻;机插;秧苗素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33-0026-03

Effect of Seedling Raising Matrix and Ratio of Nutrient Soil on 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Seedling Quality and Yield

ZHOU Bing,ZHANG Xiaohong,PAN Zhijun et al

(Lujiang,Hefe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Lujiang,Anhui 231500)

Abstract[Objective]Situable seedling raising matrix and ratio of nutrient soil was screen for 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double early cropping rice.[Method]Taking conventional early rice Zhefu 203 as test material,effect of 5 treatmens with different seedling raising matrix and ratio of nutrient soil(nutrient soil,1/4seedling raising matrix+3/4nutrient soil,2/4seedling raising matrix+2/4nutrient soil,3/4seedling raising matrix+1/4nutrient soil,seedling raising matrix) on seedling quality,tillering dynamic,spike rate and yield components was researched.[Result] seedling rate of seedling culturing with 2/4seedling raising matrix+2/4nutrient soil was high,seedling quality was better,yield was the highest.Meanwhile,seedling raising using this matrix can save land use area,solve the problem of obtaining soil.[Conclusion]2/4seedling raising matrix+2/4nutrient soil was popularized for double early cropping rice in Lujiang county.

Key wordsSeedling raising matrix;Early rice;Mechanical transplanting;Seedling quality;Yield

機械育插秧是一项省工省种、节本增效的先进技术,近几年得到了快速有效发展,推广种植面积不断增大[1]。随着水稻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机械育插秧成为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2],但育苗难、秧苗素质差、产量低等一直是机插秧尤其是双季早稻机插的瓶颈问题[3]。如何提高机插秧秧苗素质、机插效率是摆在农技推广技术人员面前的难题。同时,毯状机插目前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推广力度较广,但连年大面积取土育秧,造成优质营养土取土难,加之营养土制作程序繁琐,费工费时,劳力用工持续紧张等问题,育秧成本持续增长,成为当地大户推广双季稻毯状机插的一大阻力。探索合适的机插秧育秧底土,是破解双季稻毯状机插技术推广的重要突破口[4]。

目前,虽然关于机插秧育秧过程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多局限于对育秧方式或育秧基质的选择应用上[5-8],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完全应用某种育秧基质,虽然利于育秧操作,但育秧秧苗素质不甚理想,机插质量和效果受限于秧苗根系培育,同时带来育秧成本的增加,在大户种植中推广不甚理想[9-10]。选择合适配比的育秧基质和营养土作底土,保证机插育秧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鉴于此,通过使用不同体积比例的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方式,比较不同处理的毯状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和黄熟期产量等,筛选出适用于早稻盘育毯状机插的合理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间的配比比例,从而解决生产中机插营养土获得难度大、秧苗素质不高、栽插质量不高等问题,筛选出适合机插早稻生产的秧盘底土配置,为机插早稻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供试地点在庐江县汤池镇双墩村某农产家庭农场承包田,供试土壤为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形成的潴育型水稻土亚类沙泥田土属沙泥田土种,土壤肥力水平中上等;前茬为双季晚稻,田块形状较方正,面积1 866.8 m2,排灌方便。土壤理化性质为:全氮1.71 g/kg,有机质26.22 g/kg,有效磷5.62 mg/kg,速效钾 90.3 mg/kg,缓效钾 194.4 mg/kg,pH 5.50。

1.2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浙辐203;试验用基质采用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水稻育秧基质有机土(总养分含量N+P2O5+K2O介于2.0%-5.0%),底土采用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制的“育苗伴侣”拌土。

1.3试验设计

根据育秧基质配比不同,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T1:全部营养土,处理T2:1/4育秧基质+3/4营养土,处理T3:1/2育秧基质+1/2营养土,处理T4:3/4育秧基质+1/4营养土,处理T5:全部育秧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参照朱德峰等[4]的研究,采取体积方式配比各处理。采取工厂化培育毯状秧,用井关PZ80D-25型插秧机进行

机插,行距25.00 cm,株距11.3 cm,栽插密度为35.4万穴/hm2。基于试验田面积和形状,按东西向栽插,每小区栽2机幅,小区长度为15.0 m,小区面积60.0 m2。小区间走道宽0.5 m(含小区边行距0.25 m),试验区四周设2.0 m保护行。

1.4播种育秧与栽培管理

1.4.1苗床播种育秧。

试验于2016年3月26日采用井关机插秧播种流水线播种、暗化出苗和半旱育方式。播种前7 d,即开始准备育秧基质。按照营养土与基质体积比重进行各基质配比处理,如T2:按照取1桶育秧基质+3桶同体积营养土底土(已拌壮秧剂,壮秧剂拌土比例为600 g壮秧剂拌细土200 kg),人工拌匀,后堆码成一堆,用塑料薄膜覆盖闷熟;同理,采用相同比例的育秧基质和未拌过壮秧剂的盖土配比,混匀后码堆备用。各处理需要的营养土和育秧基质,在同一个环境下堆码覆膜,保证环境一致。播种前1 d,摊开各处理土壤,以备播种。播种前4 d,稻种统一用咪鲜胺药剂浸种。播种量统一为干籽120 g/盘,统一采用井关自动播种流水线播种。播种后将盘送入大棚中堆码,进行增(保)温暗化出苗,齐苗后摆放秧床,注意在摆盘前再次刮平床面,保障秧盘的盘底能全部接触床土。秧苗綠化前保持秧床满沟水,绿化后放干沟水转入旱育秧管理。

1.4.2苗床与大田管理。

在同一环境条件下,采取相同管理措施培育试验秧苗,苗床期各处理均不采取施药和施肥措施,严格控制外部影响因素,避免外界因子干扰试验结果;于4月18日机插,机插后各处理不进行补苗操作,灌好扶苗水,防败苗促进秧苗早返青;大田管理阶段各处理技术措施一致,强化病虫害防治,不进行化学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

1.5测定项目与方法

1.5.1出苗数和成苗率。

于移栽前1 d,每处理取3盘(每盘作为一重复),每盘切取10 cm×10 cm 的秧块,计数出苗数;出苗率为出苗数除以所取秧块种谷总数及发芽率,弱苗率为秧苗高度小于平均苗高1/2 的苗数除以出苗数。

1.5.2百苗地上干重、根干重。机插前1 d,每处理取300株秧苗(每100株作为一重复),剪除根系,烘干至恒重,计算百苗地上干重和根干重。

1.5.3根系盘结力。

将整块秧苗从秧盘中取出放在一平放的玻璃平面上,其中一端用夹板夹住并固定,另一端用夹板夹住后用弹簧秤钩拉直到秧块拉断时的最大拉力即为秧块秧苗根系盘结力。栽插后,各处理留取20盘秧置于苗床继续培育,测定秧龄22、26、30、33 d的根系盘结力。

1.5.4叶龄、绿叶数、苗高、茎基宽、带蘖数。栽插时,每处

理取60株苗测定(每20株作一重复)。

1.5.5缓苗活棵质量调查。

于每小区随机选取连续50穴,判断每穴植株,按照全枯、半枯、漏穴、漂棵、活棵等5类标记,并计算活棵率。

1.5.6叶蘖动态及成穗率。定点跟踪连续10穴,每隔5~7 d观察各品种的叶龄和茎蘖消长动态,成熟期调查有效穗。

1.5.7产量及构成指标调查。每小区按平均茎蘖数取样3穴,取回考种;每小区采用小型收割机实收测产。

2结果与分析

2.1成苗率

栽插当天(4月18日)对各处理的成苗率进行调查。T3处理成苗率最高,达到77.2%,其次是T4处理和T5处理,最低的是T1处理,为66.9%。对各处理的成苗率进行拟合,得到多项式为:y=-1.246 4x2+9.449 7x+58.944,R2=0.933 5,达极显著相关(图1)。

2.2栽插秧苗素质栽插对各处理秧苗的秧苗素质情况进行考察。统计发现T3处理秧苗叶龄最小,T1和T5处理叶龄最大。T3处理秧苗绿叶数最少,T4和T5处理绿叶数最多。在苗高方面,T4处理最高,T1处理苗高最低。在茎基宽方面,T1处理最大,T2处理最小。百苗总重方面,T1处理要高于其他处理(表1)。

2.3栽插缓苗活棵质量

于栽插后10 d,对各处理的栽插缓苗活棵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T3处理活棵率最高,达98.5%,T5处理活棵率最低,仅为78.0%。对各处理活棵率平均值进行拟合,趋势线多项式为:y=-2.964 3x2+15.036x+76.3,R2=0.877 79,达极显著相关(图2)。

2.4根系盘结力动态变化

除4月29日外,T3处理在其他3个秧龄日均大于其他处理,4月22日(26 d秧龄)根系盘结力达到2.45 kg;T5处理在所有秧龄内均小于其他处理,栽插当天的根系盘结力仅为0.32 kg,4月22—29日根系盘结力仅为0.66~0.68 kg;T1处理在4个秧龄内,根系盘结力范围在1.28~1.57,均处于每个秧龄时段内的中间值(表2)。

2.5不同处理的植株直观表现

机械栽插后12 d随机取整株秧苗,小心洗净根系浮泥,对比各处理秧苗期活棵生长情况,对比发现,T3和T2处理根系发达健壮,新根较多,地上部茎秆相对粗壮,叶色相对浓绿。T5处理在根系和植株地上部方面表现最差(图3)。

2.6产量主要构成指标和农艺性状

不同育秧基质处理在结实率和穗总粒数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主要产量构成指标计算理论产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统计分析发现,不同育秧基质处理的理论产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成熟后统一收割称重,折合成标准水分产量,对比分析发现:不同育秧基质处理在实收产量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以T1处理产量最低,为8.46 t/hm2,T3处理产量最高,达到9.05 t/hm2,较T1处理增产6.97%(表3)。

2.7叶蘖动态

统一栽插情况下育秧基质的栽秧质量存在

差异,T2、T3处理基本苗要高于其他育秧基质处理;从高峰

苗来看,T1、T2、T3在5月18日出现高峰苗,高峰苗在800

万穗/hm2,T4、T5处理高峰苗较其他处理推迟10 d左右。从成熟期的有效穗数来看除T5有效穗较低外,其他处理基本稳定在400万~450万穗/hm2(图4)。

不同育秧基质处理叶龄动态重合度较高,秧田期叶龄在3.0左右,栽插叶龄在6.0左右,在成熟期叶龄稳定在11~12(图5)。

3结论与讨论

双季早稻机插育秧一直是早稻机插的难点,选择合适的育秧基质代替或部分替代现有的营养土,解决制作育秧营养土用工多,秧苗生长不齐、生长不壮、素质低,机械栽插难度大等难题。市面上,已出现多种适用于水稻育秧的商品化水稻专用营养土,因其具有价格低廉、营养成分丰富、用工少、综合成本低等优点,在机械栽插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得到了部分应用。庐江县地处双季稻北缘地区,近几年才开始逐步推广水稻机插秧,尤其是双季早稻的育秧阶段,由于用工紧张、优质营养土制作难、育秧整体成本高等,一直是当地种植大户推广双季稻的阻力。

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育秧基质配比处理在生育期、主要

农艺性状和产量上无显著差异,实测产量方面“1/2育秧基质+1/2营养土”配比处理产量最高。不同育秧基质配比处理最大的差异反应在秧苗期,其中“1/2育秧基质+1/2营养土”配比处理在种子成苗率、秧苗栽插质量方面均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全部营养土”和“全部育秧基质”的配比处理表现较差。根系盘结力是衡量秧苗质量和影响栽秧质量的重要参数,“1/2育秧基质+1/2营养土”和“1/4育秧基质+3/4营养土”配比处理在秧苗期根系盘结力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全育秧基质”配比处理根系盘结力最小,这与“全育秧基质”处理秧苗田间栽插质量效果差的统计分析相一致。

综合对比可以得出,毯状机插双季早稻育秧时,“1/2育

秧基质+1/2营养土”配比培育的秧苗成苗率较高,秧苗素质和栽秧质量较好,实测产量最高。同时,采用该配比育秧可以大幅节省用土,减小育秧取土困难问题,可成为当地双季早稻毯状机插秧可推广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孔德友.水稻机械化栽插配套简化育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4,10(6):26,28.

[2] 张卫星,朱德峰,林贤青,等.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1):45-46,48.

[3] 陳惠哲,江文松,向镜,等.秧龄对机插超级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5,21(4):172-175.

[4] 朱德峰,陈惠哲.水稻机插秧发展与粮食安全[J].中国稻米,2009,15(6):4-7.

[5] 陈川,张山泉,庄春,等.水稻机插旱育秧与水育秧幼苗素质的比较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3(6):27-29.

[6] 邵文娟,沈建辉,张祖建,等.水稻机插双膜育秧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和秧龄弹性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25(2):22-26.

[7] 沈建辉,于林惠,邵文娟,等.江苏三地机插稻育秧床土的基础肥力及其培肥与秧苗素质[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26(4):56-60.

[8] 张国良,周青,韩国路,等.三种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5(1):19-20.

[9]于林惠,薛艳风,魏国.不同类型壮秧剂及用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J].江苏农机化,2003(3):15-16.

[10] 吴文革,张健美,周永进,等.江淮水稻钵苗机插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稻米,2015,21(4):118-124.

猜你喜欢
机插早稻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2015年临江镇烟后稻机插与手插简比试验小结
潭两优83在湘北的种植表现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