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2017-05-30 10:48卢曦翟俊伶曲同宝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9期

卢曦 翟俊伶 曲同宝

摘要 对吉林农业大学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区系分析表明:植物多样性较丰富,共有种子植物95科,358属,514种,2亚种,38变种,2变型;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多样,区系成分较复杂;属种系数较高;植物区系成分具有鲜明的温带性质。

关键词 吉林农业大学;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 S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29-0006-04

Floristic Analysis of Seed Plants from Campus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U Xi,ZHAI Junling,QU Tongbao*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Jilin 130118)

Abstract We analyzed the distribution type of families and genera in seed plants from campus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Result showed as followed:plant diversity was abundant; the seed plant list contained 95 families, 358 genera, 514 species, 2 subspecies, 38 varieties, and 2 form; the arealtypes were various and the floristic elements were complex; the genera coefficient was high; the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 of seed plants had obvious temperate nature.

Key words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eed plants;Floristic analysis

作者簡介 卢曦(1982—),男,吉林长春人,讲师,博士,从事植物系统分类研究。*通讯作者,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17-08-04

植物区系是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种类(科、属、种)的总和,它们是植物界在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自然历史条件综合作用下发展演化的结果[1]。一个特定区域的植物区系不仅反映了这一区域中植物与环境的因果关系,也反映了植物区系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的演化脉络。植物区系研究是植物多樣性研究的基础,在植物资源的开发、植物引种驯化、植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环境及经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吉林农业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南部,其校园植物的研究不仅为校园规划、绿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丰富城市植物区系的内容,初步了解长春市乃至吉林省中部地区的植物区系结构。笔者从2013年起,分不同季节多次对吉林农业大学种子植物类型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学科的实验和校园绿化建设等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吉林农业大学位于长春市南关区,地理坐标为125°24′E,43°48′N,占地1 400 hm2,其中校园面积为319 hm2,校内地势较平坦,平均海拔约230 m。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湿润区向亚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其主要气候特征为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中的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4.7 ℃,平均最高气温28.3 ℃,绝对最高气温38.0 ℃,平均最低气温-22.4 ℃,绝对最低气温-36.5 ℃,年降水量522~645 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土壤类型有暗棕色森林土、黑土、草甸土,pH在6.2~7.2[2]。

1.2 研究方法

2013—2016年在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内进行标本采集,并参考《东北植物检索表》[3]、《中国植物志》[4]和《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进行鉴定,采集范围包括校园及农大后山,并编写出校园植物名录。

植物地理成分分析方法:根据吴征镒等[1,6]的科、属的地理成分划分方案,对科、属的地理成分数量特征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校园植物区系组成

通过对校园进行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及整理,统计出吉林农业大学校区共有种子植物95科,358属,514种,2亚种,38变种,2变型[3-5],属种系数为62.92%,其中裸子植物为3科,7属,8种,2变种,占校园种子植物总数的1.8%;被子植物为92科,351属,506种,2亚种,36变种,2变型,占校园种子植物总数的98.2%,由此可见,被子植物构成了校园植物区系的主体。

2.2 与国内其他高校的植物区系组成比较分析

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校园植物物种方面的调查研究(表1),如齐齐哈尔大学有校园植物48科,99属,129种[7];河南大学有77科,194属,260种[8];湖北大学有85科,181属,264种[9];南京大学有91科,124属,267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109科,361属,500种;西南大学有125科,452属,671种[10],深圳大学有106科,287属,400种[11];吉林农业大学校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仅次于地处西南植物丰富区的西南大学,在全国高校中处于中上水平。

2.3 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2.3.1 科的统计与分析。

2.3.1.1

科的数量结构分析。吉林农业大学计有种子植物95科,在科一级的组成中,含10种以上的科见表2。由表2可知,含10种以上的科计有10科,占全部科数的1053%,这些科包含174属,占全部属数的48.6%;含有272种,占全部种数的529%。含20种以上的科有菊科[55属83种(包含种下等级,下同)]、蔷薇科(21属50种)、豆科(19属35种)、禾本科(22属28种)、唇形科(16属22种)和百合科(10属21种),这6个科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构成了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主体。

从科内属一级的分析来看,在该区仅出现1属的科为42科,占全部科数的44.2%,共42属,占全部属数的11.7%;出现2~5属的科为40科,占全部科数的42.1%,共116属,占全部属数的32.4%;出现6~15属的科为8科,占全部科数的8.4%,共66属,占全部属数的18.4%;出现属数多于15属的科为5科,占全部科数的5.3%,共133属,占全部属数的372%。

从科内种一级的分析来看,在该区仅出现1种的科为32科,占全部科数的33.7%,共32种,占全部种数的5.8%;出现2~10种的科为52科,占全部科数的54.7%,共227种,占全部種数的40.8%;出现11~20种的科为5科,占全部科数的5.3%,共61种,占全部种数的11.0%;出现种数多于20种的科为6科,占全部科数的6.3%,共239种,占全部种数的42.9%。

2.3.1.2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按照吴征镒等[6,12]对中国种子植物科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原则,吉林农业大学种子植物95科可以划分为8个类型和4个变型,将其归并为世界广布、热带分布(分布型2~7及其变型)、温带分布(分布型8~14及其变型)和中国特有分布四大类(表3)。其中,热带性质的科有28科,占全部科数(不包括世界广布科,下同)的52.8%,温带性质的科有24科,占全部科数的45.3%,中国特有分布有1科,占全部科数的1.9%,表明校园区系植物,热带分布科稍多于温带分布科,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有些热带科分布边缘可达亚热带或者温带地区,主要与人工栽培的行为有关。

2.3.2 属的统计与分析。

2.3.2.1

属的数量结构分析。目前,吉林农业大学共记录种子植物358属,属的数量结构分析见表4。在该区仅出现1种的属为248属,占全部属数的69.3%,所含种数248种,占全部种数的44.6%;出现2~5种的属为102属,占全部属数的41.1%,所含种数为252种,占全部种数的45.3%;出现6~10种的属为8属,占全部属数的2.2%,所含种数为56种,占全部种数的10.1%。其中,蓼属(Polygonum)、蒿属(Artemisia)、堇菜属(Viola)和委陵菜属(Potentilla)种数较多,在该区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

2.3.2.2

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在植物区系的研究中,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比科的分布区类型更有意义[1]。根据吴征镒等[1,6]对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原则,吉林农业大学种子植物358属可分为15个类型和14个变型,基本涵盖了中国植物区系属的分布区类型,显示了在属级水平上,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复杂性。该区具有热带性质的属(分布型2~7及其变型)60属,占全部属数(不包括世界广布属和外来属,下同)的19.8%;具有温带性质的属(分布型8~15及其变型)243属,占全部属数的67.9%。从属级分布区类型来看,本地植物区系为明显的温带性质,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热带成分。对该区系属的重要分布区类型分析如下:

3 结论

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校园内种子植物的调查以及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与分析,该校园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如下:

(1)植物多样性较丰富,共有种子植物95科,358属,514种,2亚种,38变种,2变型。与国内其他高校,尤其是北方高校相比,校园植物多样性丰富,在全国高校中位于中上水平。

(2)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多样,包含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分布型属的15个类型和14个变型。

(3)属种系数相对较高,为62.92%,说明生境较单一,这与校园内人工栽培植物多密切相关。

(4)吉林农业大学种子植物区系具有鲜明的温带性质。科级水平上,温带分布科占全部科数的45.3%,而热带分布科占全部科数的52.8%,热带分布成分高于温带分布成分;但在属级水平上,温带和热带分布属分别占全部属数的679%和19.8%,温带分布属占有绝对明显的优势。表明本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热带成分也较丰富,主要来源于校园栽培植物。

(5)在校园植物的绿化建设中,丰富植物多样性,合理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改善校园生态环境,需要考虑引种植物的适应能力,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互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吴征镒,孙航,周浙昆,等.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车生泉,王云,林源祥,等.长春净月潭森林公园自然景观资源生态评价[J].上海农学院学报,1999,17(3):189-194.

[3] 傅沛云.东北植物检索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1~8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1~5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6] 吴征镒,周浙昆,孙航,等.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6.

[7] 楊晓杰,李宝才.齐齐哈尔大学校园植物名录[J].高师理科学刊,2006,26(2):74-77,109.

[8] 丁圣彦,冯贵香,李黎.河南大学校园植物区系初步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3):51-54.

[9] 朱亮,付硕章,柯文山,等.湖北大学校园种子植物区系初步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2):193-197.

[10] 字发,彭黎立,张登萍,等.西南大学校园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3):156-161.

[11] 张永夏,胡学强,洪锐沙,等.深圳大学校园维管植物调查研究[J].生物学杂志,2007,24(4):70-72,76.

[12] 吴征镒,路安民,汤彦承,等.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