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施工中路面破坏的应对措施

2017-05-30 14:26段福江
科技尚品 2017年3期
关键词:道路施工应对措施分析

段福江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逐渐加大了道路的施工的力度,但在道路的施工过程中会难免会因为人为或者设备操作的失误对路面造成一定破坏,而这些破坏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处理,极有可能会对道路的后续使用造成影响,本文就围绕道路施工中的路面破坏问题进行研究并从中寻找出最有效的应对措施,为今后的道路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施工;路面破坏;应对措施;分析;研究

1 道路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类型

道路施工过程中较为早期的损坏形式有车辙、裂缝、剥落以及松散、坑槽等。

1.1 车辙

车辙是施工过程中的车辆行使对道路表面形成的横向高差,根据不同的成因可分结构型车溉磨耗性车辙、失稳性车辙等。

1.2 裂缝

裂缝是施工中路面破损的最主要的形式,按照不用的成因可以分为网状、横向以及纵向3种形式。

1.3 松散、剥落、坑槽

路面施工过程中按照不同施工阶段,路面的强度与硬度都所有不同,这是在车辆碾压的作用下,容易产生矿料表面脱落的问题,而如果路面开始松散,多数是因为水损害。

2 道路施工中路面损坏的原因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产生路面损坏的主要原因与设计、施工和养护3个方面都存在关系,下面便以这3个方面为切入点,对其中的几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

2.1 面层设计上存在问题

面层的设计关系着面层的耐久度,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施工环境与施工需要严格制定施工计划,但目前许多施工队在面层的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地理条件問题和所用材料合理性,导致最终使用的方案并不适合,面层的耐久度无法达标,极易受到施工地周围水源的影响,促成路面出现损坏。

2.2 基层质量方面存在问题

根据对基层裂缝的分析可以发现,因为外界的温度处于一直变化的状态,而基层则会受到这样温度变化的影响产生收缩导致裂缝的出现,所说基层温度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裂缝也仅是一种形式,裂缝在受到一定负荷后会对基层的横向产生压力,而横向方面材料直接具有一定限制,所以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裂缝横向扩张。

2.3 路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路基材料设计不合适、压实控制指标选择不当、压实度不足易使路面结构出现局部沉陷、纵向裂缝等破坏现象。对路基材料,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对路基填料选择、CBR和压实度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路基的压实度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对压实机具类型及组合、施工工艺等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对公路建设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 应对措施

合理的工程方案能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因此,应该在制定路面工程方案的前提下,确保手工各个环节的落实,并且根据施工步骤与设计图纸展开施工。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提前前往工程现场,详细了解不同方面的情况。同时,需要充分考虑施工中的各个因素,合理的设计工程方案。在明确施工方案后,如果发现方案中有问题,施工人员不应该随意更改,应该将存在的问题上报给设计部门的人员,经过仔细考虑后进行科学的修改。同时,工程方案对工序控制过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沥青材料:在沥青道路路面建设中,沥青材料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施工材料。在选用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按照沥青路面所处路段的特点,选用适当的沥青材料。如果路面工程的位置在热带地区,施工人员应该选用稠度较高、含蜡量偏低的沥青材料,这样可以防止发生泛油的现象,便于有效的控制工程的质量。

(2)填料的选用:通常情况下,在沥青道路工程的建设中,都会运用到石灰岩石粉。石灰岩石粉在细磨后,会具备较强的粘合功能。在选用填料的过程中,不应该采用那些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者在拌和设备中回收的粉尘等物质,这样可以确保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具备来搞的混合性质。如果混合料属于碎石集料,施工人员应该在其中添加适量的水泥,搅拌均匀后,可以制成石粉的代替品,保证其具备一定的粘合度。这种做法可以防止混合料的粘结度过低而导致路面工程质量的下降。

(3)原料的配比:在选择生产配比时,施工人员应该在先前目标的前提下,合理的规划集料的配比。然后,在工程开始正常运转后,从仓库中选出热料。这样可以保证配比符合工程需要,从而形成合理的生产曲线。然后,施工人员还需要借助做实验的方法,检验试剂的生产配比。这样不仅可以检验配比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还能够借助试铺筑的方法来全面了解配比的质量。

(4)有效的将路面的承载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为了能够使得道路施工中路面的承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可以适当的增加路面下面层的厚度,而一般来说,可以增加的厚度值应该尽可能超过10cm。

(5)先进的道路施工中路面施工所采用的材料通常为混凝土,在混凝土内部进行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路面的抗裂性能可以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够使得面层具备较强的抗渗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路基所具备承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这样就就可以使得面层具有较高的抗疲劳能力,同时还能够满足超载车辆不断增加的现实需求,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的缩减弯沉值。

(6)加强路面结构的防渗和排水设计,防止水损坏。为了提高混凝土面层的不透水性,尽可能提高面层的压实度。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空隙率。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特别要加强和改进原材料检验和混合料配比试验,混合料拌和、摊铺、压实工艺应进一步提高。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充分的了解到,道路施工中路面破坏的类型有很多,而造成路面出现破坏现象的原因也有很多,在对这些破坏原因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针对施工做好控制,在设计以及施工两个角度来针对道路施工中路面破坏现象进行有效的处理,保障道路施工的完整性,使得路面的施工质量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这对于道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汇群.小议路桥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路面施工技术控制[J].建筑与文化,2013,(10):112.

[2]钱顺宏.市政道路路面早期破坏的成因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城市建筑,2014,(12):320.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公路管理站)

猜你喜欢
道路施工应对措施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道路施工中的高性能混凝土强度评定试验研究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道路施工中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