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维修策略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的研究

2017-05-30 15:05李玉发
科技尚品 2017年3期
关键词:维修策略

李玉发

摘 要:维修策略中包含周期性维修和状态性维修两种,其中周期性维修是最容易运用和出效果的,而周期性维修策略,我们通常称之为设备定期保养,它是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的三大基础模块之一,如何制定科学的定期保养计划和保证计划的完成率和有效性又是基础中的重点,本文通过引用李葆文教授的TnPM中的维修策略并结合啤酒厂糖化车间的实际情况,形成了自己的维修策略运行模式,使得车间设备管理和运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TnPM;维修策略;设备定期保养;设备运行效率

1 总体思路

首先,设计一个目视化看板,让维修人员能一目了然的知道他所管辖的区域设备要保养什么内容,间隔多久应该做一次,下一次是在什么时候进行,同时也能让管理人员直观的看到这个定期保养内容是否按时完成。

其次,我们要有一套能评价维修人员定期保养工作量的方案,不再只是下发定期保养计划,目标就是全部完成,而不论是否任务超负荷,是否有停机时间进行。同时,我们要鼓励维修工去利用生产间隔时间进行定期保养,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要给与一定的能力分激励。

2 具体方案

2.1 看板设计

看板主要由9部分组成,分别是机台、部件、维护内容、简单的验收标准、所需工时、维护周期、月份、策略的优化内容、备注。同时还包括了看板填写要求,考核激励制度及反馈表、检查表。

维修工对按计划完成了的项目要在看板上打“√”,未能按时完成的打“X”并填写反馈表说明原因,然后在后续的月份内什么时候完成的,就在哪个月份上打“√”。

每年的12份,车间需要对全年的维修策略执行做一个回顾和分析,结合实际完成情况和时间及维修工、生产线的意见对维修策略进行一个优化,比如触发事件调整,周期頻次调整,策略内容增加等。

2.2 指标提取

①预维修计划完成率:结果指标,纳入维修工绩效考核表内。

②超额完成工时:结果指标,纳入维修工能力考核表内。

3 激励方案

(1)停机工时(A):生产安排停机的总工时,一天按6h计算,则A=6*停机天数,停机天数以生产协调员数据为准。(2)计划工时(B):计划项目所需要的总工时。(3)实际工时(C):停机期间,已完成项目所消耗的总工时,包括计划项目和非计划项目,若非计划项目不需要停机也能完成的,将不计入实际工时内。实际工时以技术员和维修班长统计数据为准。(4)预维修基础分(D):10分。(5)预维修计划完成率(η):当A≥B时,η=C/B,比如停机工时为100,计划90,实际工时为80,则计划完成率=80/90=88.9%。当A≤B时,η=C/A,比如停机工时为100,计划110,实际工时为80,则计划完成率=80/100=80%。(6)当预维修计划完成率不足100%时,以完成率*基础分为得分,当完成率≥100%时,小组+2分,组员+1分。(7)当预维修计划完成率≥100%时,多完成的内容按0.1/工时累加到小组能力分内。(8)维修计划完成率激励考核到责任区负责人。(9)每月25~30日,维修组长、班长及技术员商讨下月维修计划工时。(10)预维修完成需拍照并填写工单记录。

4 总结

我们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际运用,慢慢摸索出了适合本车间的运行模式。通过全员参与每年年底对定期保养计划的评估和优化并利用看板式的设计让员工更容易接受,通过科学的完成率计算和激励来提高员工积极性。从2013年开始引入TnPM的维修策略到2015年,车间设备定期保养完成率从原先的75.2%上升到了91.4%,设备故障率从1.3%降低到了0.18%,车间备运行效率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探索TnPM中其他的内容,让我们的设备管理更上一步。

参考文献

[1]柳剑.制造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与维修保障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许龙.基于设备维修策略的接触网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作者单位: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效公司)

猜你喜欢
维修策略
考虑故障相关性的风电机组维修策略
关于轨道交通车辆维修策略制定方法的探讨
装备维修策略选择和优化研究综述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策略制定及优化分析
现代企业机电设备管理维修策略探讨
设备维修策略的合理选择与决策流程
基于状态维修的防空反导装备预防性维修策略
教育装备维修策略分析
高低压变配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策略研究
组合维修策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