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的生态修复策略

2017-05-30 00:43杨艾嘉
科技风 2017年17期
关键词:生态修复策略

摘 要:探索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的有方法和途径,从而保证城市景观的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的质量,并进一步的维护生态平衡。本文分别从城市湿地的特点、作用和采取修复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策略

由于城市化建设的高速进行,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特别是城市湿地鉴于人为干扰严重,我们也把其归属于受损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如果打破了生态平衡,就会让原有的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受到破坏。而城市湿地具有治理污染,净化空气甚至是教育的作用。对于目前城市湿地生态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及时的进行修复,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环境适应人们的生活。

一、城市湿地的特点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具有水流的浅水区,其中水的深度要小于6米。在城市中主要是以鱼塘、河涌、河滩、人工湖为主。由于城市建设是一个体系,城市建设与规划、经环保等方面的不匹配,从而导致了城市湿地形成自己的特点。

1)斑块状。城市的发展飞速猛进,而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审批程序等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样就导致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有冲突。另外还有体制问题的存在,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科学规划,让规划不能严格落实。这样,就使得城市规划的没有完成,从而使城市城市建设混乱,甚至导致了湿地被城市建设切割而断裂;长期发展下去城市中的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容,进而就成了我们常说的斑点的特点。

2)受损性。在城市环境中的湿地其内部被破坏的支离破碎,人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导致污染现象严重。而环保部门的管理又跟不上,这样人类在城市湿地活动而产生的污染排泄物大量排入其中,进而导致城市湿地环境破坏,特别是动植物生态链的破坏,让生态系统出现问题。

3)孤立性。城市中大量的湿地被追求城市效率的城市化进程所蚕食,分解为大小不一的斑块,失去了湿地的功能与效益。而各个斑块之间的基本没有什么联系,完全是一个孤岛式的群落的状态,过度的建设让神态系统稳定性受到的影响很大。

4)功能特殊性。我们都知道湿地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同时也对湿地结构是有要求,城市湿地域湿地也是不相同的。比如,人工湿地也有能够治理污染,这些湿地成了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的隔离带,有了它们就能把污染阻止和净化掉,这样污染就减少了,人们才能健康生活;这些湿地也成了动物的栖息的地方,进而改善了周围的环境。

二、城市湿地的作用

通常人们把湿地为“地球之肾”,这样称呼一点也不过分,这也说明了城市湿地的作用和功能性。其实城市湿地能囤积雨水,对城市旱涝灾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还能对其中的有毒物进行过滤,起到了治理污染的效果;能够净化空气,特别是对SO 2、N O x等气体,还有粉尘及病菌都有净化的作用。在城市的建设中我们通过修建展馆、植物园、观鸟台等,这样城市湿地就能开展湿地生态和保护环境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这也是其作用之一。随着城市环境破坏的日益严重,而人们都愿意与自然为邻,靠湿地而居,进而也促进了周边的土地和物业价值提升。

三、城市湿地生态的修复

城市湿地生态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及时的进行修复,这样才能保证城市环境适应人们的生活。而城市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要作为一个工程进行规划和修复。我们都知道一个生态系统受损后,主要从基本功能、物种组成及结构等方面进行修复。对于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应以恢复天然的生态系统,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和景观美学为首要原则,循序渐进。鉴于城市湿地比较封闭,自己修复的功能不强,为此,我们对城市湿地采取的修复策略主要是合理规划、清淤截污,控制水位和景观设计等。

(一)合理规划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步,对于城市湿地修复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然后按照其中的具体要求进行实施。城市規划是城市发展需求和布局为依据进行的。而城市湿地生态的修复,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与城市规划联系起来,利用土地配置和控制人类对环境破坏的控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城市的生态控制线,进而做到保护湿地,保障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比例,同时还要进行湿地修复与城市建设的多项沟通,让湿地系统成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二)清淤截污

从湿地受城市建设的影响而发展的特点来看,其功能在逐步减退。我们不难看出去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排放物的污染造成的,超过了湿地的净化功能,让湿地平衡得到破坏;其次是富营养化导致湿地淤积。为此,对于城市湿地的修复,就必须针对城市湿地范围采取清淤截污方式进行。对城市湿地截污对于控制污染物流向作用十分明显。特别是一些被大量淤泥侵蚀的湿地,而清淤的效果就呈现了出来,并修复了水体的通道,让湿地的储水量提升,进而也起到了改善水质,从而恢复了湿地的功能。

(三)控制水位

我们对湿地并不陌生,之所以叫做湿地,主要由于湿地是因为水而形成的。我们修复城市湿地生态就要对水位进行控制,为此控制水位也是修复湿地的一种有效策略。由于城市湿地被城市的建设分裂成很多块状和点状。如果要做到对湿地进行水位控制,就需要建立排水体制和确保补水水源。

(四)景观设计

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也是进行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可以依据生态学原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湿地结构和功能逐步恢复,比如常见的有湿地公园等,就是把城市湿地融入城市的建设当中,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在具体的设计和实施中,我们要做好四点,首先就是要利用好原有的水体、植物和土地资源等,不能随意改变地势地貌,而是以势而建。其次,就是要考虑系统的优先性,改善水源,净化水体,再根据演替规律进行植物的配备。最后,就是要因地而异,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同时还要考虑多样性的物质,并结合植物修复技术,让植物配置科学,并用微生物共存,从而最终达到对污染物的清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达,段广德.生态修复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滇池生态湿地公园为例[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6,(03):5357.

[2]吴旭阳.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的界面空间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15.

作者简介:杨艾嘉(1990),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工学学士,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景观设计与施工设计专业工作。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及空间艺术设计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