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陶先生学做老师

2017-05-30 10:48孙凤
阅读(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森小孩子陶行知

孙凤

大概是受一辈子做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尽管父亲只是一名平凡的乡村教师,但他对教育工作的热情、对乡村孩子的挚爱还是如春风化雨般熏陶着我。于是很小的时候,我就梦想着,长大以后要当个老师;我梦想着,我的学生举止文雅、好学上进,我的班级团结友爱、温馨和谐;我梦想着,我和我的学生亲密如一家人。

2000年8月,我如愿以偿,梦想成真。那一天,我在父亲的陪伴下,乘着校车,来到一所乡村学校——兴化市阳山小学。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行让我难以忘怀的语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问父亲这是谁说的,父亲告诉我,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从那天开始,陶行知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埋在我的心底。推开教室的门,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无比明亮。站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真想兴奋地向全世界宣告:我终于幸福地踏上了我的梦想之旅,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然而,梦想总是丰满的,可现实却是——工作第一年,我就累得够呛,教师工作并非我想得那么美好,那么燦烂。渐渐地,我会为学生不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而恼火,我会为学生做操时排不好队而生气,我会为学生的出错而烦躁……比如班上那个叫小森的孩子,他因出生时缺氧,有严重的先天不足,三岁才学走路,四岁开始学说话,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家伙。上课时,他不写字,不读书,只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数学老师要放光盘了,他会从最后一排跑到前面说:“老师,我来帮你!”语文课上,我的教学情境刚刚创设好,他可能会从地上捡起一个食品袋,还坚持就在此刻把这个袋子扔进垃圾桶。记不清有多少节课被他打断,小森这个孩子让我伤透了脑筋。

幸运的是,在我迷茫之际,学校开展了“学陶师陶”活动,我开始阅读《陶行知传》《陶行知教育文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又涌上了我的心头,那颗埋在心底的种子开始发芽。

在书里,我读到了:“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变成一个小孩,你不能教导一个小孩,除非你变成一个小孩。”陶先生告诉我,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就要变成一个小孩。于是,我看待小森的眼神变了,我对待小森的行为也变了:上课,我们一起读书,一起写字;下课,我像个大孩子一样与学生们一起嬉戏,把小森也带进来,一起欢呼,那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引得其他师生都好奇地盯着我们看。

一天早晨,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往操场走去。因为前一晚刚下了雨,地上有些积水。孩子们都自觉地避开水塘,可小森却特地走到水塘边,试图跳过去,因为协调能力不好,一下子跳到水塘的正中央,水花四溅,自己的鞋被弄湿了,周围的同学也遭了殃。小森一脸沮丧地走到我面前,懊恼地说:“孙老师,我没跳过去。”

如果是以前,我一定会生气地批评他:“你为什么不好好走路?”然而,陶先生像一盏指路的明灯,让我理解了孩子的天真。于是,我安慰他:“小森,好样的,敢于挑战自己!”孩子们听了我的话,都向小森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小森又重新回到了整齐的队伍中。有了小孩的心态,我发现孩子们变得可爱了,课堂也变得顺畅了,我不再恼火,不再生气,不再烦躁。原来,做老师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是啊,陶先生说得没错,他是这么教我的,“要忘了自己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如果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便会觉得自己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你是先生的时候,你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是的,我要变成真正的先生!我不断读,不断学,不断做,就这么跟着陶先生学做老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先生对孩子的真情,对教师的引领,感动着我,启迪着我,让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成长。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陶先生的著作仍然在我手边,我也将永远地追寻他的思想,坚定地走在知行合一的教育道路上,做一名更好的人民教师!

猜你喜欢
小森小孩子陶行知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在梦里,我们都是小孩子
巨人小森
掉进老鼠洞之后
炒股
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
藏好了吗
开心图片汇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