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起时代的强大正能量

2017-05-30 10:48张西明
党的生活·青海 2017年1期
关键词:青海能量思想

张西明

去年12月26日下午,雪后的西宁透着寒意,但省会议中心大会堂却座无虚席,洋溢着温暖,“时代楷模?尕布龙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正在这里举行。伴随报告团5位成员的深情讲述,一个个感人瞬间,一幕幕动人场景,真实再现了这位已故“牧民省长”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人形象。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省委书记王国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建军和省直单位800人一起听取报告,表达对尕布龙老省长的崇高敬意,更是表达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坚定信念。

这就是2016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个片段,也是我们在高原各族干部群众中凝聚强大正能量的一朵浪花。

在这一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引向深入,加大宣传研究阐释力度,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大规模集中宣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出台《青海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为契机,推动科学理论向基层延伸覆盖,成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把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定期分析研判新情况新动向,及时防范和处置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问题,切实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全省意识形态形势持续向好;加强舆论引导、推进媒体融合,精心组织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等主题宣传,浓墨重彩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做亮正面宣传、团结稳定鼓劲;推动“五星级文明户”创建,选树“文明家庭”“道德模范”,集中宣传尕布龙、尖措等先进典型,统筹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用鲜明价值导向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化“两个效益”相统一的文化体制改革,加大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注重补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短板,创作一批优秀文化作品,各族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协同联动,用主流舆论主导网络内容建设,依法治理網络空间,网络空间进一步清朗起来;促成央视连续进行“湟鱼洄游季探秘青海湖”大型直播,中央媒体加大对青海宣传力度,大美青海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抓好“基层工作加强年”建设,资源倾斜、力量下沉,狠抓政策落地和任务落实,夯实基层基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换届工作,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宣传思想文化队伍以团结拼搏、主动作为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成效赢得了各族干部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展望2017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正能量是总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贯彻中央的要求,落实省委的部署,用满满的正能量,对内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对外塑造形象、扩大青海影响。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和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代表时都发表重要讲话,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做好今年工作,首先要学好用好这些讲话精神,把握正确方向方针,贯穿融入各项工作。如以“四个希望”为指针,引导文艺工作者把艺术理想融入改革发展稳定的生动实践,用精品力作打造青海精神高地。如深入落实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的号召,总结推广我省基层创建“五星级文明户”的鲜活经验,用典型引路,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如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践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的要求,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通过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实践成效,统筹发挥理论宣传、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网络宣传、内宣外宣及精神文明建设优势,让主旋律更响、正能量更强,团结凝聚各族人民用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猜你喜欢
青海能量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能量之源
大美青海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青海“闯关”